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复兴大周现在进行时 > 第52章 忙小忙大忙安邦

第52章 忙小忙大忙安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行试图念《五经》感化他们,但没用,于是中行换了《四书》,试图继续对牛弹琴。

被某些不法分子收买的土匪们哈哈大笑,用粗俗的语言骂了孔孟先贤与儒家典籍,并表示你再念百遍这些垃圾也没用。

于是六艺甚精的中行把他们揍了一顿后就自己城了。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中行回家后越想越气,于是写了篇文章记述这件事,他在里面把这群禽兽大骂一顿,并再三强调孔孟的神圣性。

这篇文章现在在兴和茶楼的评事墙上贴着,受众甚广。

不过大家更偏向它的故事性。

214.黄壹

为了切身体会币制改革并提供实际建议,我向沈昭写了申请书,决定在凉州多待会儿。

虽说沈政史不会种菜不会养鸡不懂做饭只会吃米,但总监大人的业务能力还是很

强的。

至少我现在买甜瓜只用付周钱就行,不用考虑货币的种类成色产家然后和卖瓜老板争半天了。

周钱推广好,买瓜省时不费脑。

而且按年度理论方针竹简的说法,统一货币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

我认同。

当初我住的这条街大家都习惯自产自销,就一个卖瓜的, 车破人垃脾气臭, 稍有不顺一阵吼;现在街上卖瓜的一波一波的,瓜甜人俊脾气好,争吵常道“行,行、好。”

当然,作为徐远驻外大司农,我认为我还是要稍微干点儿工作的——也许就是这句话让沈大总监同意了我的申请。

凉州这里沙层外沙层的地,再过十年也长不出和徐远一样的麦子,我再有能力也不会巫术,对这种情况自然束手无策。

所以,在我看来,还不如搞点儿特色产品,别一头撞死在传统款面饼上。

粮食方面,就继续种我和农部官员费尽心思从西域花大价钱买来还改良了一些的特色凉麦,再一代代优化——虽然它们是真的不如正常五谷好吃,但它们耐旱皮实呀;

经济作物嘛…我看小甜瓜就挺好,只要能解决品控和运输的问题,那么好吃的东西,不愁没买家。

决定了,重点就是以小甜瓜为主的凉州特色瓜果了!

我找来凉州那位存在感跟我比起来几乎为零的杨司农,和他商量了一下,准备以瓜果为卖点,打造个当地特色品牌。

一月后,凉州“凉记瓜果铺”开业,开张大红,人满为患。

哼哼,徐凉壹路旁,徐凉边境处,多亏我申请了这么优秀的地理位置。

我还特地给它写了标语呢:戈壁奇迹——凉州瓜果。”

虽说不管是甜瓜还是葡萄,它们都不长戈壁里,但没关系,意境到了就好。

便利的交通,平稳的社会环境,加上慧眼识珠的优秀官员——我是说我——总有一天,凉记铺子的分铺将开遍大江南北,那样即使我在徐远,也能经常吃到优质小甜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