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鼎盛的药谷一朝没落,徒留一片残垣断壁,流落在外之物不知凡几,许是什么人偶然得到了一份毒方,拿来干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往事如云散,再回首,不过徒增烦恼,毫无益处。
即便有心探究,眼下显然不是时候,相比起来路不明的药谷之毒,捡回来的青年情况不容乐观。
这人伤得太重,又从高崖上坠下,伤上加伤,整整一夜的急救不过是让他将将拣回半条命来,仍需悉心照料。
路遥摇摇晃晃地从榻上起身,眼前忽的一黑,脑海中传来一阵眩晕,一时失力,险些一头栽倒下去。
她不得不暂缓动作,狠狠闭上眼睛。
许久不曾如此操劳,她高估了自己的精力,一整晚的凝神专注外加大半天的食水未进,此刻她只感到虚汗透体,心悸乏力,身体透支的厉害。
果然拣回个麻烦来,路遥苦中作乐地苦笑一声,若真这么倒下去,这荒山野岭之间可不会有第二个医师从天而降,救他二人于水火了。
从近旁的暗格里摸出一小块饴糖压在舌下,甜丝丝味道在舌间蔓延,将眩晕缓缓压下。
路遥长舒了一口气,把浸透了血布衾和白纱拿去焚毁,再把曲针白线一一归位,收拾到最后,只剩下从黑衣人身上扒下来的碎的不成样子的黑衣。
看着破碎,提在手上却不似轻飘飘的手感,大约是这衣服上缝了许多暗兜,而衣服的主人又往里面塞了不少东西。
衣服浸透了血又沾了不少泥,破破烂烂无法再穿,可总不能把衣服里的东西一起扔掉,
路遥皱着眉犹豫半晌,干脆把它扔在角落里,等这人醒来再做打算。
清理干净东西,屋中浓厚的血气似乎散去了大半。
依着黑衣人的伤情粗粗开出一张解表清热温气补血的药方,再按照方子抓取草药,斟酌着调整用量,拿着包好的药包去灶房煎药。
离开前,路遥最后朝榻上遥遥望去一眼。
素色的棉褥上,身形修长的青年安安静静地趴卧在被褥之间,睡得很沉。她在这屋里来来去去,免不了会弄出些许动静,却不曾惊动他哪怕一下。
大约是不会出什么事情。
这么想着,路遥小心掩好了门。
把切好的药材置入水中浸泡半柱香,随后用大火将水烧开,煮沸之后改为小火慢煎,使药性充分融进汤汁,等待的功夫还能顺手熬一碗白粥祭一下五脏庙。
都是些做惯了的事,忙碌地间隙,路遥扇着扇子顾看火势,不免又想起了被她捡回来的黑衣人。
这人身上有很多伤,不只是那些新鲜还在冒血的、险些要了他命的伤,而是更陈旧、更久远。
惨白的疤痕狰狞地趴伏在残破的躯体上,一如身体的主人般安静而沉默,单路遥能够辨认得出的,就有数道杂乱的鞭痕。时间洗去伤处淋漓的鲜血,而只留下些微凸起的白痕,然而想要留下这样的痕迹,当初必定是皮开肉绽、伤至白骨,除此之外的划伤烫伤、致命的不致命的,不一而足,密密麻麻,几乎遍布每一寸皮肤。
一个人到底要受多少次伤被伤害多少次,才能在身上留下如此之多的烙印?
而在如此多的伤害之后,这个人,他竟然还活着……
是谁家养出来的死士吧。
很久之前,路遥曾听师父说过,为保守秘密,权势显赫或富甲一方的人家会选择培养死士暗卫,专挑不记事的孤儿从小培养,用最严苛的规矩消磨自我,用最繁重的训练锤炼武艺,再用最残酷的刑罚抹去做为人的本能,
如此打磨十载光阴,方才能锻出一柄趁手的兵器,绝对的忠心,绝对的锋利,绝对的趁手。
稀奇的是,花费如此之多的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磨出来的兵器却往往得不到主人的小心爱护,随手折损的不在少数。
归根结底,大约是这些死士不值钱吧。
十载光阴锻出的兵器不止一把,即便折了也可以轻易补上,有谁会去心疼和在意唾手可得的、可以随意替换随时补充的工具呢。
就是不知道被她捡回来的这个又是出自哪家?
凌乱的思绪越飘越远,渐渐不着边际,扇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越摇越慢,安逸的环境放大了累积的疲倦,路遥只觉得眼皮越来越重,清苦的药香盈鼻,熏得她整个人飘飘悠悠,如在云端,
然后在脑袋重重一点时伴随陡然的失重瞬间惊醒。
“我的粥……我的药!”
路遥匆忙丢开团扇去掀砂锅的盖子,好在药汁尚未熬干,热腾腾的白粥也仅仅只在锅底糊了一层而已。
“……还好还好……”
拿滤网滤去药渣,只剩下冒着热气的黑色药汁,算算时辰,差不多到了该喂药的时候。
小心端着药碗返回药房,还未靠近,便见本该紧闭的木窗大敞,随风发出“吱呀”的声响。
路遥心中陡然一惊,三步并作两步奔至屋前,推门而去。
屋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再细细一看,墙边的碎布黑衣也消失不见。
把药搁在桌上,她走到窗边仔细查看,很快就找到了凹槽只剩下半截的插栓,在窗檐下还看到了一处不甚明显的擦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