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越海 > 第68章 068

第68章 06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傅连生在大堂内等了二十分钟,他其实才到北京不久,是从机场直接赶到这里来的。

不过沈迟绪何时来的北京,是什么航班,去的哪家医院,住的哪家酒店,这些他都很清楚。

她下楼来找的时候他还在看邮箱文件。

发觉到了她的脚步声,傅连生抬起了头来看,沈迟绪还是一脸无奈的神色,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怎么?很惊讶吗?”他再站起了身来,的确,他这高个头杵在她跟前她是挺无语的。

“你真的是来北京出差的?”沈迟绪还是很在意这个问题,反正她来北京那是有正事的。

傅连生听了转脸一笑,有些犹豫,一会儿才回了话,“算是出差吧。”他这说的是有些勉强,反正她是不大相信。

“算了,你来北京是为什么我也管不着。”

“所以呢?你现在找我是想说什么?”沈迟绪没有躲躲闪闪,傅连生的行为动机她已经很清楚了。

“其实我才到北京不久,还没吃饭呢。”

“我找你是想请你吃饭。”傅连生也没再绕弯子,他就是想见她,比起回家去让傅父说教他更愿意来找她。

“怎么样?沈医生赏脸吗?”傅连生直接发出了这个请求,两只眼睛还一直瞧着她,沈迟绪的手还揣在兜里,她戴着白色围巾,头发只是随意捆着的。

“其实……”她其实想说她不怎么饿的,但又听着他是才到北京不久也不好给他泼个冷水。

“随便吃点吧,其实我胃口也不大。”沈迟绪就这样简单敷衍了他,但傅连生没感觉到,听着她是愿意只顾高兴。

“好。”

“走吧。”他站在她身边,说完也让了路,他的车就停在外面。

是他朋友的车。

地方还是他选的,沈迟绪对北京根本就不熟,现在连路标都分不清楚。

傅连生选的是一家私人菜,这里很明显的是国风风格,一走进来古琴曲还绕在耳边,氛围很典雅。

包间挺大,但只有他们两人,沈迟绪还觉得有些冷清。

“沈医生有什么忌口的吗?”傅连生拿着菜单在点菜。

沈迟绪转头来看,反应了来,又摇了摇头,示意没有,她不怎么挑食。

他点了几样菜,服务员上了茶也退了出去。

沈迟绪刚刚一直在观察这家餐厅的风格,是觉得很有古典韵味,十分雅致,很有格调。

傅连生给她倒了茶也坐了回去。

“奇怪啊,我怎么感觉傅总你对这里很熟悉啊?”沈迟绪见了还有些疑惑,她之前明明还记得他是在美国待了很多年,但刚刚见他做事丝毫没有生分感,很是大方,也很是顺手,不像完全陌生。

“傅总你不是在美国待了很久吗?”她也只是随口一问,忽然觉得不合适,也还是收住了嘴。

傅连生喝了口绿茶,不过他也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我外公是北京人,小的时候也来过北京几次。”他很耐心的在解释,他不是对北京完全陌生的。

“哦。”沈迟绪明白似的点头,原来是这样。

她倒是这些年一直都待在南方,很少来过北方,只是觉得这里南北风俗很不相同,很有趣。

北京人说话也很爽快。

“沈医生之前没有来过北京?”傅连生像是在主动的跟她拉近距离,他也发觉沈迟绪其实不是个很热络的性子,是个美人,但是个话少淡漠的神仙美人。

“没有。”她笑着再摇了摇头,她前二十四年的生活一直都在南方活动。

“可能我是不大习惯这里的气候,所以之前不想来吧。”

“高考选志愿的时候也没有选择来北京。”

沈迟绪再说起了之前的事,但只要一想到之前她的回忆里就总是绕不开顾淮。他当初倒是来了北京读书,不过可能也没待多久。

傅连生一直在认真倾听,他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关于她的资料,沈迟绪当年的高考分数是全省的前十五名,其实要是来北京最好的学校读书也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当然,他也明白她为什么做了留下的决定。

“若是当初沈医生选择来北京最好的大学读书,说不得还有机缘能做我外公的学生呢。”

傅连生再随口谈起了这个,但沈迟绪没有完全听明白,她转头来看了看,示意他可以再说明白点。

傅连生接了她的示意,赶紧又解释道,“哦,我外公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他也是学医的。”

他跟她再解释了一番,沈迟绪也有些惊讶,这个她真的没有想到,这缘分是有些曲折啊。

“他现在还在教书吗?”她再想了想他的年纪,应该很大了吧?她的奶奶之前也是海洲师范大学的教授,但现在也已经退休了。

“呃,算是半退休了吧,但还是会去参加一些座谈会什么的。”傅连生也还在回忆,其实他也很久都没见着外公了,最近都很忙。

“有机会的话我介绍你们认识,我外公应该会很喜欢你的。”他也还是嘴甜,但沈迟绪只是轻点了点头,她可没这样想。

“其实我家里还有一位堂姐,她现在的专业领域也跟医学有些关系。”

“我相信你们都会有一个共同话题。”

傅连生也是随便闲扯,其实他们家里学医的人还是不少。他还有位堂弟,现在也在清华读书,虽然不是学医的。

“那傅总你呢?你为什么没有学医?”沈迟绪忽然还很好奇这个,傅连生轻咳了两声,笑了笑,很正经的继续解释着,“其实我对医学没有任何兴趣,我可能更喜欢做策划。”

他更偏向艺术领域,之前在美国学金融经济不过也是为了将来接管家里的事业。

“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