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天上有好多的小星星。”夜间,一个四岁小孩跟自己的妈妈走在外面的路上,这个四岁小孩指着天上,对妈妈说道。
无论妈妈有没有回应,他都是要表达这个的。那既然都表达了,就肯定很希望妈妈能有回应。
妈妈很随意地抬起头,看了一眼夜空。夜空中果然有着很多的星星。
星星对四岁小孩来说,是还有兴致在的。但对看了很多年、已经见惯了的大人来说,还是太过平常,不值一提。就连大人与大人之间聊天的时候,都不一定会注意什么星星。
大人的世界东西太多太杂,经历也太过丰富,光是别的就算聊个彻夜,也不一定能聊完,谁还去管天上的星星呢。就像大马路,就像花草,知道它们存在,但谁也不会去刻意关注。
可是小孩会啊。
这个四岁的小孩好像对星星格外感兴趣。至少当下是这样。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只觉得星星越看越多,越来越数不过来。夜空中那些发着白色掺一丝金色光芒的星星,有些静止如画,有些迅速闪动光芒。他不明白为何星星与星星之间会有所不同。
四岁小孩仰着头又看了看这片夜空,最后发现了一点:“妈妈,月亮旁边有一颗星星是最亮的。”
妈妈因为孩子的话再一次抬起头随意一看,果然如孩子所说。
“那是木星。”妈妈说。
孩子:“那颗最亮的星星是木星吗?”
妈妈:“对。”
孩子:“妈妈,每一颗星星都有名字吗?”
妈妈:“也不一定。星星非常之多,根本命名不过来。”
孩子一边看天上的星星,一边认同妈妈的话:“妈妈,星星真的好多呀。”
妈妈:“这只是肉眼能看见的,宇宙中还有很多很多肉眼看不见的星星。”
孩子:“还有什么星星有名字呀?”
妈妈:“比方说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北极星……可多了。”
这些星星的名字,四岁小孩都第一次听,处在这个能看到星空的夜晚里,只觉得新奇,对它们并没有概念。
“妈妈,我们能抓到星星吗?”四岁小孩说着就举起双手,发现抓不到,又踮起脚,还是抓不到,跳起来,依旧抓不到。
“当然不能了,星星离我们可远了。”妈妈说。
四岁小孩刚刚做了努力,从他的视角看,星星跟他的距离好像真的没有变化。星星果然离他们很远。
四岁小孩看到周围有很高的楼房,看到星星就在楼房顶部的位置,觉得如果能上到那高高的楼顶就能碰到星星了。
一定是这样。
“妈妈,那我们到楼顶上去就能抓到星星了吧?我想带一颗星星回家。”四岁小孩指着楼顶看着妈妈。
妈妈轻轻一笑:“不能。”
四岁小孩:“为什么?星星就在楼顶那里呀。”
妈妈:“不在。”
四岁小孩:“在的。在这里就能看到星星就在楼顶那里。”
小孩看着楼顶的方向,眼里无限向往。可惜的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到楼顶上面去。他也不知道住在楼房里的人们是怎么进到这么高的楼里面的。
妈妈:“星星很大的,也很远,拿不了。”
小孩有些不赞成:“星星不大啊,星星就小小一颗。”小孩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像捏住什么很小的东西一样。
妈妈:“星星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看起来小,但其实它可大了。”
小孩:“有动物园的大象这么大吗?”
妈妈:“比大象大多了。”
小孩:“啊?那我拿不动了。”
小孩面露沮丧。
小孩:“妈妈,我想去楼顶。”
妈妈:“去干什么呀?”
小孩:“我想摸一摸星星。”
妈妈:“楼顶也摸不到。”
小孩还是不信。因为从他这个角度看,星星就在楼顶那个位置。只要到了楼顶,就能够接触到星星。他有了执念:一定要到楼顶那儿去。
小孩:“妈妈,他们是怎么上去的?”他指的是住在高楼里的人。
“他们啊,是坐飞机上去的。”妈妈没有任何表情道。
四岁小孩信以为真。这就难了,去哪里弄飞机呢?他知道飞机可以飞起来,他也见过飞机。所以,他相信高楼里的人是坐飞机上去的。
妈妈光是看小孩的样子,就知道小孩羡慕住在高楼里的人,羡慕的是住在高楼里的人可以碰到天上的星星。当然,是小孩自己认为的上高楼就能碰到星星。事实并不是那样。
小孩心里也确实是羡慕。妈妈猜对了他的心思。
从这一刻起,能上到高高的楼顶上去抓星星,就成了四岁小孩的愿望。
这天晚上,他跟着妈妈一起回家,就如同以往有过的若干次跟妈妈回家那样。在妈妈看来,这再平常不过。事情平常,日子平常,没有什么特别,不久之后就会忘记哪月哪日带孩子出去过一次。
但是对四岁小孩来说,这可不平常。他心里多了一个愿望。他已经亲眼看见星星就在楼顶,只要上到楼顶,星星就能触手可及。可惜的是,没有飞机啊。有飞机就方便啦,就能上去啦。
他家不住那个高高的楼里。他家在其他楼房。哦,对了,试一下在自己家住的那栋楼楼顶能不能碰到星星。
他央求妈妈把他带到自己住的那栋楼楼顶。妈妈觉得也没什么关系,便满足了他。他很开心。
妈妈一定是骗他:即使到了楼顶也碰不到星星。他才不信呢。明明在楼下的时候就亲眼看见星星就在楼顶那儿,怎么可能碰不到。
妈妈带着他到了楼顶。他迫不及待地冲出去,准备迎接他的星星。
可当他抬起头一看时,惊呆了:星星怎么会不在这儿呢?明明上到了楼顶,为什么星星与他之间的距离还是没变化?为什么星星还在那么高那么遥远的夜空中?为什么,还离自己那么远……
星星的大小与亮度完全没变化,就跟自己在楼下看到时那样。不应该是这样,明明已经到了楼顶啊……
四岁小孩忍不住对妈妈道:“妈妈,我想要天上的星星。”
妈妈被小孩的天真想法逗笑了:“拿不到的,没有人能拿到。”
四岁小孩:“那要怎样才能拿到呢?”
妈妈:“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想要星星呀?”
小孩想了想:“因为星星好漂亮。”
妈妈:“就因为漂亮,所以你想要吗?”
小孩:“嗯。”
妈妈继续引导孩子说更多,想要侧面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那,你觉得星星具体是什么样的?”
小孩又想了想:“星星……如果我能把它带回家,那晚上的时候就不用开灯啦,因为星星能照亮家里。星星是软软的。”
妈妈:“为什么说星星是软软的?”
小孩:“因为星星软糖就是软的,星星肯定也是甜甜的。”
妈妈知道了,孩子是在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的猜想与判断。家里曾经买了星星形状的软糖,五颜六色,甜的,孩子爱吃。所以当他看到天上的星星时,便会联想到吃过的星星软糖。所以,才会这么说。
妈妈打算跟孩子说实话:“天上的星星,我们是要不到的了。”
四岁小孩:“那,怎样才能要到?”
妈妈:“虽然要不到天上的星星,但妈妈可以给你做星星,好吗?”
孩子听了瞬间满眼惊喜,差点要蹦起来:“真的吗?真的吗?”
妈妈点头。
孩子放声嘻嘻大笑,兴高采烈,拍起手来。
他跟着妈妈回家了。他恨不得下一秒就在家里,因为妈妈说回家给他做星星。
他,也是个即将要有星星的人了。
他知道妈妈不会骗他,妈妈不是那种光说不做骗小孩的人。妈妈也知道孩子相信她,她也不会做骗小孩的事。她说到做到。
小孩看到妈妈拿出了各种颜色的软吸管,长长一条,比用来喝牛奶的吸管长多了。妈妈说,就用这样的吸管来做星星。
他期待了。他想看这样的吸管是怎么从妈妈这里变成星星的。
他看见妈妈将吸管从中间对折,然后折啊,折啊,折啊。他也不知道是从哪一步开始,他便看到了五角星的形状。
五角星!星星真的出来了!
妈妈很快便将一颗星星折了出来,用剪刀剪掉吸管多余的部分,好了,这就是一颗完美的星星了。
四岁小孩格外激动。妈妈将星星交到他手里,他马上像捧着宝贝似地将星星捧起来,一边跳着一边喊着:“星星!星星!”
他很喜欢。
他捏着这颗星星举过头顶,尽可能地举高。这样,从他的角度看,就好像星星待在天边。假装待在天边。
真的拿到星星了。
四岁小孩别提多开心。妈妈又用其他颜色的吸管继续折星星。妈妈拿上一根吸管就开始折,不一会儿,一颗完美的星星便跃然手上。折了一颗又一颗,每一颗星星折的时间都不长,桌子上很快就堆了一些星星。
四岁小孩的眼睛也都快变成星星了。他看妈妈折星星的过程、看那些妈妈已经折好的星星。他知道,等会儿妈妈折好的所有小星星他都可以碰到。
他看得认真,看得专注,并满怀期待。等一会儿,他就可以拥有各种颜色的星星啦!妈妈说的是真的,妈妈真的不骗他,妈妈真的把星星做了出来。
他是个有星星的四岁小孩。
他满足了。
妈妈会把所有折好的星星都给他。
他也很开心地把玩这些折的星星。玩了好久。
可是,这终究是折出来的星星,并不是真正的星星。真正的星星,在天上,还没碰到真正的星星呢。
对妈妈折的星星的喜爱是真的,拥有妈妈折的各种颜色的星星的激动也是真的,可是,说白了,那也只是被折成星星形状的吸管。是吸管,不是……星星。
对折的星星的喜欢是真的,那个是真的,可是对触碰到天上的星星的执念,亦是真的,并且这个念头又慢慢占据了上来。
他也没有不喜欢那些妈妈折的星星,只是觉得,此星星和彼星星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个折的星星有了,那个天上的星星也想有。如果两种都能得到,实在是再好不过。
他还是没放弃想要天上的星星。得想个办法才行。
四岁小孩想坐飞机。
星星离自己还如此遥远,一定是因为还没上到更高的楼。如果能到最高的那栋楼楼顶,就能够碰到星星了。自己住的这栋楼楼顶抓不到星星,那就到更高的楼去。这个得坐飞机啊。
坐飞机就成了他的愿望。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坐飞机?”四岁小孩问妈妈。
妈妈刚开始还不知道小孩为什么要问这个,但很快就想起来了,小孩是在惦记去某个高楼的楼顶。
“你坐飞机,是想要星星吗?”妈妈直接问。
“嗯。”他看着妈妈。
妈妈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睛,微微愣了两秒。没想到这个逗孩子的“谎言”,孩子能记这么久,还当真,还依旧惦记。
妈妈打算跟孩子实话实说:“星星啊,在地球外面,飞机呢只能在地球之内飞行,飞不出地球。”
孩子:“那就是说碰不到星星了?”
妈妈:“对。”
孩子:“怎样才能碰到星星?”
妈妈对孩子的这种执着感到有些头疼。她想不到孩子还记得天上的星星,想不到孩子能对天上的星星念念不忘,想不到孩子能记这么久。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解释。
她只能说:“我们人只能在地球上生活,出了地球就活不了,星星是不在地球里面的。”
孩子:“为什么星星能在地球外面呢?”
妈妈:“星星是属于宇宙的,当然能在地球外面了。”
孩子:“为什么在地球上能看到地球外的东西呢?”
妈妈:“因为它们足够大,且有光,所以能看到。”
孩子不说话了。妈妈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孩子好像想好了,又问妈妈:“那怎样才能抓到天上的星星?”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天上的星星就像妈妈给你折的星星这么大?”
孩子点头。妈妈知道自己猜对孩子的想法了。这也是孩子执着想要天上的星星的原因之一。
妈妈:“妈妈告诉你哦,星星可大可大了,比好多栋楼房加在一起还要大很多,这么大的星星,你觉得能带回家吗?”
孩子摇头:“不能。星星真的这么大吗,妈妈?”
妈妈:“对啊,可大呢。”
孩子面露沮丧。孩子才四岁,还不会掩饰情绪,什么都表现在脸上,妈妈光是看就知道孩子当下是什么情绪。
妈妈用很温柔的语气耐心道:“其实妈妈也有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你想要的东西是星星,但是天上的星星是不可能抓到的了。没办法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要释怀,不要一直纠结它,这样才能生活幸福。我们的心就这么大,如果充满不幸福,那幸福是不是就没地方放了?”
四岁小孩略带委屈地看着妈妈,点头。
妈妈揉了揉孩子的头,说:“乖哈。”
小孩又问:“那爸爸有没有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呢?”
妈妈很肯定:“有的啊,几乎每个人都有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有时候正是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才会显得那么珍贵、美好。让那珍贵的美好留在心里吧,我们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要追求,时间也很珍贵,时间是不可复制的。”
四岁小孩似懂非懂。他来到这个世界才没几年,对时间还不太有概念,他只知道一个白天加一个夜晚等于一天,他只知道太阳和月亮,只见过晴天雨天阴天。至于时间……对目前的他来说貌似太深奥。
妈妈好像特别懂他,特别懂这个孩子的心思与想法,也知道怎么做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她对孩子说:“宝宝现在先不要去想天上的星星啦,你想吃什么呀妈妈去给你买。还有不久之后就是圣诞节了,到时候圣诞老人会给每个听话的好孩子送礼物,说不定就会送你想要的东西哦。”
四岁小孩一听,眼睛一亮:“真的吗,妈妈?真的能在圣诞节收到礼物吗?”
妈妈点头。
四岁小孩:“太好了!我要做好孩子,我有想要的东西!”
妈妈:“那,宝宝想要什么呢?”
四岁小孩:“我想要……一百根棒棒糖!”
妈妈:“这个不行哦,圣诞老人说吃太多糖会坏牙齿。”
四岁小孩:“圣诞老人跟你说的吗?”
妈妈:“嗯,圣诞老人跟妈妈说过,说这个不行。”
四岁小孩:“你见过圣诞老人吗?”
妈妈:“见过呀。见过很多次,你也会有机会见到。”
四岁小孩想了想,改了一下:“那我……要十个棒棒糖可以吗?”
“可以啊!”妈妈说。
四岁小孩:“什么时候才能有十个棒棒糖?”
妈妈:“圣诞节的时候咯。”
四岁小孩开始期待圣诞节的到来了。
还是个小孩,没有赚钱的能力,看到任何想要的东西,都只能默默藏在心底,或者许愿能够拥有。可是,再怎么许愿,愿望再怎么强烈,也无法改变他现在买不了想要的东西的事实。
同时,他也不知道的是,他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妈妈在外面逛街,逛街的过程中妈妈自己给自己买了两根棒棒糖美滋滋地吃。
有时候,四岁小孩会问妈妈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要怎么做才能够得到。妈妈说努力就好。小孩问努力要怎么做,妈妈说就是为了你想要的东西去奋斗。
小孩又不懂了。他觉得,奋斗?那应该很花力气。很卖力地跑起来可不可以呢?跑个大汗淋漓,跑个气喘吁吁,也很努力啊。这样做为什么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这是他的想法。他决定试一试。试一试看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比如棒棒糖。
妈妈发现他跑来跑去,跑得小脸通红,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努力,在奋斗。
妈妈追问其中缘由,四岁小孩才说:“妈妈,我想要棒棒糖,只要我很努力,就能够得到。我现在在努力跑步。”
妈妈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又被小孩这一小点儿为了想要的东西作出的“行动”打动到。卖力跑步,根本就无法莫名其妙换来棒棒糖,努力不是这样用的。虽然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努力。妈妈想说。
“不要跑了,没有用的,等圣诞节你就会有棒棒糖了。”妈妈只是这么说。
四岁小孩抬头望着妈妈。他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会这么说,为什么自己做出的努力会没有用、会换不来棒棒糖。
这只能盼望了。眼巴巴地盼望。想要棒棒糖,除了期待别无办法。只是对于一个四岁的小孩来说,巴巴苦苦盼望有些残忍。除了等待,没有别的办法。而圣诞节对他来说,又是那么遥远。
一个小时对大人来说很快就过去了,但对一个小孩来说,却是格外漫长。因为小孩生活的时间没有大人那么长,一个小时在他们生命中占的比重比大人多。
妈妈告诉他:“对着流星许愿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岁小孩听后,又多了一个愿望:见到流星。
可是流星是多么地难见。比星星难见太多。
虽然小孩才四岁,但是却已经对这个世界充满太多好奇。有太多想见的事物,有太多想要的东西。同时,他也不知道的是,未来无论他想不想经历,都要经历更多意想不到的人事物。
这不就是人生吗。从一个不记事的小孩到懵懵懂懂,再慢慢过渡到大人的阶段。谁都无法控制时间的前进,谁也无法逆转人生。全都要随着时间变化,谁都逃不开。
在妈妈那里,他知道了流星长什么样。它会出现在天边,会发光,出现的时间很短。这就需要很注意了。很有可能,还没来得及看见就会错过。
他经常趴在窗边观看。妈妈问他看什么,他说流星。
“一般是看不到流星的啦。妈妈到现在都没见过流星。”妈妈说。
“你又跟宝宝说对流星许愿愿望能实现?”爸爸问妈妈。
“是啊。”妈妈说。
“那只是个美好的情怀罢了,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爸爸说。
四岁小孩只记得,他当时看见了爸爸,看见了妈妈,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但是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科学依据,只是隐约感觉,爸爸的意思是,对着流星许愿愿望能实现这件事,有可能不是真的。
但也不能怎么样。不能改变什么。人类之外的事情,并不会随着人的意识改变。
这个四岁小孩想对着流星许什么愿呢?当然是……想坐飞机到更高的楼去抓天上的星星、想要快点得到棒棒糖。
还真执着。
妈妈已经告诉他天上的星星是碰不到的,他依旧惦记着天上的星星。每当在夜晚之时看到天上的星星,他会无比惦念。他会抬起头看上很久很久。天上的每颗星星都静静待在每颗星星自己的位置,不会移动,特别特别静。
四岁小孩也静。星星怎么静,他便怎么静。他好像也变成了星星。只不过星星在天上静,他在地上静。
好像世间的一切都忘了。周围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存在,全宇宙只有这一片星空。整个宇宙,似乎就长这样:黑夜,月亮,数不清的星星。偶有白色的夜云。
他就这么看。一直看。看得忘记时间。要不是妈妈来找他让他去洗澡睡觉,他还会看上更长时间。
就算是去做别的事情了,他也依旧不忘天上的星星。他的脑海被那片星空铺满,好像活着就是为了用身体储存整片星空。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摸不到呢。这个问题他一直记挂。就算是爸爸妈妈跟他讲过、解释过,他也依旧对天上那些星星抱有好奇。
如果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摸到天上的星星,或者有能触碰到天上的星星的办法找上他来,他一定会立刻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满是兴奋地朝他想要的星星扑过去,扑个满怀。
什么都不重要。想要天上的星星这个愿望最重要。嗯……棒棒糖……也重要。想到这儿,四岁小孩做了个吞咽的动作。
星星喜欢吃棒棒糖吗?如果喜欢,如果他有十根棒棒糖,他愿意拿出九根分给星星,一颗星星一根棒棒糖。九根好像不够呢,星星远不止九颗。
四岁小孩开始纠结起来。这怎么办好呢。他咬起下嘴唇。
如果能得到超多棒棒糖,就能分给超多星星了。那就对流星许愿有超多棒棒糖分给星星们吧。爸爸妈妈说过,想要交到朋友,就要学会分享。那就分棒棒糖给星星!
他每天都在盼望能够见到流星。他将自己的这种盼望深埋于心,谁也不告诉,爸爸妈妈也不告诉。因为……爸爸妈妈不一定有办法。
夜晚成了他最在意的时刻。他要天上的星星,他要流星。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流星也许也会在夜晚的时候来临。他想。
他感觉自己在意得越来越“严重”。在意的是想触碰到天上的星星的心,想要无数根棒棒糖分给无数颗星星的心。
他的意识似乎不在这个地球上了。他人在,身体在过着地球上的生活,就跟一般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上幼儿园,每天被接送,每天吃饭,睡觉。但那些对他来说,全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时刻关注着天上的星星。
不想星星的时候,他在想棒棒糖,担心棒棒糖不够天上的星星分怎么办。
因为心里记挂着执念一样的事,让他有些不同于别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会撒娇哭闹让家长给买想要的玩具或者零食,他就从来不会,他只会静静在一旁看别的小朋友的撒娇哭闹,眼睛有着小孩特有的雪亮,这点倒没什么不同。只是这么看,不会跟爸爸妈妈效仿这种撒娇哭闹。
只是在看到跟星星有关的东西时,他才会被吸引住。一看就是好久,不知在想什么,也许在想天上的星星说不定也是这个样子。但他并不会向爸爸妈妈表达想要。
因为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根本不在地面上。这地面上没有他想要的。他甚至致力于表现得正常,表现得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其他小朋友该跳的时候,他也跟着跳;其他小朋友该跑的时候,他也跟着跑。不过在大人看来,他好像只是比其他小朋友乖那么一点而已。
他无所谓。他觉得大人怎样都行。大人想要他干什么都行,他不耍脾气,不把情绪放在跟大人的接触上。他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小伙伴。
不管是地上的任何玩具、事物,还是人,他都可以不在乎。他在乎的不是地上,而是天上。他喜欢黑黑的夜里那无数的星星。仰头看得多了,情绪便会越发静如止水。那是人类跟宇宙最简单的链接。
静静地就很好。有什么好吵呢。这就是他不会撒泼打滚跟大人要东西的原因。他想要的,是天上的星星,这是大人无法给到他的。日子越度,他越意识到这一点。仿佛这个宇宙已经告诉他,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没必要有什么情绪,情绪没有用,没有用的东西就不存在。
白天,当他被大人拉着手走在路上的时候,他偶尔会抬起头望望天上。白天过亮的光线让他不禁眯起双眼。因为白天太亮,自然是看不到天上的星星。星星微弱的亮光都被白天强烈的光线掩盖了。
白天对他,是一个暂时看不到星星的时间段。用人与人之间的说法,就是暂时跟好朋友告别。但跟好朋友总有再见面的时候。跟星星这个好朋友再见面的时候,对他来说就是夜晚的时候。
这个时候,这世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变得不真实,不存在了。什么都不是真的,只有天上的星星是真的。
在地上见到的每个人都不是真的,每条人铺设的道路都不是真的,每栋人造的建筑都不是真的。真实的东西,都与人无关。比如植物是真的,泥土是真的,天空是真的。
人不是真的。
四岁小孩才四岁,却抛却了自己也是人的事实。所以他似乎不像人有着七情六欲,所以他不会跟人闹什么,所以这地上没有他想要的物质。即使是想要什么物质,也只是为了自己那跟天上有关的愿望服务。比如为星星准备的棒棒糖,比如能为自己摸到星星的飞机。
这是他认为的。这是他认为地上的物质能为他做到的,所以他才会想要。如果不能,他绝对不会去想地上的物质。
他也不知道对人的情感是什么东西。幼儿园班上有个小女孩喜欢他,老师知道,小女孩的家长知道,他的家长也知道。但家长们只把这当作小孩子之间的游戏,一笑置之,只有喜欢他的那个小女孩看他的眼神无比认真。
但对他来说,那都是别人的做法、反应。他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反应。因为那些,都跟他想要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他不感兴趣。
小女孩的家长问自己的女儿:“谧宝,你喜欢他什么呀?”
这个叫谧宝的小女孩望着天花板,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亮亮的,皮肤雪白,玉雪可爱。是个漂亮宝宝。
“我喜欢他,我就是喜欢他。”小女孩天真道。
“没有别的原因吗?”谧宝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女儿,追问。
“他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谧宝说。
家长:“怎么个不一样呢?”
谧宝:“别的小朋友太幼稚了,我不喜欢跟他们玩,但是他们都想跟我玩,还有个男孩子说我漂亮,天天跟在我后面,我不喜欢。只有他跟别人不一样,他不幼稚。”
家长:“你就觉得他不幼稚,所以对他比较感兴趣,是吗?”
谧宝:“嗯。”
在幼儿园里,谧宝会比较注意这个跟自己同班的四岁小男孩,这个只对天上感兴趣,对地上不感兴趣的四岁小男孩。她并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在意什么。如果知道,她不介意送东西给他。
虽然谧宝根本送不了。
某天中午,老师让小朋友们准备午睡。谧宝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老师让干什么,她都会乖乖照做。老师让大家睡午觉,她便找到自己的小床,准备睡午觉。
她准备躺到自己小床上的时候,发现那个自己比较在意的四岁小男孩还在外面没有进来。咦,他不睡午觉吗?还在外面干什么?
谧宝跑了出去,站在这个四岁小男孩旁边。
“池逸川。”谧宝叫他名字。
这个正在外面望着天空的小男孩听到旁边有声音,不紧不慢地收回目光,看到的是跟自己同班的小女孩。小女孩正叫他的名字。
“干什么?”四岁小男孩问。
“你怎么还不进来睡午觉呀?老师叫睡午觉啦。”谧宝说。
“哦,马上了。”他依旧不带任何情绪,只是这么应。
小女孩谧宝像他一样抬起头看看天空,没发现有什么特别,天空就跟平常的一样。她实在看不出来池逸川在看什么,拉着他的胳膊往室内走。
这个四岁小孩被谧宝拉了回去。老师看到进来的两人,瞬间知道是怎么回事,夸谧宝真棒。谧宝很开心,但是池逸川却没有任何情感。
就算躺在了小床上,就算盖上了被子,就算闭上了眼睛,池逸川眼前依旧是天空的画面。是刚刚看到的画面。天空以及白云,还有一点从他这个角度往上看,看到的一些建筑的角角。
星星需要睡觉吗。星星不睡觉的时候在干什么,那月亮呢?他的心里装的全是这些。他的脑海里装着整片星空。
这是清醒的时候想的。只有睡着的时候,这些想法才被迫中断,才会做梦,才有可能梦见自己生活周遭的一切。爸爸妈妈,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们,幼儿园里的摇摇马、荡秋千、滑梯……
梦里的那些里都是彩色的,鲜艳的,真正生活里周遭一切的。但他实际惦念着的颜色,只有夜空以及星星的颜色。
哦,再加上棒棒糖。
池逸川。这是他的名字。那天上的星星叫什么名字?他很想认识星星们。可不可以让月亮当他的老师,星星当他的同学?
如果真的一直碰不到天上的星星,那么他会一直记挂着天上的星星。白天想,夜晚看,梦里见。
下午放学,小朋友们的家长来接自己的孩子。谧宝跟自己的家长走之前,特意用眼睛寻找了一圈池逸川。
“小谧宝,你干什么去?”谧宝的奶奶看到谧宝脱开妈妈的手,问孙女。
“我去跟同学说再见。”谧宝说完头也不回,直朝池逸川而去。
“池逸川!”谧宝蹦蹦跳跳朝那个小男孩过去,“我妈妈奶奶来接我了,我先走了哦,明天见,再见!”
池逸川静静坐在小椅子上,看着别处的眼睛收了回来,看向谧宝。
谧宝觉得池逸川是因为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了,而他的家长还没来接他,正伤心难过呢,便蹲在旁边耐心安慰:“川宝是不是在想妈妈呀?不过不要伤心,你的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哦!”
池逸川只是望着谧宝,一言不发。他心里什么事也没装,什么别的事也没想。对他来说,除了天上的星星,其他没什么好想。
但是对谧宝来说不一样。她认为池逸川不说话就是因为心情不好了,心情不好的原因就是他的爸爸妈妈还没来接他。所以谧宝想要安慰安慰他,若是叫她陪一陪池逸川,她绝对不会拒绝。
“你不要难过啦,我们都是乖宝宝!”谧宝说。语气就像对几个月大的婴儿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