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冠军是体现球队综合实力的最好证明。从刚进入专业队开始,耳朵就被这些话磨出茧子来。等脖子真的挂上了团体金牌这一刻,钟芒终于体会到这份重量。作为即将升入一队的年轻队员,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大赛事冠军多半来自团体,第一次亮相国际大赛,跟随着师姐们的步伐,借由教练组的部署,金色的奖牌挂在胸前,手里接过赛会鲜花,挥手示意的下一秒,钟芒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钟芒当然拿过冠军,少体校的,省队内的,全国大赛的,那些塑料奖牌奖杯塞进姨父书柜的缝隙里。借用肖舒的话说,小钟芒在乒乓球上是有点天赋的,自己也愿意努力,5岁起去练球就不需要三催四请的,书包可以乱七八糟,球包一定整理得清清爽爽。可真的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这一刻,并没有自己原本想象中那么激动。站在中间冠军师姐们早就习惯于这样的场合,和另一侧的赵曌欢笑着轻声聊天,在四处闪光的领奖台上,钟芒看到藏在看台里的季灵风,穿着国家队球服表情落寞。
灵风这次没有入选团体赛名单,只获得了混双名额,混双不容易,女球员总要面对男球员力大如牛的攻击,旋转和速度都不是一个级别,虽然陪练球员里有男队员,虽然教练安排的练习中季灵风甚至对阵过男双,她还是用自己的灵巧和角度打开了局面。
团体赛结束后有两天的休整时间。钟芒稍稍喘了口气,这次比赛依然安排她与赵曌一个房间,挂着奖牌进入房间时,赵曌正把奖牌塞进行李箱,钟芒计划挂在床头的台灯上几天,当作积极的心理暗示。
桌上的手机叮咚响了一声,赵曌打开看了一眼,嘴角弯起,甚至超过在领奖台上的弧度。“我进一队的通知下来了。”
“哦,恭喜……”同一天入队,同一天获得团体冠军,在赛前的全国选拔赛中自己战胜了她拿到了第一个冠军。赵曌回到海津训练基地的第二天便收到了调动审核通知,而自己什么都没有。钟芒没有去找刘佳教练,只在电话里和肖舒抱怨过几句。
备战训练已经让刘佳焦头烂额,和球员们训练强度增加迅速消瘦不同,教练们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是迅速胖起来,肉眼可见的浮肿遍布在每一位确认随队出征的教练员眼角、下颚和脸上。即便如此,刘佳还是察觉到了钟芒的不对劲,特意把她留堂加练搓球。等快要赶不上食堂吃饭了,才放她回去换衣服。
“钟芒!”
“到!”军训的效果明显,就算平时大大咧咧喜欢对抗教练的钟芒也开始习惯性的立定站好,双手紧扣裤缝。
“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刘佳盯着钟芒的眼睛,浅褐色的眼珠骨碌骨碌转了两圈。
“报告教练,没有!”前四个字铿锵有力,后两个字却气息不稳。
“进一队的事在走流程,你的情况复杂一些,会慢一点。”大战在即,刘佳不希望有任何旁的因素影响训练,肖舒打来的电话看似日常关心,无不传递着年轻球员内心的担忧。“去休息吧。”
“是!”挺胸抬头,身高像又长高了一厘米。看着队员快步走出训练馆,刘佳回想自己14-5岁时的样子,这些在她看来很短的时间,也曾经困扰过自己,进入国家队不仅意味着和身边的队友比,更重要的是和自己比,稍有不慎就会被同龄人拉下,一旦追不上这里淘汰机制只有更加残酷。
如今赵曌的调令都下来了,自己的审核消息还不知道在哪里。赵曌对着手机傻笑了一阵,发现房间里寂静无声,抬头看钟芒扭着脖子看窗外,手上捏着奖牌的绶带。
“你肯定没问题啦,训练基地在海津,流程会走得快些的,况且,你的身份核查起来是麻烦些……”
“身份核查?”
“你是领养的啊。”
钟芒笑起来,“我只是寄养在姨妈家啊。”
“哦……”赵曌的脸上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神情,“你不知道……”
后一句话音调低下去,钟芒不知道是自己的脑子刻意在回避?还是赵曌真的压低了声音。领养的?钟芒学过这个词,知道是什么含义,此时的大脑却一片空白。
“姐姐,是因为我不好,爸爸妈妈才吵架吗?”
“当然不是,没有你之前他们就吵。”
“小钟芒练球回来了啊,长得真越来越像你们钟家的人了。”
对着镜子查看眼睛,角膜填满了上下边缘,不是黑色,浅一些,应该算浅褐色;巩膜的区域不大,只占据了眼睛的左右两边。
肖舒的眼睛黑色,杏眼,和姨妈的一模一样。
“这么说来,我确实不像钟家人啊。”
“怎么?你不想当钟家人啦!枉费我天天给你做夜宵!”
“你知道钟芒为什么这么卖力练球?”
“我也是听人说的……她不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