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后我在古代成家立业 > 第61章 放榜

第61章 放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痴等苦等,无事发生。

见天色暗了下来,沈常乐渐渐不再往墙边张望。

“去做什么?”

紫禾起身的动作一滞,说:“少爷,我去点书房里的烛火,这天色暗了看账本伤眼睛呢!”

沉沉吐了口气,沈常乐盖上铺开的账本,“不必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反应过来紫禾帮着一起收拾。

“紫禾,我今日不去......”期望落空,沈常乐不愿再折腾去前厅和一大家子人虚与委蛇。

“少爷!”一道人声突然插入,沈常乐和紫禾循声望去。

来人气喘吁吁跑进小院,说:“少爷,阎少爷在前厅,说是找您有事,诶——少爷您慢些!”

听到自己内心默念的字眼,沈常乐抬脚边走,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小厮和紫禾在身后跟着。

快到前厅时,沈常乐才放慢脚步,慢慢放缓呼吸才走进去。

阎昭在他出现的一瞬就察觉到了,当即放下茶杯起身相迎却又害怕不合礼数,走了几步便停在原地。

沈父沈母看着心切却又羞赧的两人,相视一笑,难怪常乐找他们说不要答应那些上门提亲的人,原来是早就心有所属了。

不错,阎昭总比那些花名在外的草包公子要好得多,再加上方才阎昭说的那些规划,的确是将他们家小幺放在心上的。

-

一间饭馆的后门一早上迎来了两辆牛车,一车荤腥一车蔬菜。

前者早些,大家也都熟悉了卸货处理的流程。

后者上门陶金他们还以为是找错买家了,“兄弟,我们没有买这些菜啊!”

张二虎知道他们这是不清楚状况,笑着说:“麻烦请东家出来,东家清楚。”

低头处理牛胃的张明智听见熟悉的声音猛地抬头,“大哥!”

其他以为今日也是和曾经一样走错地方的误会,没当回事儿,这会儿听见张明智惊呼也齐齐看过去,好家伙,都是高壮的汉子!

也难怪陶金没有发觉他们和张明智长得相像,张明智可比不上他们的体格,也就没有想到兄弟那块儿。

厨房里卫柏专心熬底料,听见外头的动静便让秦成志仔细盯着火候,“我出去看一下送的菜,成志你看一下。”

虽是因着弟弟几人才被迎进来,可在看见东家的那一瞬张二虎等人才真的安下心。

见着卫柏,张二虎连忙交代:“东家,今日送的是豇豆、黄瓜、夏白菜、韭菜和番茄,量都不少,您看看!”

踏入院子卫柏就看见了那车菜,闻言点点头,走过去摸了摸牛,“你们都辛苦了。”

张明仁和张明义想帮着做些活计,但又害怕帮了倒忙,踟蹰一会儿见东家出来了便没再纠结,帮着卸下板车上的菜筐。

见卫柏看着那三个鼓囊的大麻袋,张二虎挠头傻笑几声,低声说:“东家,那是到目前攒下所有的冰粉籽,上回林东家说你们是要灯笼果里头的籽,我们闲下来的时候就一并做了,灯笼果运到城里你们反倒不方便晾晒了。”

他们这么做确实是契合了自己的心意,卫柏点头认可,“挺好,这一袋大概几筐果子才行?”

张家确实把这个作为进项,但他们也不是为了钱不择手段的,张家三兄弟也确实不清楚用了多少筐,无奈之下张二虎只好如实相告:“主要还是小玉带着石头去摘的去晒的,我们确实不太清楚,小玉只说看您开价。”

卫柏心中盘算着,这麻袋比此前装冰粉籽的小麻袋大了许多......

张家兄弟站在一旁安静地等着,院里的忙活的众人见状忙活的动作都不自觉放轻了许多。

前厅林轻颂察觉到后院兀然动静小了许多,照理说往日做事也没有这么快结束的,心生疑窦探头一看,思索片刻便明白是何缘故。

“婚宴那日我陪着小玉姐摘灯笼果的时候问过,大概要十二筐才能有这一麻袋。”

张二虎等人见了林轻颂连忙叫人,“东家。”

林轻颂颔首,走到卫柏身边,见他满眼笑意便知道了,“我去拿银钱。”

“阿颂不愧是管家夫郎,未雨绸缪、料事如神。”

卫柏夸赞夫郎的音量不大,但还是换来了夫郎的嗔瞪。

“你们在此稍等片刻,”先和几兄弟打了声招呼,林轻颂又对方远使了个颜色,见他起身走向糕点房才放心去拿银钱。

一筐五十文,十二筐便是六钱,总共有三麻袋。

林轻颂算好银钱记在账本上,才掏出钥匙拧开腿前柜门的门锁,挪出钱罐数出一两八钱,想了想又拿了两钱。

张家几人除了张明智和石头会识字,其余的都只是认识和会写自己的名字,陡然得了一两八钱三人一惊,但没有拉扯,张家确实是需要银钱,况且他们也没少花功夫在这事儿上。

林轻颂和卫柏耳语一番,见对方含笑点头才放下心来,“这事儿交给你了,我去前面了。”

“还是阿颂考虑周全。”见夫郎不理自己转身就走,卫柏摇头苦笑,内心琢磨午间做什么来将功补过。

张二虎看卫柏作势要送他们连忙制止,听卫柏说还有事情要交代才停下动作。

走出一段距离卫柏才拿出林轻颂交给他的二钱银子塞到张二虎手中。

“送菜进城也辛苦你们了,还耽误你们去做工,这钱可不能不收,难不成日后你们还不给我们送菜了?”见张二虎要拒绝卫柏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

一番话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拒绝的三兄弟哑口无言,只好连连道谢,又交代了地里的情况和家中鸡苗的情况。

“无事,秋日晚间天凉,受寒死了两三只算好的了,处理干净就行,至于地里的菜你们看着重,应季就行。”听着鸡苗死了几只卫柏接受良好,这还是鸡苗不小的情况下,大启没有保温箱,这个情况已经算不错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