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69章 高句丽递信求议和 李义府慷慨鸣不平

第169章 高句丽递信求议和 李义府慷慨鸣不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孙无忌说的合情合理,也是事实,但刚刚才赢一场的李治哪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他只知道应该乘胜追击,并且从一开始长孙无忌就在阻拦他打战,现在自己打赢了长孙无忌还是这样阻拦,就是会跟自己唱反调呗?是不是见不得自己打胜仗?

这样本来是一个心情好好的朝会李治又是被长孙无忌气的下朝,朝会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切事宜在高句丽使臣到来之后再说,要看高句丽的态度再决定大唐的态度,毕竟没有伸手打笑脸人的道理。

李治下朝之后又是对如意诉说着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对自己的无理,还有自己想要继续打这一战的想法,如意只能再劝李治:“陛下,你我都是不懂行伍之事,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既然陛下难以决断那就可以问一问苏定方将军,毕竟现在苏定方将军身在前线,他更明白自己的处境。”

李治在如意的规劝之下也明白她说的有道理,于是赶紧书信一封让内卫赶紧为苏定方送过去。

几日之后苏定方的回信就送到了李治手中,苏定方在信中的意思大致类似于长孙无忌说的话,苏定方也认为这一战赢在大唐的出其不意和高句丽的轻敌,眼下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优势,如果当初不只是这一万人或许会有其他的选择,但现在已经没有,苏定方也认为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高句丽请和已经是最好的战果。

这又让李治一阵悔恨和懊恼,当初自己要派大军前往,还不是被长孙无忌等一众朝臣阻拦?所以最终错失了良机!

长孙无忌未尝没有后悔,他也没想到这一次真的会是机会,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不可能抓着不放。

这就是世事无常,渊盖苏文盛名在外,是太宗皇帝都要认可的对手,没想到李治这个小皇帝初生牛犊不怕虎真的敢对自己出兵,结果高句丽真的被苏定方击败,这生生打断了渊盖苏文想要吞并新罗、统一半岛的一口气,他敢对新罗动兵就是考虑到李治是个新皇帝,所以他敢欺幼,但现在李治表示自己并不“幼”,渊盖苏文也就不敢再把后背漏给李治。

长孙无忌也没想到苏定方真的会打赢这一战,这样阴差阳错之下渊盖苏文和长孙无忌这两位分别在大唐和高句丽足智多谋、权倾朝野的能臣反而被李治乱拳打的老师傅措手不及,渊盖苏文没预料到自己会输,长孙无忌没想到李治会赢,所以世事无常。

知道对高句丽一战已经事不可为,李治无奈之下只能等着高句丽使团前来请和,这都已经算是他战前想都不敢想的结果,如果没有得陇望蜀的想法这样的结果也不错。

本来事情到这里已经结束,没想到又有人站了出来,中书舍人李义府站出来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其他人还在好奇李义府想说什么,李治已经暗自得意。

李义府道:“皇上,因为臣最近发现了一些事。”

“李爱卿发现了何事?”

李义府道:“臣最近发现有些大臣在结党营私!”

李义府的话可把很多人吓了一跳,结党营私可不是小罪,李义府是怎么敢说出来的。

李治也装作被吓一跳,:“李爱卿快细细说来。”

只见李义府认真的道:“皇上,前一段时间臣听闻有人把昭仪娘娘牵扯在这一战内,说是这一战如果战败就是昭仪娘娘的责任,这是臣万万都不能容忍的事情,这一战与娘娘何干?所以臣揭发此事。”李义府一副慷慨之势为武昭仪鸣不平。

李义府话音落不知道有多少人暗骂这个李义府臭不要脸,投机钻营,你之前就探听到这个消息你之前怎么不说?还不是现在看战打赢了出来抢功来了?讨好皇上来了?还口口声声说是揭发此事,这也算结党营私?这不是出卖大家吗?

李治只是借李义府的口揭开了此事,他可一直都没忘当初李义府的密报,现在经过李义府这么说开明明就是武昭仪吃了亏,自己不需要对武昭仪做出一定的补偿吗?

所以李治脸色一沉道:“确有此事吗?”

李义府义正言辞道:“皇上,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确有此事。”

李治道:“你可知是何人在结党营私?”

李义府:“这...”他不傻,他只是想要借机邀功,可不是想要得罪大臣们,所以犹豫一下道:“这,臣具体不知,只知道确有此事。”

其实具体是谁李治也并不是真的需要知道,他只是需要这件事是真的,让他有理由“补偿”武昭仪,于是李治问道:“李大人不知是谁,所以诸位大人可知晓此事?是否能站出来检举此事?还是说李大人所言为虚?”

李义府没有说出具体的人是谁就是不想为此撕破脸皮,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也就没有大臣想站出来拆李义府的台,皆是言“臣等不知”。

李治沉声道:“昭仪是朕的后宫,却被人居心叵测牵扯在战事的胜败上,这就是对昭仪的谤毁诬蔑,诸位大人以为如何补偿昭仪为善?”

这就是李义府给李治带来的惊喜,战前是惊,现在是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