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注脚 > 第104章 台词本

第104章 台词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没听错吧?

刚把朴主厨从旧事里拎出来,怎么这会儿又要戳人家肺管子?

井旬当然不理解这种做法,上次可以当成朴晚作为馆内在展人员,履行合同保护;可这要是再一提,和落井下石有什么差别?

况且馆里关于这个朴主厨风言风语不少,不久前还见夜露外送过来,这会儿是...

闹掰了?有仇?

扯什么呀,她俩根本八竿子打不着呀...

那干嘛来来回回就可着一把刀磨人,况且那把刀也不干净。

“嗯?”程莫霄在此时抬头,“有什么问题吗?”

“馆长,这提旧事不太好吧,而且那帮粉丝都特激进,咱们也没必要...”井助理如实开口相问,困惑的情绪清晰可见。

-没必要招惹“饭圈”。

近期海外时有激进人士闯入美术馆进行破坏的新闻,尽管肇事者最终被绳之以法,可造成的损失还是难以弥补。

若真惹到一些行为失控的偏激分子,与馆内陈列相较,硬件设施返本复原的修缮环节更将是个大问题。

这种易上升的概率谁都不想踩中。

既然有先例,惹不起,总能躲得起。

办公桌后的人状似思量,“是吗...?”

威压就着短暂的沉默悄然腾起。

程莫霄又视线下敛,神色这才回归温缓,又说。

“那你们看着处理,能和清水撇清关系就行。”

馆长素来低调,对外界风言风语向来少有关注,既然能明牌指示到这份上,想必彼此间情分已然臻于极限。

井旬无法体会当下程莫霄的心情,却能感受到缠绕在空气里的低气压又沉了几分。

清水是协会型美术馆,不能掺和这种进说东道西的事情里来。

馆长恰恰在为这个底线忧心...

而她这个助理的职责就是要为程莫霄解决问题。

“好。”井旬工作稳重靠谱,既然开口允下,也自然能将事情办妥,“那我先去处理了。”

“嗯,去吧。”

人声渐远,程莫霄来回摩挲笔杆上细腻的网格纹理,目光定格在空气中的虚无一处。

不牵扯清水,这是她的私事。

...

朴晚的此次参与录制的综艺不仅肩负着宣传当地旅游的使命,还受到资方初始意愿的驱动,因此其中的一些小环节拥有预定走向也就不足为奇。

任务设定上,嘉宾们需要通力协作,来完成节目组设定的经营挑战。

酒馆菜单以下酒菜为主,席间体味人间的浮浮沉沉,再从滨城独特的夜生活饮食文化切入到老生常谈的情绪贩卖。

温馨,温情,温暖。

上头一再强调,人文部分最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能参演进来的嘉宾生活和经历早已脱离了普通人的日常,角度不同,有什么好共鸣的...

让观众“同情”荧幕里的“非凡”困扰,还是要他们“品味”荧幕前的“平凡”人生?

朴晚对着云里雾里又高高在上的加粗文字,疑窦丛生。

至于拍摄方面也讲求“主次”清晰,制作团队大致勾勒了节目流程的关键节点,镜头设计起初围绕着早几位参与嘉宾展开,力求达到既定效果与自由发挥的平衡。

鉴于朴晚本身有MNF同行官这层身份,所以拿到提要的同时,还额外得到一份MNF预先审好的台本。

只是即便层层审核,作为酒馆已定的经理角色,她的“工作”内容并没有什么先人一步的特别安排,除了一连串明晃晃的「待定」。

越「待定」,越让人觉得暗生焦虑。

这自由度一高,不就更容易被拎着放大镜分析了嘛...

朴晚兴趣缺缺地合上给来的纸质内容,配着收工许久不绝耳的叮叮当当,她撑着额角不免想起昨晚的事。

修罗厨房是一档风靡多年的餐饮文化类节目,本着“美食无国界”的宗旨在各大洲均有分站制作,季数不多,反响极佳,又因其独特的抽签竞技环节,使得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行业内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嘉宾与选手在节目中的定位不同,不论常驻还是飞行嘉宾均分配了展示环节,需要主厨从庞大的菜品库中随机抽取菜品进行现场制作,虽非直播,但展示核心实力的抽签的机会只有一次。

而为了确保嘉宾专业性和节目质量,哪怕是知名主厨前去应征,仍要同时满足相关学院的专业背景和星级餐厅的工作经验两项硬性条件,筛选要求可以说是极为严格。

很显然,这样外来的规则不适用于本土环境。

于是制作方在早年引进后反行其道,在对外扬言「没人比团队更懂吃货爱看什么」后,就对节目进行了全方位的魔改——

不仅大刀阔斧将赛制变为“大师收徒”的带队模式,还同时加入了博眼球的奇人“踢馆”环节,既不去弘扬背后文化,又不注重创新,反而在“尊师重道”过分纠结,比谁情意朴实、比谁拜师心切...

应该是剪辑团队里实习生惹的祸。

于是节目只一季就再无后续,堪称糊穿地心。

像某评分网站的“考古”锐评,看一大帮人乌泱泱地磕头念帖敬酒,还不如看跑到终点就能赢大冰箱的闯关节目有意思...

若不是MetroE昨日微博提及,大家尚且不知这档节目还有“逞妍斗色”的国际版,而朴晚也是今早才明晓这档节目居然也曾有过大幅改编的本土篇,彼此彼此。

她漫不经意地松了松脖子,从判评里敛回思绪。

尽管朴晚在快节奏的营销策略上步伐稍慢,经营自己方面也不甚敏锐,但经过一晚上的琢磨,高低能悟出点其中的名堂。

客观来说,费奇主厨的那道镜头前的无菜单表演不慌不乱,还加入了极具家乡特色的拉美元素,称得上修罗节目史上众多“高光创作”中的其一。

没记错的话,自己抽到的出场表演是个给定菜单,菜品历史悠久,本身就有诸多规范,既没有“无菜单”的灵活性可言,也缺乏“无菜单”所带来的个人色彩,却遵照着另一套行业标准。

更为苛刻,更为具体。

内行人知悉其间涉及的技巧并不重合,相较起来也没有任何意义。

那这被外行人拎出来的复刻,究竟算真心致敬前辈还是在隐晦挑事?

很难不让人揣测博文里是否藏着更深层的挑衅意图...

即便抛却个人怨念,朴晚对这条“地铁线”仍旧端拿不出半分欣赏,而事实上,她对这个人的了解甚少,几乎可以说是单方面“不认识”。

只记得好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把慰藉寄托在酒精上,工作日里高温高压总是失眠,休息时候求个一醉方休来解解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彼时那群狐朋狗友又酷爱私下攒局,一个人宅着是喝,一群人凑热闹也是喝。

她倒无所谓,问到头上便有心无心地随口允下。

酒友虽非同行,但喝酒只讲酒桌话,职业什么的,若对方不提当属于隐私话题,朴晚自己都不曾主动透露,自然没有强制别人交底的理由。

也就更无从得知,席间小庙,居然会藏着尊“惹不起”的大佛...

人的大脑最会筛别关键词,轻轻拨惹便能激活警报系统,而后触发不寻常的对症反馈。

一阵悬置在胸腔蓄势的呕欲突然发力,她鼻尖微皱,心念一紧,暗道适才再次拜服给旧事。

看来身体对不愿触及的禁区似乎还有着一套本能的应激反应...

朴晚周身笼着一股阴郁的煞气,缓神片刻才慢慢抬杯洇了口冰水。

玻璃杯许是在手中端握太久,连冰块也潜去踪迹,杯壁外沿原本冷凝的水珠尽数贴着指缘下坠,喝起来已经有趋近常温的架势。

夜露的收工任务早已告一段落,自己居然能对着零零散散的单据迷离良久...

朴晚不免对自己日益精进的走神本领心生出几分无奈来。

窗外弥天焰色,傍晚未到,火烧云先行。

她无意再给曾经铺去好多条轨枕的“地铁线”分去出半点心思,也不想关注昨日博文的后续风向,既然程莫霄都说要她按兵不动,照做便好。

毕竟这次确实没提到自己。

朴晚轻手点了两下手机暗屏,又将视线瞥去窗外,就着满玻璃入目的红,手机亮了片刻又灭。

该说不说,这个时段天色属实有些暧昧,明明未抵下班时刻,却已经提前步入暮色渲染的朦胧。

只是...

只是她不太喜欢黄昏。

孤孤单单的。

想着念着,朴晚再度摁开屏幕。

...

清水当日不仅馆长来得奇早,涉及到馆庆安排的组会居然也从午休结束一直开到了临近傍晚,跟犯了天条似的。

与其说是开会,倒不如说是针对程莫霄的高强度试炼更为贴切。

哦不严谨,还要算上井旬和各部门同坐的主管。

与会人员轮番汇报手头馆庆事宜的相关进度,从公共关系到策展部门,从市场营销到运营行政,几乎除了换班的保安岗,凡是能沾上边的人都去会议室签了个到。

大到整体方向的统筹规划,小到细节流程的严密把控,馆长都要事无巨细地过一遍。

去年也没这么大阵仗呀?

照这个重视程度下来...

井旬歪了歪嘴,默默把流程两个字的字号调大了四倍。

很容易累死人的。

遵照平日惯例,各小组会将工作汇总给部门主管,然后由主管进行整合提报,一些芝麻大的屁事兴许在组内会上都不提,今天居然在这儿听了个详尽无遗。

虽说清水结构倾向扁平,但哪有这样盯进度的?

然则快累死的不止在场几欲昏睡的各位,还有——

她偷瞄了一眼程莫霄。

嗯?

风轻云淡,一派温和优雅,好像还有几分随意在其中。

能低头抿下一口水,再似是不经意地反馈出倒推节点中的纰漏。

“印刷打版和你前两页的物料宣传挨太紧了。”只听见程莫霄笑意盈盈地顿了片刻,又提。

“万一印刷效果不好呢?”

不仅无觉疲惫,甚至还能在这种连组长都会忽略的细枝末节上神思清明。

活像个开会机器人。

众人甩去困意,免不了跟着绷上一口气。

程莫霄嘛...狠是真的狠,快也是真的快。

只一下午,待各部门成员结束汇报不久,一屋子人便能在她的牵头下商榷出对应的执行方向。

主题上呼应去年跨界展的核心概念【水的格律】,以彼时做展的物料拼图为线索,拼成一幅完整的意向画面——

水。

清水。

水的格律。

清水的格律。

八枚拼图块,全是女孩子。

大家没什么异议。

尔后经短暂的磋商,当日的工坊课题选定为「现代艺术中的修复环节」,旨在向参观者展示非年代艺术品的修复过程,应邀来现场授课的嘉宾也是此前跨界展中的一位女性修复专家。

现代艺术的价值虽不及古画名作,但由于使用了非传统材料,其修复工作也颇具挑战,这次馆内将配合嘉宾,除了通过授课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现代修复的多样操作外,同时还现场提供X射线荧光仪和小型光谱分析工具,方便学习识别颜料中藏匿的化学结构。

以往的修复工作重心都在“古”艺术品上,还常要隔着玻璃间观摩,而此次工坊罕见地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总得来说,噱头和教育科普性都少有。

至于其中更深层的技术环节,平日不多见,含金量可想而知...

众人也没有什么异议。

尽管开会环节高度压缩,听久了不免让人感觉头昏脑胀,但好在程莫霄不拖沓,极少有因为场面话太多拖延节奏的时候,大方向既已定,其余琐细决策也就相对简单许多。

演说仍在继续,也即将接近尾声。

天不知何时起被镀上一层鲜明的橙红,会议室卡在昏暗和暮色的交界,只亮着一盏投影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