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闻君不识月 > 第27章 不识月(五)

第27章 不识月(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刻凌月故意为之,而佯作替良妃辩白,实为有意提醒黔成王,此事或为良妃授意,而命人撰改之。

黔成王嗤笑一声,“良妃啊!孤何其宠幸于她,何以如此不满足,竟是闹出这般声势。”

凌月继而出言为良妃辩解,“大王,此事切勿急于定论,此籍既为城中富贵人家夫人、小姐纷纷效仿而习之,或有百姓茶余饭后当作谈资。大王何不微服出宫,听闻城中百姓之言。”

“此事或有蹊跷,非朝中官员或良妃本人所为。而另有其人听闻良妃德行高洁,而探查之,信确有其事。故而撰改《闺德图记》。”

黔成王凝眸沉吟须臾,遂抬眼向凌月看来,“国师此番言辞令孤醍醐灌顶,如此还请国师随孤出宫暗中查探,孤亦有些时日未尝出宫查访民声。”

黔成王当真大言不惭,凌月不禁私下腹议,月城百姓因其所行之恶而心惶惶然。未下令命人捉百姓幼子炼制傀儡,作战争武器已属难得,又何谈查访民声一事。

她心下思虑如是,言辞却颇为违和,“大王所言极是,唯有亲闻百姓心声,方可安于治国。”

翌日,黔成王下了早朝,令内侍为其乔装打扮一番,遂屏退左右,独与国师出宫。

二人行至月城长街,遥遥难见幼儿踪迹。便见之,不过乞儿之辈。

凌月引着黔成王自东向西而行,四坊商贩吆喝之声嘈杂,行至长街尽头,倏闻众乞儿咿呀吟唱,不知所吟何词。

凌月侧耳细听,遂侧首道与黔成王,“大王,乞儿口中所吟,似有储君二字,何不上前仔细听来?”

黔成王思及此番微服,意在查访城中民声,吟唱之人虽为乞儿,实属民声尔,遂提步先行而去。

四五名乞儿歌声朗朗,此起彼落。

妃子姿,德行良。

育儿如兰花自芳。

教子有方显聪慧,

储君隐匿于云间。

朝晨教,夜晚学,

规矩礼仪都牢记。

乖乖郎,了不得,

将来朝中最辉煌!

众人赞,人人夸,

良妃教子真不俗。

愿君听,愿君知,

良妃育才意明君!

乞儿吟唱渐落,童谣所言之意逐次明了,黔城王岂能不明童谣歌词所指为何?顿时剑眉怒起,面容如菜色,难以言喻。

凌月见状,遂步履轻盈而朝街角处蜷缩一团的乞儿行去,轻声询问:“方才我在远处听得你们所唱童谣,只觉歌声朗朗,甚是悦耳。请问此童谣为何人所作?”

其中一名乞儿争相回道:“公子,我们也不相识。前几日,我在长街上遇见一身着红衣的小公子,他赏我一些吃食,并教我唱这首歌。”

乞儿说罢,遂偏头望向旁边几名乞儿,眨巴眨巴眼,“对吧?”

众乞儿闻言,纷纷点头附和,“是呀!是呀!好多吃食呢,我们分着吃了。”

凌月眉眼含笑,颔首谢过,“多谢各位相告。”遂转身至一间糕点铺,购得糕点数份,赠予众乞儿。

“国师,如何?”黔成王遥望凌月之举,见她回来,遂开口询问。

凌月如实相告,“回禀大王,众乞儿称童谣乃一名红衣小儿所传,然皆不识其人。依微臣拙见,或并无深意,纯粹吟唱作娱乐罢。”

黔成王神色微敛,“无妨,孤先行回宫,命人细查此事。”

二人行至黔成王寝殿,便见丞相于时政侯立于殿外,方一见来人,丞相躬身行礼,禀道:“大王,国师,微臣今日获得消息,荣朝皇帝下令西征,北边阿越国城破,国王被擒,余下将士悉数被俘。”

凌月上次闻得荣朝消息,乃李常卿言及阿越国蠢蠢欲动,意欲进犯荣朝边境,江凌安率兵西征,已逾三月。

此番听闻阿越国兵败国破,阿越国虽为凌月母后之母家,然外祖父已逝,新王却将她奉作厚礼献予荣朝,可见情意寥寥。

此刻得知其国破而被擒,心下唯唏嘘尔,并无太多感慨。

“于大人,此消息实乃震撼。”凌月面露担忧之色,“荣朝皇帝此番下令西征,不知是否会遣兵直抵我黔朝疆域?”

丞相于时政颔首笑道:“国师无需多虑,领兵西征的荣朝大将军破阵之际,遇上阿越国人体炸药,荣朝将士死伤无数,那荣朝大将军亦难逃厄运,生死未卜。依老臣看,恐命不久矣。”

凌月忽闻噩耗,如坠冰窟,耳中轰鸣不绝,黔成王与丞相所言宛若虚影。遂匆匆告辞,出宫前往李常卿的宅邸。

李常卿甫一推开门,便见凌月神色异样,面如白蜡,早已不复初见时之花容月貌,“凌月姑娘,何事如此?”

凌月闻得此声,适才仰首瞧去,看清眼前之人,遂如实告知:“李大哥,方才我在宫中听闻,大将军西征途中身受重伤,恐已危及性命。”

李常卿僵在原地,“在下未曾接获消息,恐是近日之事,凌月姑娘,你欲如何行事?”

凌月勉力稳住心神,颤声开口:“李大哥,我欲明日启程,前往昀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