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伏玉面露不解。
竺晏闻言停下,众人视线投向白榆。
白榆:“……是我徒弟。”
伏玉了然,感觉这里不需要自己便顺势从后门出去。江崇回大堂。白榆低头找寻空盆,竺晏走过来:“师父,你回去歇着就好,这里交给我。”
白榆又将他打量了一遍,片刻后道:“我去给你收拾间屋子。”
“多谢师父。”
白榆:……
她回到大堂,将竺晏散开的包裹收起来。
“你怎么会有徒弟?”江崇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白榆提了许久的心此刻终于落下来,把竺晏行李中的二胡拿出来晃给他看,道:“我原先在江湖卖艺时是拉二胡的,有次遇上他了,见他无父无母便收为徒弟,想着教他门手艺好让他日后讨生活。”
“你还教了他剑法?”
江崇早就看见了被包得严严实实的两把剑。白榆心头一惊,面上镇静:“我不会武,如何能教?在我收下他没多久他就被人看上,我问过他后就送他离开了,许是跟那老头学的。”
江崇若有所思,白榆已经收好包裹,趁他不备迅速带着东西上了二楼,选了间离自己屋子比较近的房间进去,把东西放到桌上,而后开始清扫屋子。
待里里外外都干净了,她坐到桌前,将包裹打开,把其中一柄剑抽出来。那是一柄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剑,其上还挂着红色剑穗,颜色有些旧了,剑身照出白榆的脸。
几年过去,没想到还能再见到它,白榆心中五味杂陈,珍惜地摸上剑柄。
“师父。”竺晏倚在门边,将脑袋探进来。
此时只有他们师徒二人,白榆沉下脸,冷声道:“过来。”
竺晏磨磨蹭蹭地挪过来,不等白榆说话就率先认错:“师父,我错了。”
她一堆训斥的话没了地方发挥,只能哑着看他。
竺晏蹲下来凑到她膝盖上,如往日在山上时一般,他下巴虚虚靠上去,睁大眼睛看她:“师父,你不想看见我吗?”
竺晏生得一双桃花眼,本就是双看着情深的眼睛,如今在他刻意之下更显可怜。白榆恍若看见了几年前那个只会巴巴跟着自己身后的小可怜,此时她也不忍再训,便轻轻地敲了下他脑袋。
她思虑片刻,认为还是先串口供比较重要,关于下山的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再说,但竺晏的身份今日他们肯定是都要问一回的,这可不能出差错。
白榆将方才与江崇说的一番话又给他说了一遍,末了再确认一遍:“都记住了吗?”
竺晏:“师父放心,我都明白了。”
“这就好。”白榆点头,同时再脑中想想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
竺晏起身把包裹里的衣裳放到柜中:“师父,我带的衣裳不够穿。”
“明日带你去做几套。”白榆随口答道,她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竺晏之前扑火弄了一身的灰,将外裳换了后又把头发散了,再用梳子疏通。
白榆一抬头,就看见他歪着脑袋,发及脚腕,空中还飘着些灰白色的灰烬,应是方才不慎沾上的。
“你头发怎么这么长?”白榆难以置信。
她记得她下山时竺晏头发才到膝盖才是。
虽然当朝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说,但也很少有人会留这么长的头发,更不用说他们这些“江湖人士”,头发太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会影响出招的。
竺晏将脑后的头发扒拉道胸前,摇头叹气:“师父,师祖的手艺你也不是不知道。”
白榆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鸡窝头,顿时理解了。
他走到白榆面前坐下,将梳子和厚厚的一摞头发放到她手中:“麻烦师父了。”
白榆把梳子推回去:“还是你自己来吧。”
虽说已经在这生活了二十几年,但白榆并没有学会梳发髻的手艺,她的梳发方法只有一个——团啊团后拿簪子一插,一个发型就好了。
好在其他人也都只会一个发型,所以她在里面并不突出。
竺晏面露遗憾,但已经熟练地梳上去了,前面一大半被梳成发髻,余下的散在身后,发冠正好能带上。
“你是跟谁学的梳发?”白榆问他。
她和老头子都不会梳发髻,此外山上只有梅神医会偶尔过去,但梅神医也是个不会梳头发的,那竺晏是跟谁学的?
总不可能是他自己原来就会,白榆心想,她还记得竺晏当年每天都要过来让她编辫子呢。
那时竺晏刚上山,每日一起床就是拿着把梳子过来找她,她再给他编个大辫子,然后把辫子一团,钗子一插,这就是竺晏的发型了。
竺晏面上有一瞬怔愣,随即笑道:“我自学的。”
白榆点头,谈起一开始的问题:“你怎么下山了,你师祖知道这事吗?”
竺晏脸上的笑逐渐勉强起来,就在他纠结是将这事搪塞过去还是如实承认的时候,听见于老叫他的声音。
“师父,我先去看看于老那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了,下次有机会再和你说。”言罢,他匆匆忙忙跑出去。
白榆见状心里明白大半,只怕她这徒弟是瞒着老头子悄悄溜下山的,但她心中还是不解,他这么急着下山,到底是为什么?
莫非近日江湖上出了什么事?
可若真是如此,那也犯不着特地来见自己一趟。
白榆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