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喝了口茶:“再过一月,棉桃便能采摘。我得去找出纺织棉线的机子的图样,请工匠来按图打造。”
她叹了口气:“这事我想了几回,但一转身便忘了。”
刘嬷嬷微笑:“夫人如今是双身子,极费心神,夫人精力不济也是常情,就是不记事的。待小人儿落了地,夫人也还得有二年不记事呢。有事只管吩咐,我们给夫人记着。”
在陆家与卫家这样的人家,年长的跟随长辈的嬷嬷不仅有权管家,还能管她与卫骏驰。
何况刘、冯二位嬷嬷从前便照料过卫骏驰,与长辈也差不多,姚姜对她们格外小心。
但两位嬷嬷来到后,将她与卫骏驰一同照料,家中被她们打理得极好,活计分派得清清楚楚,轮流跟随姚姜出门,还按着张全的指点给姚姜做吃食,细心揣度她的喜好,每次都将数种吃食一并送到姚姜面前。
姚姜觉得这些事让她们太费心神,她们都笑着道:“只要能让夫人吃得好些,能多吃两口,怎样费心都不为过。”
二位嬷嬷闲时还做针线:“夫人生产后的衣裳及小人儿的衣裳要多才好,才换得过来,这点活计我们做得过来。夫人快别操心了,好生养着。”
姚姜查看农庄时,跟随的嬷嬷也会跟随着四下里细看。
家中诸事被二位嬷嬷打理得妥帖,对再招和琼叶都管得甚严,但对了姚姜很是关爱,连劝慰也是轻言细语,真如多了两位体贴的长辈。
姚姜与她们相处了这些日子,甚是和谐。
忽然再招与琼叶都对着数位向此间而来的人看去,姚姜也张了一眼,禁不住一笑:“别看了。”
汪秀芝正背着小山向着棉田而来,她身后跟着两名苦役和一名身着粗布衣的男子。
汪秀芝为小孤城农庄管事,身边跟一名或数名兵士都不奇异。
姚姜身边也时常跟着许多兵士,听她讲解苗稼和培育良种的细微之处。
但才听到有人向汪秀芝提亲,被如“赶猪”一般赶出来,这时跟在她身后的人就让众人格外关注。
偏生汪秀芝正一脸不快,她见这边众人看着她,便冷着脸对那男子说了句话,并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再招与琼叶早已乖觉地转过头来,但她们面上的微笑没掩住。
姚姜还见田间兵士也鬼鬼祟祟地向汪娘子看去,知晓昨日的事早已传开了,那跟在汪秀芝身后一脸憨笑的男子应当便是吴淼。
见到吴淼,姚姜只觉得似曾相识。
想了片刻,她想起来了,吴淼曾在归雁城外的大营驻扎过,也在定国寺外的农庄帮过手,更是她来到小孤城时最先认出她来的兵士。
实则如今汪秀芝身边也跟着数人,她背着小山,跟在身边的两名苦役说着话‘边向着这边而来。
也许是知晓了吴淼提亲,这时姚姜竟觉汪秀芝对吴淼横眉竖眼,一脸的挑剔与不快!
汪秀芝来到面前:“卫夫人今日来得早。”
姚姜微笑:“我来看上一看,算计棉花采摘。你不用管我。”
汪秀芝“嗯”了一声,便要进入棉田。
刘嬷嬷上前一步:“汪娘子,这田中枝枝桠桠的,当心划了你家小哥的脸,将你家小哥交与我们帮你看着。”
汪秀芝也不客气,当即解下了背上的小山,再招已上去抱过来逗他玩耍。
汪秀芝挽起衣袖进入棉田查看,跟着她的兵士也纷纷跟入田中,只有吴淼没即刻下去,而是来对着姚姜行了个礼。
姚姜还未出声,汪秀芝的话声已传来:“卫夫人正歇息,你不要去打扰!”
她语气生硬,吴淼本要招呼,一听这话当即笑道:“是。”
他对着姚姜拱了拱手,跟进棉田去了。
因两年以上的兵士返乡,兵心涣散,雷远迈与卫骏驰七月便决定办中秋演武。赢者各有彩头。
花红与彩头由卫骏驰与雷迈远所出。
彩头除却新做的棉衣,还有各种吃食,甚而有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