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谋逆已是事实,那就褫夺爵位,以平民之礼葬了吧。”
这时围着卫王尸体的猎犬们似乎嗅到了死亡的味道,由疾影开始,它们一个个开始抬起脖子发出狼一样的悲鸣声,皇帝看了看这些猎犬后摇了摇头。
“看来这些狗还挺忠心的,那只能算是孤冤枉这些狗了。终究是有些道理连畜生都懂,人却到死都没有学会。”皇帝用手指了指这些狗,“用平民之礼葬了的话,到地下去就不能带太多东西了。既然这些都是好狗,就让它们给他陪葬吧,等黄泉路上相见后,这些狗到底是他的杀身仇人还是忠实伙伴,就让他自己来决定吧。”
说完的皇帝骑上了一匹不知何时自己跑进院子里的军马,一路离开王府后沿着卫王回城的路线出了皇城,而之前卫王一直担心的他在山林里遇见的军队,也已经行军到达了这座比较偏僻的城门外。
但这里毕竟是皇都,就算这个城门位置再偏,一支几万人的大军慢慢归来时总能引起众人的注意的。和卫王一样,围观的人群也终于慢慢发现,这支军队里有些他们以为跟着朱提王一起在北面迷路了的军人。
因为皇帝人到了,这座偏门的大门迅速打开,而一位手持皇帝御令的军官从城门内飞驰而出停在了大军面前。
“朱提王昏庸无能,率军北伐却使大军迷失塞外,不但致我胡部精锐大军险些因此断粮减员,更是怠慢军机使得今年北部柔然劫掠猖獗。奉可汗令,夺朱提王掌军印,降职为左将军,罚俸三月,闭门思过一月。”
在传令官读完这段宣判后,大军的副将把早就被他们这些人架空后控制软禁起来的朱提王带了出来,交给皇帝的人把他带回自己的府里接着闭门思过。
然后皇帝自然地来到大军跟前,那位副将也是当即行了个礼并低声对着皇帝汇报此行经过。
“臣这一路都遵照可汗吩咐行事,出长城后趁着朱提王不熟悉草原地势绕路折返,等进山后发回大军迷道的求救军情,之后就让全军在山中休整等待。直到接到可汗命令后才重新南下出山,目前战士们行军虽有些疲累,但也只需一二日休整即可恢复,可汗交给臣的五万大军,今日能一人不缺地交还给可汗,臣——幸不辱命。”
皇帝于是笑着对此行真正的指挥、他的心腹爱将点了点头。
就在围观的百姓以为这一次有惊无险,儿郎们都平安归来,等着皇帝解散远征的队伍时,皇帝却做了一个出发的手势。
“大军听令,目标晋阳城,全军正常行军速度,开拔!”
263.
在晋阳军营的花弧终于等来了他的可汗,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可汗身后还带着五万大军。花弧在晋阳军营待了一阵子,知道这里已经集结足够十万人马。于是和其他一部分人一样,他疑惑着不知这五万人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而还是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了这五万人的出处,尽管皇帝已经用最低调的手法处理了这五万人的回归,但这世上总归是有聪明人的。这几天时间里,包括卫王在内,陆续有些人想明白了突然出现在平城的大军就是原来号称迷路了的、整个北面花了两个月整整动员了十万人准备要去救的、应该此刻还在北面关外的五万人。
可是既然这些原先的描述和现实一个都对不上,那么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北面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在猜测皇帝这样虚晃一枪后集结了足足十五万大军到底是为了干什么。而在这些人里,最心急的大都是来自南边的探子。
凭着他们传回南边的消息,汉人放心地抽调了一部分自己日常用来防御北面的兵力,来投入他们对燕国的战争里。而如果这个消息本身只是皇帝对外放出的一个障眼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针对汉人的陷阱,那么他们就是一步步将汉人引入这个陷阱的引路人了。
这些探子几乎是不顾自己身份和后果地聚集到了晋阳城,让晋阳城内凭空多了很多平常看不见的汉人行商、旅人、游僧道士之类的奇怪人士。但是现在皇帝已经顾不上处理这些可能的奸细了,他的布局既然已经被正式端到了台前,那就必须抓紧时间。
十五万大军在晋阳的军营里休整了两天进行了快速的重组和编队,大军的粮草也早就已经到位。然后在众人的瞩目里,皇帝骑上他的战马手里挥动着他的马鞭,然而这一次,那条马鞭的指向不是北面而是南方。
几乎是在刘裕的军队和慕容超的大军进入正面对决的同时,北面皇帝集结完他的十五万大军目标直指黄河以南。
汉人的探子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往南边传递皇帝真正的战争意图,但因为晋阳城离黄河实在不远,所以等加急的消息递到刘裕和其他南边重要将领的手里的时候,皇帝的大军也差不多行军到了黄河北岸的茅津渡附近。
“爹!!”
毛小豆拿着封军报急着跑进毛将军办公的书房,嘴里甚至连正式场合他自己一直坚持用的“将军”都没有喊,可见这封东西让他方寸大乱到了什么程度。而他甚至没有通报,就直接推开了将军的书房门,而里面毛将军和阿拓两人也正在一脸凝重地研究着另一封军报。
“将军,我收到军报,那个朱提王根本没有在关外迷路,我们都被北面的皇帝耍了,他在晋阳城集结了十五万大军,正朝着南边的方向在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