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思燕:“你都不知腹中的是男儿还是女儿,就打上这主意了?”
正说笑间,高月娥来到。
高月娥衣着大方齐整,发髻蝴蝶金簪上的蝶翅轻轻晃动,甚是耀眼。
她对姚姜行了礼,取出一只木匣递来:“恭喜卫家小姐百日,只可惜小姐百日的正日子我们去不到,但我们也很为小姐高兴,这是灶间与农场诸人一同送与卫家小姐的见面礼。”
姚姜愣得一愣:“这我可不能收。你们辛辛苦苦只能挣得下些许银钱,不必做这些虚礼。”
高月娥一笑,将木匣揭开,内里是一对银镯。
“这是灶间与农庄中的众人一同打制的。每人只出了二十文钱,你必得收下。”
高月娥郑重地道:“我知晓你不欲大伙儿送礼。大伙儿为了这礼,头都要想破了,送的物件都想了无数。你家的小姐必定不缺这些小物件,但这是大伙儿的心意,又是我们力所能及,你硬要拒绝只会伤了大伙儿的心。”
苗桂君叹道:“也就是你家的小人儿才能收到这样的礼了。咦,这银镯上还刻了字。”
她拿起来细看:“不是经文也不是祝贺字句。这些字没甚意思呀。”
高月娥:“我们每人自各人的名字中取出一字镌在镯子上,是众人祝福护佑之意。我问过无方大师,大师说甚好,我便让银楼这么做了。”
乔思燕轻拍着怀中的小娃娃,将她藕节般的小手递向高月娥。
看着高月娥将那对银镯拢在玉珑的小手臂上,叹道:“姜姜,这心意可真重,你真不能推却。幸而我们送的不是镯子,便是赤金镯也比不过这银镯的情义。咱们小玉珑戴上可真好看。”
回到归雁城次日,卫骏驰与姚姜带着女儿去定国寺拜了先祖牌位,而后拜见无方大师。
无方大师给小玉珑祝福后微笑:“小姐将来必定福寿双全。”
玉珑有两位嬷嬷照料,再招与琼叶也时常逗哄,但姚姜与卫骏驰也甚是喜爱这个女儿,时常亲手照料。
只是二位嬷嬷与再招琼叶都不让她操劳,每次都将白嫩喷香的玉珑送到她面前,小玉珑一便溺,她们便接手去清理照管了。
卫骏驰还能帮得上手清理一二,他耳音甚好,半夜里听到玉珑啼哭他会即刻便醒来,起身去问询。
且他极喜欢抱着女儿玩耍,时常逗得女儿欢笑不止,姚姜简直插不进去手。
刘嬷嬷笑道:“夫人生产后身子受损,本就该好生将养。若还有这许多杂事让夫人操劳,便是我们做得不好,该去太夫人处领责罚。”
姚姜:“我只想抱抱她。”
冯嬷嬷:“夫人虽已出了百日,但玉姐儿强健,夫人抱久了手臂也会疼痛,说不好会落下病根。”
卫骏驰抱着女儿凑过来:“我抱着,夫人逗她玩耍。看,她笑了。”
再回到归雁城,姚姜也极少过问农庄中事。
但凡她去到,农庄中忙碌的兵士便会采摘新鲜的瓜果洗净切好送来:“卫夫人尝尝味儿可还好。”
不管农庄杂事再看农庄,便是鱼鸭丰美,瓜果飘香的田园。
五月,北疆的武官陆续接到返京的堪合,开始返回京城。
刘秉渊接到朝廷的召回堪合,乔思燕即刻来见姚姜:“姜姜,卫千户可接到返京的文书了?”
姚姜:“还没接到。刘百夫长接到堪合了?”
乔思燕点头,神情沮丧:“我们于三日后启程,我还想着若卫千户也被朝廷召回,我们能一同返京,路上多么开心。”
姚姜微笑:“朝廷召武官回京时也要思虑着北疆的安危,因此不会让我们一同回京。你们先回去,将来我们在京城相见。”
乔思燕叹了口气:“我就担心卫千户带着你们返京时,我与夫君已被派往外郡赴任,难以相见。”
姚姜:“你与刘百夫长去外郡赴任是真正的好前程,得开开心心的去。我们回到京城也未必就在京城,将来有的是见面的时机。咱们不是还要合伙做生意么?你们去到了任上,我来寻你。”
乔思燕眼睛一亮:“对对,我这两日忙碌,将这事都抛之脑后了。我们在京城见不上,就在我夫君任上相见吧。”
她向在门外的秋霜与秀杏看了看,压低了话声:“秋霜的亲事已定下了,是大营的步兵头领。虽是贫家子弟,但也是有战功的,来向我夫君请求娶她为妻。我问过秋霜,她愿意。我已让家中给秋霜去办身份文书,消除她的奴籍,回去就收为义妹,正儿八经出嫁。秀杏也有十夫长来求娶,我还是依着你从前所教,由她自行择选,她还在思虑考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