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行之本想说些什么,不料这个时候电话响了起来。林予安扬了扬头,取笑道:“接吧,我看你每天好像都挺忙的。”
陆行之觉得于洲的电话来的很不是时候,虽然很想挂掉,但一想到昨天不接电话时对方的一番操作,他就不敢再像昨天一样不接于洲的电话了。
陆行之不情愿地接通了电话,于洲的声音很快传来:“行之啊,你起床了吗,你答应跟我一起发货的,你在家吗,我过来找你……”
陆行之:“我现在不在家……”
“啊?”于洲吃惊道,“大上午的,你不在家里补觉你去哪里了?”
昨天他们忙到很晚才回家,不用想都很晚才睡,他自己硬是睡到十一点才起床,所以对陆行之不在家这件事情表示出一百二十分的不解。
陆行之平静回答:“我在学校。”
“你今天不是没课吗?你又去那里干什么?”于洲说着,突然想起自己的摩托车还在校门口听着,于是关心问道:“你进学校的时候看见我摩托车没?没有被调皮的学生推倒之类的吧?”
陆行之说:“不知道……”他进校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是否有摩托车。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沉默。
片刻后,于洲开口道:“阿南哥说一会儿他朋友,就是竹城那个医生朋友一会儿会到乡卫生院来义诊,然后朗哥也会跟着一起下来,就说顺便就把货拉回去了。所以你现在能不能开车带我去师傅们家里拿货啊?”
闻言,陆行之面露为难,这种神情被林予安看在眼里,他开口道:“不用担心节目的问题,来得及的,有事就去忙,我跟你一起去。”
陆行之一愣,那句“我跟你一起去”的话像回声是在他脑子里来回重复着,他实在想不出林予安跟自己一起去的理由,所以也不敢果断给出任何回复,就那样僵立在那里。
见陆行之久久不语,林予安上前两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愣着了,走吧!”
一个小时后,于洲背着一个帆布包坐上了陆行之车子的后座。
自从林予安来了后,他曾经的专座就莫名其妙被霸占了,所以再次坐在陆行之车子的后座,他产生了一种被人偷家的诡异感受。
“先去刘师傅那里拿竹编产品吧!”于洲拿出订货单计划着,“然后往回走就去王大姐家里拿木雕工艺品……最后回到西林老街,去见山小院小夏哥照银店里拿手工银制品,然后就取完货了。”
“嗯,好。”陆行之简短回复完,启动了车子。
于洲当初成立“乡野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乡里那些老师傅拓宽销售渠道,避免他们每次都要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镇上售卖,而且为了不让他们奔劳劳累,每次有订单后,他都是亲自上门去取货。
虽然这样会耗费很多时间,但于洲却并不觉得麻烦,因为每次去老师傅们家里取货时,看着那一张张沟壑密布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时,他就觉得他所做的事情意义深远。
当那一双双因为常年劳作,而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握住他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无比的暖意。
——因为那种触感,很像他父亲的手掌。
林予安跟着于洲和陆行之一起去到乡民家里取货,这过程中,他也会乐此不疲地帮着搬一些东西,那些老师傅此前没见过他,看着他跟着于洲一起帮着搬货,会好奇地问一句于洲:“这是乡野里的新人吗?”
老一辈的人没几个用智能机,也根本不关注娱乐圈,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林予安到底是谁,但是,几乎每个看到林予安的师傅都会由衷地夸一句:“这小伙子长得好乖好白哟!”
在西南地区,“乖”就是好看的意思。
林予安一开始听不懂,但每次老师傅这样说完,于洲和陆行之就会忍不住笑着回道:“人家以前的工作要看脸的,长得不乖连踏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林予安才顿悟过来,那个“乖”指代的意思是什么。
但他对于洲的那个说法颇为介怀,因为那话说的就好像他能在那个圈子里面做到那个地步,不过就是靠脸而已。
所以取完货物后,林予安坐在车上一言不发,心情有些低迷,思绪也有乱。
陆行之将他的神色看在眼里,安慰道:“别介意,于洲没别的意思。”
林予安回过神来,转头看了一眼陆行之,无奈叹道:“我没有介意他的那些话,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会有人对娱乐圈的人产生那样的看法……”
那个圈子,并非只要长得好看就能顺风顺水星途璀璨,但为什么人们就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表面,却没人注意,那些光鲜亮丽也是他们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得到的成果。
为了保持好的形体,严格控制饮食;为了上镜效果,前一天晚上滴水未进;为了贴合角色设定,短期内增重几十斤又短期内减掉几十斤……大冬天穿着短袖拍夏天的戏……这些敬业的表现却总是被人忽视。
甚至,一旦这些爆出,总是会发展成“炒作”的舆论风向,引发公众质疑。
舆论总是会集中在“赚那么多钱,吃点苦受点累怎么了”“月薪三千不必心疼日薪208万”等等之类。
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林予安不敢下定论,但他自己却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他能够在娱乐圈混到顶流的位置,是他兢兢业业努力所获。
但不可否认的是,和努力相比,机遇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他在十八岁出道时没有因为《鸢尾摇曳的夏天》一炮而红,也许他登顶巅峰的路会走得更为艰难一些,但他这一路顺遂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初心。
只是在里面呆得太久了,他看到越来越多的阴暗,让他产生了倦怠感。对于每天曝光在屏幕前的生活,戴上假面地伪装,他已经受够了。
闪光灯下的林予安并不是真实的他,他讨厌那个为了讨好大众而刻意塑造出来的“林予安”,那个完美人设根本就不是真实的自己。
因此,他时常活在自我纠结和对粉丝的愧疚中。
“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不就是这样吗?”陆行之知道林予安那句话的深意,但他却看得很开,“只会看到自己眼前的东西,听到自己耳朵听到的声音……那些真相,他们或许根本不在乎,在乎的人只有自己而已。但自己若是在乎久了,毋庸置疑会陷入内耗,所以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凡是看开点,如此才能活得轻松点……”
“……”陆行之突然说了这么长一串话来,林予安有些意外地盯着他。
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林予安那一刻觉得心里生出一股有些奇怪的情愫,那种说不明道不明的感受,他觉得那是一种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所产生的共鸣。
“那你……”半响后,林予安神色凝重问道,“看开了吗?”
虽未言明,但陆行之知道,他问的是三年前的那场舆论。
陆行之没有立马回答。
“喂……”后座的于洲突然打断道,“这位腹肌达人林先生,我觉得你不止腹肌发达,嘴巴也挺发达的啊,能不能少说两句……”
没人比于洲更清楚陆行之对那件事情的避讳,平日里,他是绝对不会在陆行之面前主动提及那件事情的,就算不小心提起,也会立马转移话题混淆过去,但林予安却这样直接问当事人是否看开,这种无异于伤口撒盐的做法,实在让于洲不能理解。
“……”林予安哼笑了一声,心想:就是因为你们这种过度保护,才让他这么久都不能释怀。
但这种话现在说出来无甚作用,林予安也只能如于洲所愿不再追问下去了。
车内一下子陷入了诡异的气氛,除了窗外灌进车窗的风声,便只有彼此起伏的呼吸声了。
“王大哥家到了。”紧张的气氛下,陆行之一个刹车,语调无比平稳提醒道,“我们下车吧。”
取完王大哥家的腊肉,他们便只剩下最后一个订单的货要取了,于是从王大哥家出来后,陆行之便开车往西林老街回去。
从王大哥家里出来后没多久,林予安有些不解,于是问道:“你们一直都是这样的模式吗?这种上门取货的模式?”
这一趟下来,林予安觉得这种模式实在有些浪费人力和时间,以他一个旁观人的看法,他认为电话联系后,让供货人将货物送到于洲工作室会比较好。
“?”于洲有些不解为什么林予安会突然问这个。
这两年来,他对上门取货这件事情,已经习以为常到觉得那不过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正常的事情了。
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对林予安来说,那却是不常见的,甚至是一个非常耽误时间的做法。
于洲突然轻笑道:“对啊,一直都是这样……
林予安:“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吧?”
“你心里想的办法的确会比现在这样对我们更有利,但你想过没有,对那些师傅们呢?”于洲认真解释起来,“做这些产品很费时间,如果让他们亲自送货来,会浪费他们很多时间的。如果我们上门取的话,就能给师傅们多一些时间,他们就能做点儿,收入会更好一些。你刚才也看到了,做这些的几乎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手艺人骨子总是有些匠人精神,所以对产品总是精益求精,因此做一个东西出来会很久……”
说起这些话的于洲好像突然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一点也不像平日里看到的吊儿郎当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