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琉璃珠 > 第18章 蝘蜓

第18章 蝘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魏国皇宫的人都知道,大魏未来的皇后里,将有一位姓冯。冯太后的冯。

自从冯贵人出宫养病、林贵人被按照“子贵母死”的祖制赐死,未来皇后的人选便一目了然。左昭仪冯梦华比右昭仪潇华更得太后赞赏,皇帝也待她礼重有加。虽然还没有正式封后,但已经摄六宫事。

若论宠爱,则是六宫粉黛平分秋色。

皇帝再也没有偏爱过谁。

冯左昭仪、冯右昭仪、高照容、袁贵人、罗夫人、李夫人、赵充华、郑充华等妃嫔依次轮流进御,皇帝公平地给予每个人宠爱,谁也不会少,谁也不会多。

皇帝的赏赐也整齐划一。

后宫和谐,几无纷争。因诸人所得雨露人人平等,没有争的必要。

大概也因为众人心底里知道,争亦无用。反而不如顺应皇帝的意思,做个不妒的妃嫔,讨得皇帝欢心。

皇帝于女色上十分淡薄,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前朝。太后下旨推行均田制、确立三长法,皇帝追随太后意旨,力推改革变法,以图富国强兵。至于临幸后宫,只是为了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偶尔与妃嫔狎昵调笑,都不过是点到为止。再也没有携后妃同车往别苑游猎至晚方归的荒唐事。

甚至连鲜卑贵族历来崇尚的打猎这件事本身,皇帝也说不忍杀生,再也没有做过。

后宫前朝皆称赞皇帝贤明。几年过去,日子久了,太后也当他是虔心悔改,不再计较他与月华那段旧事。

青涩无知时的一段荒唐罢了。谁不曾年少轻狂过呢。

太和十年,皇帝即将年满二十,按理说朝廷应当筹备亲政,但太后尚无还政之意。前朝大臣中稍稍起了些议论,皇帝却一直未表明态度。一应政事仍旧听从太后安排。

太和十一年,皇帝行冠礼毕,太后携皇帝和文武百官和藩国使者行幸方山,在灵泉池大摆酒筵,太后令众人各自表演当地舞乐以助酒兴。皇帝陛下亲自下场为太后献舞祝寿,群臣见状也纷纷起身,举杯向太后敬酒。太后圣心大悦,随皇帝舞步节拍作歌,皇帝亦作歌应和,并再向太后拜寿。既然祖孙二人感情融洽,且太后执政确实治理得当,眼见大魏国势蒸蒸日上,诸位王公大臣便不再强求皇帝亲政之事。

直到太和十四年的八月。

太后身体不适,冯梦华侍疾,将安排中秋节庆的事交给了潇华做,而潇华将宫宴地点定在了观月楼。

潇华禀告太后时,刚巧皇帝和梦华都在太后榻前。

太后深深看了潇华一眼,又转眸去看皇帝。

皇帝垂着眸子,面上似乎没有波澜,只是袖子下的手似乎攥成了拳。

梦华瞥见了,心思一转,径直开口道:“说起观月楼,臣妾倒是想起二姊……”既然皇帝想起月华已是不可避免,那她要抢在其他任何人前面将月华提起,好在皇帝面前做下这个人情。

皇帝像是含着些期待,抬眸看向太后,却正与太后盯他的目光碰个正着,连忙又垂下。

太后抻着没有说话。其余众人不敢出声,生怕触怒她。

梦华察言观色,忙笑道:“太后娘娘该服药膳了。”

太后道:“你们退下,就由皇帝来伺候哀家吧。”众人听命。

侍婢以漆盘奉上一银碗,盛着太后要用的庵(艹閭)子粥。皇帝舀起一银匙,轻轻吹了,为太后试过冷热,待要送至太后嘴边,却见碗里似乎有东西在动,用银匙舀出来一看,竟是一只数寸长的蝘蜓。

皇帝大怒,命人将那御厨叫来,待要以涉嫌谋害太后为由严刑审问。厨师吓得面无血色,声泣俱下,伏地叩头求饶不止。太后道:“罢了。不过是些疏忽,想来不是故意谋害。再重新做一碗来便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