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之四周更本没有参照物,更是难以进行分辨。
伏令年的神识扩散开来,将队伍笼罩在其中。
然而,她的神识扩散的距离是有限的,她无法将整个秘境都笼罩在神识之中,自然也难以依靠神识辨路。
四周依旧静悄悄的,却并不让人感到宁静。
其实在最初,伏令年内心便有些疑惑。
秘境之内,是无人之境。按常理来说,应存在不少的妖兽。
可直到如今,别说妖兽,即使是妖兽的皮毛,他们也未曾见着。
事出反常必有妖,伏令年心中始终有种预感,危险近在咫尺。
无法借助天象识路,便只能依靠自身。
作为半个符修的伏令年习过一些卜术的皮毛,能够一定程度上寻路。
然而,她却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施行卜术。
这么想着,伏令年几人的目光默契地落到了队伍中唯一一个器修的身上。
器修是个身材中等,有些微胖的姑娘。
她长相偏向甜美可爱,有着一双与其余五官不太契合的柳叶眼。
伏令年印象中,拥有柳叶眼的女子,通常都予人孤清之感——例如从前在外门的蒋师姐和从承言记忆中的杜娘。
“你们星机阁不是擅长卜术?”温季才期待地问道。
器修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有些无奈地道:“我是器修啊…你们昆仑宗也有医修丹修和符修,你们会炼丹制药和制符吗?”
还真就什么都会一点的伏令年一脸真诚:“我可以学。”
高墨贤:“略懂。”
“一门通,百门通。”温季才赞成道。
器修:“……”拜托,这是想通就能通的吗。
“哼。”一旁的丹修有些不耐,嘟囔了一声:“胡闹。”
他已是金丹中期,却被分配到全是金丹初期修士的队伍内,本来便十分不喜。
就在他不耐的想要出言训斥之时,却见那器修沉默了一会,居然从储物空间内掏出了一本古籍似的事物。
古籍敞开,足有人长的书页上满是足以晃花人双眼的文字与图案。
器修翻动着书页,竟真是一副准备当场学习的模样。
丹修:?
你真学啊。
显然,在场之人都是认真的。
当看见器修取出各种复杂器具开始组装之时,丹修更是眼前一黑,顿感小队前途无望。
伏令年蹲在一旁,和高墨贤一起围观着古籍上的内容。
器修沉浸于自己的制作中,也不在乎自己的书籍被剑修看了去。
身为懂一些门道的半个内行,伏令年不由得被书籍上的内容所吸引,一时间沉浸于其中。
制作机巧零件、组装法器于伏令年还很陌生。但其中蕴含的法阵,以及各法阵之间互嵌联动的技巧,却能让伏令年收获颇多。
阵眼如星斗,环环扣相生。
既要能够推动运行星运卜算,又要保持足够小的体积,以便刻印于法器之上。
伏令年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星机阁此种“炼器”的方式。
先前她通过系统所学习的炼器,只是粗层的锻器法门。
在此基础上,炼器又分出两个分支。
一是如星机阁般刻印符咒阵法所制的法器,二是如断岳殿般以灵力浸润,以外力打磨制作法器。
昆仑宗内的玄泽峰的器修,也是以第二种方式炼器的
沉浸于书中内容时,古语言所组成的符咒似乎都有了灵性。它们宛若流水,又似游龙,在泛黄的书页上蜿蜒着、飞舞着。
伏令年在脑海中想象着符咒的一笔一画,推算着其运作的模式。
温季才和从承言两位剑修对符咒一窍不通,光是看着那繁杂的古语言都想要打瞌睡。自然无法理解伏令年的感受。
不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虽然他们什么都不懂,但这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也跟着蹲在一旁围观看热闹。
阿九则也有样学样,蹲在伏令年身旁,视线却明显并未往书籍上瞧。
她眼眸低垂,注视着枯枝下爬行的蚁虫。
“一门通,百门通。”并非是玩笑之语。
更准确来说,星机阁的卜修、符修以及器修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无论修行何种路子,其中根本终要归于符咒法阵。
器修虽然不擅行卜术,却能制作出用于寻路的法器。
待将原理研究清楚,器修两手一张,便当着众人的面制作起法器。
她十指灵巧转动,法器在她手中逐渐成型。
眼见着胜利在望,伏令年却突然从沉醉中挣脱出来。
扩散在四周的神识有所触动,这是危险将要来临的征兆。
灵力集中至五官,五感顿时变得尤为敏锐。
方圆百里的声音齐齐汇入耳中,枝叶抽条生长、枯枝败叶飘落、气流吹拂身侧……在各种声音之中,伏令年分辨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动静。
似乎有什么事物在地面爬行,发出轻微的沙沙响动。
伏令年环顾四周,忽的悚然一惊。
周遭地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道令人头皮发麻的蜿蜒游动的身躯。在微薄的阳光下,它们的身躯反射着微光,仿佛是一道道诡异的光影。
如虫如蛇,状似蜈蚣。
而那发出古怪声响的,正是它们的千百只细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