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一天这里也会修路通到那边的大城市。”巴莫忽然想到什么,“不过,要不要和大家商量商量?”
“从前种粮食的时候我和他们闲聊,才知道大家也很想有一条路修出去。”谢之敏目光变远,“大儿子没有念书,小小年纪就去了铜矿干活,刘婶到现在还惋惜着,眼下镇子上的人越来越多,总不能让他们一辈子圈在这个偏远的地方。”
“那如果杂货铺生意没之前那么好了……”巴莫瞄了谢之敏一眼。
谢之敏失笑:“我又不靠卖东西生活,再说修路是好事,我要是因为人不来了就生气,那我大老远跑到那边是为了什么。”
巴莫听见这话笑了笑,他一撑地板从屋檐台阶上起身,拍着手上灰尘道:“风大了,进屋吧。”
这一晚没有闷闷的风声,谢之敏难得睡了个好觉。第二天醒来,阳光正好晒到脸上。
镇上的人果然少了许多,谢之敏到镇上时,看见有些人虽然还未完全病愈,但已经能出来走走了。
他们见到谢之敏还是离得远远的,怕传染给她,谢之敏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然后去了刘丽家。
刘丽的孙子虽然病好了,但还要休养很久。谢之敏到她家时,刘丽刚把孙子哄睡着。
“谢老板。”刘丽压低了声音和谢之敏打招呼,两人走到外面,谢之敏道:“刘婶,这次来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刘丽给谢之敏搬来椅子。“前些天我联系到人,可以帮我们修一条路通到附近的大城市,虽然之前我听你们提过想修路这件事,但修路毕竟是件大事,所以我还是想和你们商量商量,这条路,你们是不是真的愿意修。”
听谢之敏说完,刘丽的表情从震惊变成沉思。良久后她说:“已经定好了吗?”
“还没有。”谢之敏回,“如果你们不愿意,随时可以中止这个计划。”
刘丽想了想吗,道:“我等会和大家谈谈,明天告诉你我们的想法。”
谢之敏点点头,起身回家。
镇上居民的看法奇迹般地统一,第二天刘丽来告诉她结果时,巴莫都惊讶一下。
“大家盼着一条路太久了,都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不过谢老板,修路肯定花了你不少钱吧。”刘丽说完,从兜里拿出一个布包来,“这是大家一起商量出的钱,肯定不够,但是我们以后会赚钱补上的。”
“刘婶你这是干什么?”谢之敏从柜台走出来把钱推回去。
“谢老板,你帮了我们太多了,我们都没有好好感谢过你。”两人拉扯间,谢之敏竟发觉自己推不过刘婶,幸好最后巴莫帮忙,这包钱才塞回了刘丽兜里。
谢之敏送刘丽出去时,语重心长道:“修了路,以后你们买东西的机会就多很多了,外面东西贵,你们把钱留着,以后小孩还要念书呢。”
她说这话时,想起城市里动辄大几百的物价,不免担心。
等刘丽离开,谢之敏遥遥望向远方,悠悠道:“再过不久,就要有一条大路修过来了。”
巴莫也看向那边,仿佛此刻一条宽敞平坦的马路已经出现在荒野上,十年二十年后,或许这里也会出现高楼大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过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镇上的收成。
因为一次大病,粮食基本没人收了,果子也坏得掉在地上,挡风网被吹开一个大口,曾经娇嫩的鲜花蔫蔫挂在藤蔓上。
现在田地里一片百废俱兴的模样,谢之敏和巴莫来不及伤春悲秋,先帮忙把挡风网重新支起来。
中途谢之敏想到了什么,和巴莫道:“我想起来,那座城市的天气古怪得很,白天一点大风都没有,晚上却和我们这一样。”
巴莫闻言皱眉道:“难不成是他们有什么克制大风的办法?可为什么只在白天有呢?”
谢之敏一使劲,终于把固定挡风网的地钉固定好,她擦汗道:“等下次有机会,我再问问他。”
有些人病没好全,大家用了一周时间才把地里的一片萧条收拾好。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大家重新在地里种下新一批作物,每天坐在田埂上吹风晒太阳。
苗穗在风中轻轻摇晃时,一并带来了远方一条车队的身影。
他们每天都在靠近,直到近在眼前,大家才看清,那是正在修路的施工队。
“修路了!修路了——”
一声接一声的高呼由远及近,镇上的人纷纷抬起头看。
轰隆的机器声里,砂浆流向地面,然后被工人飞快抹平塑性。
这种新材料只需要三十分钟即可完全定形,不怕风吹日晒,能用几百年。
机器驶来又离开,留下一条宽敞的灰色大路。
大家站在旁边小心翼翼地观察,沉默片刻后不约而同发出了欢呼声。
谢之敏站在远处水渠边,听着远处的阵阵欢呼,也跟着心情好了不少。
巴莫在水渠里洗完手,抬头道:“路修好了,所以下一步你想做什么呢,谢老板?”
谢之敏望向远处地平线上那抹灰色,有了路,以后干什么都会方便不少。
她微微眯起眼,道:“想要富先修路,既然路有了,现在就是赚钱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