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夫人她迷途知返后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多谢祖母挂怀,”沈怀栀笑道,“都是孙女不孝,往日行事不周惹得祖母操心惦记,祖母放心,经此一遭,日后孙女行事必定谨记分寸,万不会再堕了沈家声名与颜面。”

这话说得敞亮,饶是沈老夫人对这个孙女有着诸多不满意,这会儿也挑不出什么不妥来,但正是因为这份好似回到从前一般的懂事与贴心,才愈发让她觉得家里这个七姑娘是个不好摆弄的刺头儿。

心中有些不虞的沈老夫人,下意识用锐利眼神将沈怀栀从上到下打量了个彻底,不得不说,或许是因为之前的事吃了教训冷了心肠,今日的栀姐儿看起来当确实几分脱胎换骨之感。

历经世事的老人家眼睛毒得很,打量一番过后,心中不由自主的下了结论。

她家这个七姑娘,本就是华光内蕴的蚌中珠,现如今,这份光彩似乎已经开始无知无觉的绽放,只差一个合适的时机就能彻底将璀璨展露于人前。

老夫人心说,不怪老头子当年要给孙女取字真珠,真珠通珍珠,确实是货真价实的珍贵宝珠,要不然她也不会相中这个孙女做振兴家族的进身之阶。

也就是现在圣人年纪太大,若是年岁再轻些,她少不得筹谋一番将人送进宫里去搏泼天富贵,否则哪至于沦落到去盘算什么国公与王爷的内宅,想到这里,沈老夫人有些感叹,幸好,就算栀姐儿不听话,行事出格了些,这出格的对象也未曾让人失望。

虽行事不太合她心意,但到底是有几分本事的,否则也不会让侯府太夫人松口,要知道京中相中薛世子的人家那么多,其中还不乏郡主等诸多闺秀,能在行事出格的情况下还被秉性苛刻的太夫人相中,足见栀姐儿的出挑,这么一想,沈老夫人心中也算有几分安慰。

在座祖孙闲聊几句之后,沈老夫人将话扯到正题,“今日祖母叫你们来,是为了几日之后康元长公主府上的赏花宴,近来京中难得有热闹宴会,到时候让你们大伯母带着一起去,你们这些年轻小姑娘也去凑凑趣见见世面。”

“听说这次长公主邀请了不少人家,年轻人也多,你们正好顺道和小姐妹们联络联络感情……”

听话听音儿,自家祖母向来不爱把话说得太直白,在座的年轻姑娘们只是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老夫人的意思。

前阵子因着宫中圣人为河道贪腐案大发雷霆的缘故,京里现在谁家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生怕不小心冒出头被怒气难消的圣人拿来做出气筒,因而本该是每年最为热闹的缔结年轻人姻缘的春日盛会,突然就冷到了谷底。

而康元长公主作为圣人最为宠爱的女儿,着实在御前有几分面子,敢在此时筹办热闹的赏春宴,诸多请帖送到各家后,大家赴宴的热情极高,毕竟年龄不等人,各家等着婚嫁的小儿女一茬茬的,怎么舍得错过眼前这个极好的场合与时机呢。

五姑娘最是爱这些热闹场合,因此一脸热情的道,“祖母,要是赴宴的话,那我是不是得做两条新裙子?之前做的那些花色有些暗,怕是不太合适。”

沈老夫人笑道,“既然要做,那你们姐妹几个就都多做两条,既是出门见世面,就合该穿得鲜亮些,如此才不辜负你们这些年轻姑娘的好年华,还有你们这些小的,既然姐姐们有,那妹妹们也不能少,都是我沈家的好姑娘,祖母也不厚此薄彼……”

来自祖母的爽快大方显然让在场的姑娘们都格外开心,沈怀栀将一切看在眼里,不免生出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要不说当年她初初听闻祖母的盘算时难以置信呢,慈爱公正至此,如何能让一个年轻姑娘承认自己是被冷酷利用的工具,尤其是和其他婚事尚算平顺的姐妹们对比之后。

出身名门世家,女子的婚事为家族服务是常态,沈怀栀觉得自己是能够接受婚事为沈家谋利的,她只是不能接受,祖母的算计会这么冷酷这么狠。

若非她后来如愿嫁给薛琮,按照老夫人的盘算,她或许会是沈家这些姑娘里嫁得最高的,但以过程与结果来看,一个继室一个侧妃,她同样会是最难堪与最凄惨的,毕竟,被老夫人视为好人选的那两位,后来在夺位之争里的下场着实不怎么样。

但即便如此,在她和薛琮成婚后,京中因为皇位争夺闹得天翻地覆风声鹤唳那几年,被卷入漩涡的永嘉侯府也是人人退避三舍,作为岳家的沈家无论是明面上还是私底下都从未有过来往走动,一直到帝位之争彻底尘埃落定,薛琮大权在握,自此才算是恢复往来,而沈家,自然顺势跟着沾光鸡犬升天。

以沈怀栀对薛琮的了解,她这位前夫从来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是以,后来薛琮待沈家这个岳家面上虽还算不错,但真论起来,沈家有人犯事的话,他从不曾有半分徇私,端的是心肠冷酷。

至于怀栀自己,那些闯祸的沈家人,没有一个值得她开口求情的,无论分量与情分都不够,就算老夫人来做说客,她也能言笑晏晏的用大义与国法凛然拒绝她这位老祖母。

想起那时老夫人被她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语堵得哑口无言的模样,沈怀栀忍不住笑了笑,她可真喜欢那时的精彩场面啊。

当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结束后,沈怀栀单独留了下来,一副有话想要和长辈说的模样。

“栀姐儿这是想和我说什么?”沈老夫人温声笑问。

“回祖母,孙女是明日想出府一趟,所以提前与祖母报备一下,以免祖母忧心。”沈怀栀道。

“出府?”老夫人问,“栀姐儿打算去哪儿,需不需要祖母安排两个人跟着,以保安全。”

“孙女打算去小青山,”沈怀栀一副情真意切模样,“听说文谦先生近日在小青山出游,故而我想去碰碰运气,若是可以,想求一副先生的墨宝。”

听到“文谦先生”四个字,沈老夫人瞬间来了精神,一双眼睛亮得出奇。

要知道文谦先生姚文廉其人,乃是当世知名的儒学宗师与治学大家,曾经奉命主修前朝史书,还参与制定了朝廷诸多仪制,如果不是因为当年作为太子太傅牵扯进了废太子案,被圣上厌弃选择辞官归乡,现下早已是天下间人人敬仰的文坛宗主。

不过因为顾忌圣人如今喜怒不定的脾性,所以士林间对文谦先生的推崇有所收敛,但即便如此,这依旧是一位人人趋之若鹜想要拜见求学的大儒,因此不怪沈老夫人失态。

“栀姐儿,你有把握能见到文谦先生?”沈老夫人有些焦急的追问,“还是说,你只是去碰碰运气?”

“把握称不上,只是手里恰巧有一本前朝京明先生所著书籍,”沈怀栀道,“我自己暂且辨别不出真假,听说文谦先生对京明先生推崇备至,所以想趁此机会上门拜访。”

至于能不能借着拜访的机会求得大儒墨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听完孙女的计划,沈老夫人心中瞬间闪过许多想法,若是能与文谦先生搭上关系,进可让大房文才出众一心求学的孙子有亲近儒学大家的机会,退可用大儒墨宝来讨好薛世子和薛家太夫人,实在是一笔极其划算的生意。

有了一举多得的结论之后,沈老夫人再看自家老七,当真是满眼喜爱,不愧是她精心养育的宝珠,确实聪慧又机灵,总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做最好的事。

“好,祖母答应你,”沈老夫人痛快道,“栀姐儿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做,只要不损沈家颜面,你怎么做祖母都支持,若是银钱上不趁手,尽管去账上支取,祖母必不会给你拖后腿。”

“那孙女就多些祖母支持了。”沈怀栀笑道,“明日孙女必定竭尽全力施为,以求能得偿所愿。”

“很好,不愧是我沈家的姑娘,就是有志气。”沈老夫人满意的将人夸赞一番后,心情愉悦的离开了。

于是,翌日一大早,准备妥当的沈家七姑娘带着一干人等出门了。

马车之外,是熟悉又陌生的旧日风景,去往小青山的路上,迎着和煦的春风与稍微有些刺眼的阳光,沈怀栀忍不住眯了下眼。

老师,经年重逢,这次不用遗憾相遇太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