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看起来初见成效了。我在内心给自己点了个赞,并接着往下忽悠:
“让我想想,你们的羊群在这个冬天冻死了至少三之一,其中杂色的比往年多得多,但右任王的羊群却活得不错;
“左邪王部下有两个小头目想投奔建川部,他们貌似认识一个姓狐的…”
“你怎么知道?!”领头的国字脸狄人脸色终于变了,他警惕地握着腰间短刀,我生怕这位往已经裂成两半的食案上再劈几刀。
“怎么知道的?呵呵呵…”我摆出了个一定很令人恼火的迷语人表情。
怎么知道的?当然是猜的啊!贺兰部现在这么困难,新单于上位没多久,气候又不作美,两部之间也没啥文化隔阂种族差异的,想投靠建川部的不说一万也有八千, “狐”又是他们的常见姓氏,我运气应该没这么差。至于羊…哪个狄人会闲到数哪种毛色的羊死得比往年多多少?而右任王家大业大条件好,死的羊肯定死得少…
人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时不时往这边看两眼。
我看着一个狄人摸出了营帐,没过一会儿又进来了,还俯在领头使者耳边窃窃私语。很快,这位使者的脸色变了。
哎呀,看来我猜得挺准。
等氛围发酵到一定程度了,我开始摆出一副给小孩讲恐怖故事的表情。
“算了,告诉你们也无妨…我大周下设五部暗卫,武艺高强,来去无影,组织严密,当初破汾城便有他们的功劳…不然从凉州之基业,汾城怎么会连一个月都没有撑到?”
可怜的凉州,已经被拉出来拉踩好几次了啊。没事儿,反正那些大垃圾又不会跳出来反对我。
不管他们信没信,反正这群狄人的态度已经好了不少。终于,那个浓眉大眼的国字脸首领试探性发问:
“既然你们大周实力这么强,为什么不直接灭了我们,反而缩在城里和我们谈条件?”
出于仁义道德啊…不过是在守住底线的同时能让自己有便宜占的那种。
176.姜意如
但直接说这种空话他们肯定不信,所以我要找点别的说辞。
我抿了口茶,努力凹出一副云淡风轻,隐世高人之态:
“唉,你们都是心直口快之人,我也不说面子话了。我徐远当初州富民强,但出于仁义和担当,自从攻下凉州后便不得不出大量财物资金去建设设施,剿灭军阀,处理遗留问题,直接导致徐远的百姓生活质量下降一大截。
“因此,治理难于打仗。
“贺兰部冬冷夏热无耕地,该有的基础设施一样没有,离得还远,若是攻打下来了,怕不是要消耗更多的钱?再说官员性命,管理建设,华夷矛盾又该是笔糊涂账…既然这样,为何不签订合作协议,开放互市?于你我都有利啊。”
嗯,感觉我说得全是歪理,还挺得了便宜又卖乖。
像某些”有钱使我痛苦“的气人贵族。
不过这群狄人居然真的觉得有道理。
“你说的有理。不过你们提出以粮换马,是不是在马匹供样应上有困难?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帮忙。 ”狄人使者开口。
好嘛,看起来是在关心我们,实际上则 是打听实力来了。看来果然没完全相信我的说辞。
若是我说“缺 ”,日后闹矛盾了,多半会在供应上做手脚吧?
我继续谁持高人形象。
我轻叹一声,开始继续装迷语人。
“唉,本来太守大人吩咐我,不要说出来的。可既然有人发问了 …”
我故意停顿了一下,狄人那边各个伸长耳朵,屏息凝神。
果然,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啊。
“其实我们并不缺战马,凉州不就是绝佳的产马地吗?比起索要马匹,我们更倾向于借此开展民间交流,维护边境稳定。但如果直接送粮,不就在表面上成了大周施舍给你们了吗?
“太守大人听说,贺兰部个个是好强的勇士,就像是草原上的狼群一样,恐怕受不了这种帮助,不如用“互市”的形式,反正多些战马对我们也没坏处,还能便利边境百姓…”
狄人使者纷纷交头接耳,半响后恍然大悟:“我们明白了,大周的心愿我们心领了!马上签字吧!从此之后, 只要粮食管够, 我贺兰部绝不再犯! ”
ps:有借鉴英宗归国的故事,不过自己又瞎编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