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杜翠兰紧咬着嘴唇:“我,我以为叔父婶婶们这回对我和良辰好,是心疼我们没了父母。可没想他们却打着卖我的主意!”
姚姜一笑:“这事就这么过了。我过两日给你找些猪仔鸡仔。我找来的猪仔必定比你从前养过的都好,等你养好了,我们再做成菜饭卖出。家中的日子必定会越来越好!”
杜翠兰点头:“嫂嫂只管把鸡和猪交给我,我必定把它们喂肥养胖!”
隔天清晨,姚姜便在家中院内挖了一片方塘。
方塘不大仅半尺深,杜翠兰不解:“嫂嫂,家中有菜地,为何还要院中也挖块菜地?”
姚姜:“此间种的庄稼蔬菜不能种在菜地里,是我们独有的。咱们烧猪肉用的香料,就不能让别人得到。”
杜翠兰恍然大悟:“那些种子是嫂嫂偷偷带来的嫁妆么?”
姚姜一愣,却觉这个答案最合理,当即点头:“对,是我悄悄带来的嫁妆。”
杜翠兰:“嫂嫂,我会帮手浇水施肥的。会有人来偷么?咱们养只狗看家护院吧!咱家有狸奴,可狸奴不防贼。”
姚姜看了看后院:“明日找人把围墙加高,再修厚实些,再养只狗。等我的香料种子种下后,我们再在后院挖一块鱼塘养鱼。”
杜翠兰奇异地看着姚姜:“嫂嫂,我们村里有三条河,鱼虾极多,还要挖鱼塘么?”
“此鱼非彼鱼,”姚姜想了想:“等我找到了鱼苗,你就知晓不同了。”
杜翠兰倒也聪明:“嫂嫂,稀奇少见的鱼儿也不能让人知晓。我会嘱咐良辰别多话的。”
两日后的中午,姚姜去自家的三亩田地取了土样返回家中。
一进院门就见莫五媳妇正带着杜翠兰与两个女儿在院中和泥。
看到姚姜进来,莫五媳妇笑着迎上来:“翠兰说你家修缮围墙,我们前来帮手。将围墙修得结结实实。”
莫五媳妇的笑容淳朴憨厚,姚姜甚是感激:“多谢五叔和婶婶。”
看着手中的土样,她心中一动:“婶婶,将要春耕,我有肥田的好种子,我们先肥田吧。”
莫五媳妇算了算日子:“等天气再暖和些。”
姚姜:“明日便肥田。我们肥田三到四次,今秋的收入会好许多。”
莫五媳妇看着她:“姜姜,肥田的庄稼种下去也要十来日才发芽,长到可以肥田也得近一月,你还想肥三四次?”
翌日,姚姜来到莫五家:“婶婶,你家肥田的豆种我备好了。咱们这便去种下。”
莫五媳妇惊异,但架不住姚姜硬拖着她往田里云,便跟着来了。
两家的田亩菜地都紧挨着,来到田边,姚姜将一包绿豆交给莫五媳妇:“婶婶,这包豆种肥这块田,可别洒错了。”
莫五媳妇惊异:“你这豆种还认田地?”
姚姜点头:“每亩田地都会有些微不同,肥田所需的良种也会有差异,不仅数目各不相同,所用的豆种也有差异,别弄混了。”
莫五媳妇看向手中的豆种:“同为绿豆还有不同?”
姚姜笑了:“婶婶,有的豆种豆苗强壮,有的则是根系强大,还有的豆荚肥大,自然不同。”
莫五媳妇看着她:“你的话可真是新鲜。行,听你的。”
这时还未到春耕,乡邻都还猫在家中,田间中仅有姚姜与莫五媳妇。
姚姜:“婶婶,我肥田的绿豆乃是良种,今日种下明日便会冒芽,五日后结荚,七八日便能收获。收获后再换种别的豆种,依旧是快长快熟,春耕前能肥田四次。”
莫五媳妇惊异之极:“姜姜,你说的话好生奇异,你可是病了,”
姚姜微笑:“婶婶,你和五叔帮我家许多,我感激你们,希望你们年底多些收获。你试过便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