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散文 > 第24章 长大(上)

第24章 长大(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咚咚咚。响起了敲门声。

玉谣一个人在家。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两个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是跟自己同一个小区的同学,男孩是更早之前认识的朋友。三个人现在都是十岁。

“他不敢来找你,让我带他来。”女同学指着男孩。女同学见完成了任务,干脆地转身离开,留下玉谣和那个男孩。

玉谣在门内,男孩在门外。两个人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毕竟又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两个孩子觉得别扭的生疏。并且,面对的还是性别不一样的人。

男孩名叫阿杰,有时候暑假会到奶奶家来度过。奶奶家所在的小区,正是玉谣所在的小区。也不知道是去年还是前年暑假,阿杰待在小区里一个角落,忽然走来一个女孩。两个陌生的孩子不知是谁先说的话,就这么聊了起来。

“我叫阿杰。”玉谣清楚地记得男孩说过这句话,一字不差地记得。

玉谣也告诉了阿杰自己的名字。

两个人不在同一座城市。平时上学自然见不到。只有暑假才能见上,寒假则随缘。

即使是暑假,阿杰也要到奶奶家来,两个人才有可能见得上。若是寒假,见到面的可能性更小,因为有过年,各自在哪里过年、去哪里走亲戚,谁也不知道。

一别若干久。谁也没有算过,距离上一次见面过去了多少时间。这次阿杰来到了奶奶家,主动去找玉谣玩。

玉谣记性好,内心一直都记得阿杰,实际上也一直在惦念阿杰。现在阿杰来找自己玩,肯定要跟他一起玩的。

玉谣将钥匙挂在胸前,出了门。

两个孩子到了楼下,又漫无目的走了一段路。谁都没有说话。毕竟,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见面,谁都不好意思,谁都不知道说什么。

他们终于在一个小花圃边停下。

阿杰把手伸进裤子的大口袋里,然后拿出来。一边微微举着手里带点紫色的东西,一边小声道:“我有五块钱。”

玉谣被阿杰这样小心翼翼的样子逗到,心情忽然就放松下来。两个人开始交流起来。

阿杰带玉谣到小卖部去。阿杰问玉谣吃什么。选完东西之后,两个人拿着刚付过钱的五角零食离开。

小薯片、辣条、冰棒、果冻。买了这些。他们到有几棵大树遮荫下的石桌石凳处坐着。将零食全部放到桌面上。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说着童言童趣的话。久别之后的生疏感在迅速消失。

夏天很热,旁边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嗞嗞喳喳长鸣不断。太阳很大,阳光在树荫的过滤下,形成斑驳光影投射在地面,投射在其他无人坐着的石桌石凳,投射在零食袋上。

一阵风吹来,将没吃的零食吹得轻轻翻动,将吃空的零食包装袋吹出一段距离。大人们还在忙碌,要么上班,要么在家看电视休息。炎热的天气若是没事,谁都不愿意出门挨受高温的炙烤。

阿杰撕开冰棍包装,将冰棍掰成两半,递一半给玉谣。冰的东西下肚,流不止的汗终于停住。

冰棍冰冰的,酸甜酸甜的。对于孩子来说,那已经算是美味的零食。

两个孩子在外面玩了一天。

第二天玉谣下楼玩耍,远远就看见了阿杰的背影。阿杰穿着一件红色背心,上面有黑色的大数字,像是球服。裤子穿的是相同式样的大口袋七分裤,鞋子是黄色的胶凉鞋,鞋面画有黑色色块。

玉谣想过去找阿杰玩,但是没勇气。因为阿杰跟几个家里的大人一起坐在水泥长凳上。他在跟家里的人说话。

玉谣不知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于是选择不动声色地路过阿杰身后,自行离开。

等玉谣再次看见阿杰,阿杰又独自一人了,身边没有别人。她这才过去跟阿杰一起玩。

一个下过雨的天气,空气清新。阿杰来找玉谣玩。这次是阿杰一个人来,没有其他人带着。因为已经又玩熟了,阿杰“敢”了。

“去抓蝌蚪吗?”阿杰问。

“哪里有蝌蚪?”

见玉谣有愿意的意思,阿杰说:“跟我来。”

两个人来到不远处一个地方。这里似乎是已经被拆掉的房屋废墟,还残留一些钢筋水泥。地面是泥巴,有一些石头以及杂草。下过雨之后,地面积了若干的水洼。

阿杰说得没错,这里确实有蝌蚪。那些拖着尾巴的黑色小圆点,正在水洼里游动的,就是蝌蚪。

有些蝌蚪还小,是正式的黑色圆点头加黑色尾巴。更大的蝌蚪,除了头和尾巴,还长出了两只小脚。再大一点,已经能看出青蛙的雏形。

“用什么来抓?”玉谣问。

“找……”阿杰一边说一边环视地面,“找有没有杯子……”说着就真的发现了一个塑料杯,阿杰弯腰捡起来,递给玉谣,“这个给你。”

这只塑料杯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说明扔在这里已经有段时间了。

“那你呢?”玉谣问。

“我再另外找一个。”

不一会儿,阿杰就真的找到了另一只塑料杯。这只塑料杯比给玉谣那只更灰。

有了杯子,两个孩子开始抓蝌蚪。玉谣不会抓,阿杰走到哪,她就跟到哪,看他是怎么抓的。

阿杰蹲在一个水洼边,拿着杯子,跟着蝌蚪游动的方向追。很快就把蝌蚪舀进了杯子里,一同舀进杯子的,还有水。这样就抓到了蝌蚪。

“这里的蝌蚪太少,去别的地方看看。”阿杰说着就起身。

他来到另一个水洼处。这里的蝌蚪确实更多,更好抓。阿杰直接伸手下去,两只手一捧起来,蝌蚪就在手里了。将多余的水沿着指缝滤掉,蝌蚪放进杯子里。

玉谣会了。也开始独自行动起来。找一个蝌蚪多一些的水洼,拿杯子去舀蝌蚪。很容易就将蝌蚪舀了起来。她开心极了。蝌蚪依旧在水里游动,只不过从水洼换到了杯子里。

渐渐地玉谣放开了抓,像阿杰一样直接用手。双手捧起水洼里的蝌蚪,将水滤掉。滑溜溜的蝌蚪蹭着沾了水的手心扭动,有点痒。

杯子里的蝌蚪越来越多。

雨后的废墟水洼边,只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忙碌的身影。一会儿蹲着,一会儿起身,一会儿走动,再蹲下。

玉谣不记得每次跟阿杰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许是天色已晚自行分别,或许是家长叫回家吃饭。

一天晚饭过后,有人来敲门。不是阿杰,也不是别人,正是同住一个小区的女同学,之前带阿杰来找玉谣的那个女同学。

“阿杰被欺负了。”女同学看到玉谣之后立马说。

玉谣跟女同学一起下楼。

找到阿杰之后,女同学一指。之后女同学便离开。

玉谣上去拦住那些追着阿杰的人。那些人是小区里的其他同龄人,有男有女。有的骑着小单车,有的手里拿着树枝乱舞。玉谣喊了一声:“干什么呢?”那些人停了下来,在玉谣和阿杰身边转悠。

玉谣拉着阿杰,也不知道要去往哪里。身后的那些人还在后面跟着。在灯光下,玉谣才发现阿杰哭了,在用手背抹眼泪。

玉谣可不怕那些人。

玉谣想要摆脱那些人,发现了一间有门但是没有锁的小房子,带着阿杰进去。

她关上门。门外面没有锁,但是里面有插销。玉谣拉上插销,门外那些人进不来。

那些人在外面敲敲打打。用指关节敲,用树枝抽打,要么就在门上划几下。门内的玉谣听得清清楚楚。她就是不开门。

过了一会儿,外面没动静了。玉谣悄悄拉开插销,缓缓打开门。结果发现那些人还在外面,甚至还拉着外面的把手,不让玉谣开门。

玉谣也使劲在里面开门。那些人的力气没有玉谣大,门被玉谣拉开了。

那些人走了,只剩玉谣和眼角残留泪水的阿杰。

“哭什么,一点阳刚气都没有。”玉谣对阿杰说。

墙边绿化带里走出一只小黄鸭,一摇一摆,不知道是谁家的。小黄鸭圆溜溜的眼睛,圆溜溜的脑袋,看到这片无人区出现的玉谣和阿杰时,停了下来,脑袋一歪。好像特别是对阿杰,那两颗黑眼睛充满疑问,不明白他为什么哭。

阿杰对玉谣说过,自己有一个姐姐。那一刻,玉谣似乎明白了,一个当弟弟的男孩,是被照顾、保护的那一个,也许会因此表现得软弱,爱哭。如果男孩是个哥哥,或许会是另一种情况。

但男孩的天性不会改变。阿杰也做男孩子会玩的游戏,比如,爬树。爬树就是阿杰教会玉谣的。

小区里有若干棵榕树。有些长得弯曲一些,有些长得笔直一些。弯曲的那棵矮一点,同时有可以支撑的地方,比较好爬。努努力,玉谣还是能爬上去的,但也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地方,高处则上不去,只有男孩子才上得去。

长得笔直一些的榕树,就没有落脚的支撑点了。玉谣根本爬不上去,但是阿杰就能爬上去,玉谣羡慕不已。

玉谣说,自己也想像阿杰一样爬上去。

于是,阿杰帮助玉谣爬树。

玉谣双手抓着榕树可以抓握的地方,脚踩树干,使劲蹬。但怎么也蹬不上去。不停地蹬,不停地滑落。差一点就成功了,又滑了下来,回到地面。

总之无论如何都上不去。

玉谣不知道阿杰是怎么上去的。

阿杰在下面推。毕竟是孩子,力气小,爬不上去的玉谣滑落下来,阿杰的推只起到一点点作用。玉谣的双脚很快就又回到地面。

两个人在不断努力。一个人又攀又爬,一个人不停付出力气推。

不知过了多久,玉谣终于能够爬上榕树树干第一个分岔口。

从那一刻起,玉谣学会了爬树。后来又不止一次跟阿杰一起爬,动作越来越灵活,爬得越来越熟练。

爬树,是跟斯文的同龄女孩们学不到的。爬树,是男孩子阿杰教会的玉谣。

不知不觉,一个暑假结束,阿杰要回自己的家了。暑假的最后一次见面,阿杰告诉玉谣自己将要离开。

玉谣什么也没说,只是像往常一样继续跟阿杰一起玩耍。她内心非常舍不得阿杰,但自尊心强,从未对阿杰说过舍不得他离开之类的话语。

依旧对最后一次玩耍的情景没什么印象。总之,时间如同车轮一样滚滚前行,最终会到达目的地。目的地一到,车上的人自然要下车。

临近开学,到最后正式迎来开学。正式报道以及平时上学生活期间,玉谣都将见不到阿杰。

新的学期,玉谣跟阿杰也升了一个年级。

令玉谣没想到的是,国庆小长假期间,阿杰竟然回了奶奶家。奶奶家所住的小区,正是玉谣所住的小区。也就是说,又能见到阿杰了。

国庆小长假期间,玉谣在小区里见到阿杰的那一刻,内心是惊喜的。两个人又能在一起玩了。

那年的国庆小长假,有五年才举办一次的美食节。这还是听家不住这里的阿杰说的。阿杰说,是奶奶家的人说的。

举办美食节的场地也不远,出小区大门再走十来分钟就到了。晚上的人比白天多,自然会比白天热闹,开张的门店也会更多。所以,白天他们还是在小区里一起玩耍,晚上则一起到举办美食节的地方——美食街。

人确实是很多。还没正式进入美食街区域,就能看到人头攒动的场景,远远还能听到立在地上的黑色音箱播放的激动人心的促销信息,然后播放一段热血沸腾的DJ音乐,接着继续播放促销信息。是浑厚的男低音,听起来像是一边微笑一边说。

哦,那边是卖衣服的地方,所以门前会放这样的音箱。在那片区域走动的都是中年人老年人居多,店里卖的衣服也都是花花绿绿的中老年式样衣服。

街的另一头,才是美食街。这里满是美食,年轻人居多。一眼望去,全是吃的。店内做吃食的人,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既有黑头发的人也有黄头发的人。还有眼窝深遂眉毛浓密外国面容的男人在做印度飞饼。一边做一边飞,引得无数人围观。

虽说做的是印度飞饼,但做飞饼的男子穿的衣服让人想起阿拉伯服饰,同样是白色衣服头戴白色头巾。

玉谣和阿杰两个孩子也好奇,驻足观看。

那个做飞饼的外国人将面饼又转又板,板到白色砧板上时发出一声响亮的“啪”。等板的次数够了,再拿起来飞。劲道的面饼越甩越大,正宗印度飞饼的味道就出来了。

旁边有几个中国女子,穿着异国风情的服饰。等印度飞饼做好了,做飞饼的外国男子会将飞饼递给女子,女子再收钱,将客人要的相应味道的飞饼递给客人。

印度飞饼的生意是不错的,一直都有人买,做飞饼的人一刻不停地在做。

阿杰看着一份份飞饼从外国人手上做好之后,递给穿异国风情衣服的中国女子,中国女子再递给客人。看着客人拿着刚做好的飞饼离开,阿杰心生羡慕。

他也想吃。于是把想法告诉了玉谣。

他的家长平时给有他零花钱。阿杰问了一下印度飞饼的价格。身上的钱是够买飞饼的。

阿杰在旁边听飞饼都有些什么口味。基本了解清楚之后,他点了一份花生味。收钱的女子跟做飞饼的外国人说了花生这个词之后,那外国人便开始做了起来。阿杰知道,现在自己也将能吃上印度飞饼了,内心开心不已。

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印度飞饼制作过程,第一次自己点这样的新鲜食物。

不多久,自己点的花生味印度飞饼就做好了。做飞饼的人将饼切成边缘平平的块儿,装进泡沫餐盒里,插上两根竹签,递给收钱的女子。女子再递给阿杰。

阿杰接过来,高兴不已。隔着餐盒,他摸到里边烫烫的飞饼的温度。

打开餐盒,看到飞饼表面微焦,起金色酥皮,泛着油光,还撒有一些黑芝麻,迫不及待想吃。不过,他还是忍住,将第一口先给玉谣吃。玉谣接过扎了竹签的飞饼,因为太烫,吹了几下,才慢慢地品尝。

“好吃吗?”阿杰问。

“好吃。挺香的。“玉谣说。

两人找了一个地方坐下。人流都集中在美食街上,他们所处的位置,就没什么人了,最多是有人经过这里去往美食街。

玉谣和阿杰一人拿一根竹签,扎着饼吃。

香酥美味的飞饼吃完,两人又继续走进美食街去。

生蚝、烧烤、冰激凌、椰子汁……美食街确实是有非常多的美食。两边的美食琳琅满目,看也看不过来。两人闻着香前进。

美食多到不知道该吃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