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哥儿被他祖父祖母溺爱惯了,性子顽劣,不喜读书。
岂料,看到阮娇娇那一刻,煦哥儿却恭敬有礼起来,“师傅,你就收下徒儿吧,徒儿保证不再调皮,一定好好学。”
阮娇娇暂时也没有好的去处,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定国府离雍王府很近,煦哥儿几乎整日都在王府,用心习武。
府上的小厮回府禀报后,倒让府上的老侯爷和夫人罗氏开心不已。
他们府上都是武将出身,自己孙子文不行,能学好武艺那岂不更好。
老夫妇俩欢喜来到王府一看。
教自己孙儿的竟是一个美貌女子,定国侯当即黑脸,把袖子一摔道:“这不胡闹吗。”
侯府夫人罗氏却起了别的心思,连连称好,对自己丈夫指责道:“你懂什么,难不成只有五大三粗的男人才能教好我们煦哥儿。”
“你看看你找的,哪个能让煦哥儿安心下来。”
罗氏把阮娇娇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十分满意。
她给自己大儿子找了许多姑娘,杨令舟都不愿意。其中大部分原因,皆是他这个大孙子不喜欢。
自己儿子怕以后继妻苛待。
如今煦哥儿这么敬重这姑娘,罗氏心道也算成功了一半。
她在心中计划好以后,才出声去唤院中练得仔细的煦哥儿,“煦儿,过来歇歇。”
院中一大一小的身影依言转身。
煦哥儿看到自己祖父祖母高兴地小跑过来,他扑进罗氏怀中,小声说道:“祖母,我师傅就是上次在马场救我的人,我父亲还把匕首给她护身了。”
听闻如此,夫妇俩都坐不住了,尤其是定国侯立马从不削到感激,一脸激动。
罗氏的注意力在后一句话上,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笑声太过张扬,惊动到了屋内的灵慧郡主和小罗氏雍王妃。
“姐姐,你往日总说我咋咋呼呼的,你看你长孙都这么大了,还和往日在家中一样。”
侯府夫人一把拉过雍正王妃欣喜道:“妹妹,我们舟儿终于开窍了。”
灵慧郡主循着她姨母的目光看过去,心中也明白了七七八八。
当即就要说清情况,不料,她姨母根本不给她机会。
几步就到了阮娇娇跟前,拉起她的手道:“好姑娘,煦哥儿交给你我们也放心。”
“若是能去我们侯府就更好了。”
阮娇娇对罗氏的极度热情很不适应,她抽回自己的手,果断拒绝道:“夫人,侯府就不去了。要是你们放心,我在王府也能教好小公子。”
雍王妃怕吓到阮娇娇,也忙着圆场委婉阻止了自己姐姐。
罗氏身边的婆子,小声提醒道:“夫人,将军应当回府了。”
主仆两人心有灵犀,一个眼神便知是何意,风风火火告辞离去。
定国侯一个武将跟在后面,差点都追不上罗氏的脚步。
阮娇娇本以为那两人走后,就再也无人来打扰了。
哪知,没过多久,又来一人。
煦哥儿的父亲,齐思远称他为杨将军的男子。
齐府圆玉宅。
齐思远让人找了几日,始终没有阮娇娇的消息,他心中再急,也无可奈何。
该做的公务一件也不能落下,短短几日他人也憔悴了不少。
陈氏看在眼里,心疼自己儿子的同时也看明白了,齐思远对阮娇娇在意丝毫不逊于她这个娘亲。
她也只有任命的份。
把自己身边的婆子和侍女都暗中支出去寻找。
文婆子和张婆子不熟悉京城,只能跟在她们身后,即使如此依然没有一点音讯。
*
今日朝中因一份擢升圣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因晋升的不是一般人,而是被之前先皇罢官的宁松。
门下省给事中这个职位一直空着,御史台提议几次都遭到内阁阁老们反对。
这个职位专门制衡他们内阁,若是同意,便是搬起石头砸这帮阁老们自己的脚。
但这一次擢升宁松的文书,却是阁老吏部尚书钟文敬自己勾签的,气得内阁那几人,个个都想掐死他这个叛徒。
上一次,他同意皇上让齐思远回京,就踩到了李鸣玉的逆鳞,这一次他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出自己的冤屈。
李鸣玉只怕再也容不下他了。
内阁的衙房中,首辅李鸣玉神色冷冽,负手而立房中。
他已是花甲之年,身形消瘦一袭紫色官袍,面容平凡气势威严。
他身后的钟文敬躬着身子,一脸惧意,“老师,学生真的是无心的,还请……”
然而李鸣玉却敞袖一甩疾言厉色道:“够了,老夫不会再信你。”
“送客!”
钟文敬欲哭无泪回到自己衙房,把主簿叫到自己身边一顿训斥,“本官如此信任你,你为何这般大意。本官让你签闲职名册,你为何就把宁松的任职文书勾签了。”
“这回可闯了大祸,你知不知道?”
“本官真是后悔把你带到我身边来。”
说罢,钟文敬气得脸色发白,心口淤堵,一口气险些没上来。
主簿一看,急忙凑上前去帮他顺利,愧疚道:“舅舅,你消消气,侄儿不是有意的。”
这文书主簿正是钟文敬的亲外甥吴锦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