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御刀法[东晋] > 第38章 第 44.5-45 章

第38章 第 44.5-4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年黄河封冻的日子与往年差不多。”

这位队长斟酌了一阵子,似乎不知道怎么把自己这种纯粹直觉似的猜测汇报给主官听,毕竟重要军情靠这种没来由的瞎猜其实挺犯兵家忌讳的。但毛小豆的脸上并没有不耐烦,还略微点了点头鼓励队长继续。

“但是北军今年南下过黄河打秋风的趟数却比往年要多。现在还差几日才到年节,就滑台这附近的就来了五趟了,往年这时最多一两趟。”

北军大多由关外鲜卑族迁徙而来,身上自然带了关外游牧民劫掠的习性。虽然北面的皇帝这几年用铁腕手段强制部族学习汉人农耕,但在外驻扎的总有些将领还怀念部落时的日子,于是这种打秋风的频率虽然好过早些年胡人刚刚入关的时候,却总还时有发生。

“五趟?北边今年遭灾了吗?”毛小豆这下也察觉到有问题了,他回过头看着阿拓让他也提供点意见。

“没有,北面今年年景一般,不到丰收的地步,但也绝不至于饿到要靠打秋风才能活。”

“还有一点。”队长这会得了肯定后说话也更大胆些,“他们今年挑的地点与往年想比穷了点。”

打秋风其实也是个技术活,不要以为北面来的蛮子只凭着一身横肉见人就抢。这毕竟是在汉人的地盘上,虽然南边的军队不可能在每一处村镇都驻扎放哨,但若深入敌境够远够久,那么纵使胡马脚力再强也是个被汉人围歼的命。于是地点的选择就额外的重要,必须要足够偏远让南军没法第一时间反应留下劫掠和撤退的时间,又必须要有一定的富庶程度来保证劫掠的有效性。

“因为穷才要劫五次吗?”毛小豆皱着眉问,总是觉得有哪里不对。

“不对,这不是鲜卑人的性子。”阿拓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他语气平淡地评价着他的同胞,不掺杂任何的个人情绪。

“比起五次谨小慎微却所得了了的行动,他们宁愿冒着风险干票大的。到如今还能参与打秋风的无非是那几个权利比较大的、当年参与共推的部族的人,仗着当年拥王的老脸和他们的皇帝对着干。这些人都以保留部落时的习性为傲,他们绝不可能有汉人的耐心来回捡些零碎的小东西来积少成多的。能说服他们的儿郎们出来搏命的只有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女人,足够的金银钱财。一次两次劫了穷地方还可以说是情报有误,可是连着五次的话——我赞同这位队长的看法,这很反常,里面必有问题。”

“那好,明日我们就动身去被劫的地方查看一番,我倒要看看北军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有毛小豆一句话,第二天傍晚他们就到了荥阳郡内一处被劫掠的村庄。虽然在自己境内毛小豆轻装简从只带了十来个人,但依旧把村口的百姓吓得半死。自远远看见一队军人打扮的骑着快马直奔他们而来时村子里就是一阵鸡飞狗跳,有逃回家把门板直接一竖的,有原地抱头簌簌发抖的,更多的是直接跪在原地脸上一副等死般麻木表情的人。面对这样的景象毛小豆虽然脸上依然不起波澜,但阿拓注意到他的不执马缰的那手正紧紧地握着拳,用力到手臂上青筋暴起的程度。

“各位不必跪着,我们几人是司州本地的军士,是自己人。”下马的毛小豆走向一位看起来是村中长老的老人。

“自己人?”那个带头跪下的老人脸上却没有放心的表情,他麻木等死的脸上反而有了哀求的表情,眼睛里甚至有了眼泪,“军爷是要来收军粮吗?非是小老儿要抗令,前阵子北面刚来抢了一次,实在是没有多的粮了,若再要交粮就真的活不过这个冬天了,小老儿是活够了,可村子里还有孩子啊。”

“我们不要军粮。”毛小豆声音里有一丝被压抑的愤怒,“司州军士不得向百姓征粮,违者军法处置,请老丈放心。”

“那——军爷此来是为了什么事?”

“来查北面的那次劫掠的,依老丈看,它有什么奇怪之处吗?”

老人不明白毛小豆在问什么,只能茫然地看着他。而毛小豆抬起头用眼神询问其他的村人,得到的反应也是一阵同样茫然的摇头。自知从这些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的人嘴里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又看着一村的人都面有菜色着实可怜,毛小豆从身上掏出些散碎钱财塞进老人手中。

“我和我的人需要在此呆上两日探查北军此次劫掠的相关事项,期间不免会打搅到各位,这里一点钱财略作弥补,各位尽可拿了去旁边镇上再补些粮食也好弥补一点被劫掠的亏空。”

不再理会村里众人的千恩万谢,毛小豆指挥着他带来的人在村外一处平地上开始搭建临时驻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