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是,文十三娘脾气直率火爆,做事勤奋认真,是政务的一把好手;
不太众所周知的是,文十三娘喜欢吃甜的。
——刘仲何某天总结道。
1.
文十三确实喜欢吃甜的,当然,她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身为地地道道的贫民窟的孩子,文十三自小就是没什么资格抱怨饮食的,什么咸的辣的腥的馊的,只要不是臭得不能吃,她都是一同塞嘴里的。
反正在肚子里都一个样。她想。
但纵使她拥有如此丰富的在犄角旮旯吃百家饭的经验,她也极少吃到甜味。
那当然了,甜味对他们是多珍贵的东西啊,除了一些少见的、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也就只有杂馒头能带来点儿了吧?
所以在安全的情况下,文十三吃馒头很慢,她很喜欢把馒头嚼到软烂后口腔里的那一丝丝甜味。
2.
但其实小时候的文十三是吃过糖的。
文十三不能上学,但她很喜欢学校,只要一有空,她就缩在学校低矮的窗沿或者围栏下面听课。
学校——严格来说是私塾的老先生刚开始是想赶她走的,毕竟文十三又没钱交学费,穿着打扮还影响学校风貌。
但她聪明,学得比不少子弟认真,最重要的是还锲而不舍,今天在这儿被抓了明天就换个地方偷听,久而久之还真懂了不少东西。
到后来,老先生服气了,自认这孩子有毅力,也就默认了自己有这么个编外学生,甚至在一次课后意图明显地往墙角的草丛里扔了册旧教材——该教材精准地砸中了文十三娘,并成功让她发出了一声“哎呦”。
老先生背着手直着身,看也不看草丛,拿捏着严肃的腔调:“整日在这等地方,岂不是误我名声!成何体统!明日你也不必待在此处了,来教室吧。”
3.
就这样,文十三成了私塾——或者说学校的编外学生。
文十三没钱,打扮又土又破,还是少有的女孩,学校里的子弟自然有嘲笑她的。
但文十三是什么人呀,口才挺好还略懂拳脚,谁想欺负她,那简直是自取其辱。
在第十一次因“随意把同学打骂哭”而被老先生痛骂后,文十三成功闻名全校,成了“那个绝对不能惹的女孩”,成功站稳脚跟。
但遗憾的是,六街七道的学校是不管饭的。
校内子弟虽然条件比文十三好得多,但也不会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学校自然算不上有钱,管饭这种事也是不用想。
所以哪怕有学上,文十三的常态还是饥一顿饱一顿,腥一顿馊一顿。
4.
但凡事都有特例。
比如某年新年前夕,老先生上完课并没有走,而是从布兜里掏出几块自家做的麦芽糖——哪怕以老先生的家境,也只有过年的时候会想着做些糖吃。
老先生把糖分给了学生们,糖不多,每个人只有小小一块儿,但也足以引起大家的惊呼。
说实话,以文十三娘现在的眼光来说,这糖并不精致,甚至可以说是粗糙,上面还沾着些灰尘,怎么看怎么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