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夫人她迷途知返后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行了,你下去吧,”李嬷嬷挥挥手,“七姑娘那厢若是有事,再来回禀。”

“明月郡主不会善罢甘休的。”安静的屋内响起独属于年老妇人的冰冷语调,“一个本就无理搅三分惯爱兴风作浪的人,现在被栀姐儿当着那么多人下了面子,焉能不恨?何况康元长公主与卫国公府联姻在即,明月郡主却因栀姐儿颜面尽失,如此丢人现眼,怕是长公主那里也不会轻易抬手放过。”

“我们家七姑娘,当真是给我和沈家寻了个大-麻烦,”说着,沈老夫人面色冷淡道,“这次的赏花宴,栀姐儿怕是不能去了。”

旁边李嬷嬷察觉到自家主子心情恶劣,小心翼翼的道,“郡主那里,为着薛世子的缘故,本就三番四次的为难七姑娘,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从前便也罢了,如今郡主将与卫国公府的世子定亲,还要这么欺辱咱们家姑娘,本就不占理,且侯府那边太夫人已经有意聘娶七姑娘,若真退让太过,奴婢觉得反而不佳。”

不论换做谁,几次三番的被人欺负到头上,都是不痛快的,就七姑娘那脾气,从前为着体面与大局行事上一忍再忍,如今忍不住,倒也不算太让人意外。

“你当我不明白这个道理?”沈老夫人眉间挂着冷霜,“你以为我是恼怒栀姐儿不懂事沉不住气?不,我是恼她行事没有分寸!”

“以老七的聪慧,她本不必将事情闹成现在这个僵局,我以为她这段日子明白事理安分守己了,谁知道脾气还是没拧过来,总是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

“看来,是时候给她个教训了,否则,总有一日,她要因为这个性子吃大亏。”

“老夫人真知灼见,”李嬷嬷出言奉承道,“七姑娘确实还需要您好好教导一番。”

沈老夫人没说话,饮了杯清茶压压心中的郁气。

沈家这么多姑娘里,最麻烦的当属老七,这个姑娘的性子从小就不好磨,身上有太多地方像她那个小户出身上不得台面的亲娘,每每总是惹她不喜。

但不得不说,她也确实最有利用价值,是她精心琢磨的为沈家谋事的好棋子。

事实上,老夫人心里的怒意远不如面上多,这么多年的内宅生活,她最清楚该怎么摆弄人心。

就像这次的事,若栀姐儿真忍下来了,那她的心性就太不一般了,要知道,有缺陷的人才好掌控,太过圆滑世故的,反而没有教导的空间。

在老夫人眼里,从前的栀姐儿知分寸识大体是待价而沽的本钱,如今的锋芒毕露依旧有难得的价值,有眼光的人,会知道怎么选珍品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影响她给孙女一个教训,毕竟,在未达成所愿前,任何横生的枝节都是要被剪除的。

沈府之中,老夫人默默盘算着如何行事,旁边守着的李嬷嬷见外间有婢女传信,上前去耳语一番,带回了一封帖子,“老夫人,吏部尚书陈家着人送了帖子上门。”

“陈家?”听到是吏部尚书陈家,沈老夫人立时打起精神,有些讶异的接过帖子翻看,“怎么会是陈家?要知道咱们和尚书府可从无交情。”

说是这么说,但老夫人翻看帖子的眼神却极其热切,如今沈家早不如过往风光,和御前重臣执掌吏部的陈家相比,说是黯淡无光也不为过,若非还有老二这么个重臣为圣人镇守边疆,只怕沈家早就落魄,是以,能有机会和陈家搭上交情的话,老夫人是决计不肯错过机会的。

怀揣着诸多期望与疑惑的老夫人很快看完了帖子,末了,神情有些微妙的道,“原来是为了栀姐儿。”

“七姑娘?”李嬷嬷看向主子,“奴婢瞧您的面色,觉得应当不是坏事。”

“确实不是坏事。”对着心腹,沈老夫人也是愿意多说两句的,“陈家不是有个多年前送去道观里寄养的孩子吗,那孩子去年下山回京了,手上有盆兰花说是很看重,如今花出了问题,听说栀姐儿养花弄草有一手,便求上门来想救上一救。”

“原来如此,”李嬷嬷道,“七姑娘自幼在老太爷身边长大,老太爷那时候爱调弄花草,姑娘确实跟着学了不少东西,现下春芜院里还有许多珍品呢。”

“我说前阵子怎么突然差人跑清兰居呢,原来是为了这个,”沈老夫人说着忍不住笑起来,“我还以为她当真是一心置气呢,谁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李嬷嬷有些茫然,心情甚好的老夫人宽容的予以解惑,“这位陈公子,就是平日里和薛世子关系最好来往最多的那位公子,这下明白了吧。”

主子都说得这么清楚了,如何还能不明白,李嬷嬷想了想,由衷的道了一句,“七姑娘巧思。”

“在这种事情上,她确实有她母亲的几分聪明谋算。”沈老夫人淡淡的道了一句绝不会在人前说的刻薄言辞。

目光落在手中颇有分量的帖子上,沈老夫人突然道,“陈家,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永嘉侯府确实珠玉在前,得圣人看重的薛世子也是个颇有价值的金龟婿,但陈家同样不差,四世三公累世富贵不说,自幼养在道观中的孩子回京后也颇得看重,单以姻亲价值而言,二者可谓是不相上下。

若是从前,沈老夫人只怕是一心焦灼同薛家之间未定的婚事,但陈家这封帖子的出现,却突然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作为经年历事的长者,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直觉,就能窥见许多不能为外人道的微妙。

就像今天送到她手上的这封帖子,固然是那位陈公子看重兰花,但再贵重也不过是一盆花而已,本不必这样郑重其事的用代表陈府的拜帖登门,但对方偏偏就是用了,还礼数周全,言辞恳切。

将帖子上的字句再仔细品评一番后,沈老夫人满意的想,她对这位陈公子,印象着实不错。

不管她的猜测是否正确,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栀姐儿的运道果然不错,虽说这次去不了康元长公主的赏花宴,但作为慈爱孙女的好祖母,她大可为自家孙女筹办一场属于她的赏花宴。

就是不知道,这次各花入各眼的到底是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