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琉璃珠 > 第49章 太子(十一)

第49章 太子(十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和二十一年,大魏的皇后是冯氏,皇太子元恪的养母。

听闻皇后从前的养子元恂身处别馆拘禁之中,终日礼佛,似有悔改向善之意。

太子元恪亦无意间向皇帝提起,生母去年从瑶光寺回来时,曾受废后妙净师太所托,将一张写着“佛”字的纸设法转交给元恂。

但皇帝听闻,并未做出反应。

他在等另外一群人的行动。

当时皇帝将京师从平城迁往洛阳,所亲任者多是中原汉族儒生,鲜卑贵族往往因此不乐,当中最有才干的当属尚书右仆射穆泰和征北大将军陆叡。

当年废后冯梦华携废太子元恂北逃,二人便曾涉事其中。皇帝惜才,不愿对他们下狠手;同时亦忌惮二人的才干,生怕他们变成伤及皇权的利刃,因此一直派人暗中盯住他们。

太和二十年冬,穆泰以疾病为由,请求调任恒州刺史。皇帝未加阻拦,甚至顺水推舟,命陆叡接替定州刺史,让他们二人齐聚平城。

二人以为是良机,却不知,这正是皇帝放出的最后一丝绳索,让他们自行套牢。早在他们暗中勾连之时,一切便已被皇帝收入眼底。每一次秘密聚会、每一封密信往来,几乎全部落入皇帝掌控之中。甚至就连他们试图私联瑶光寺中的废后冯氏,也未能逃过他的耳目。

皇帝知道,暗中参与谋反的人在不断增加,但他只潜藏在更暗的暗处,静静观察事态的发展。他要躲在幕后辨别人心。

说的话可以是假的。太平年岁做的事也可能是假的。危难关头的抉择才是真。

穆泰和陆叡分别派心腹联络镇北大将军乐陵王元思誉、安乐侯元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甚至遥遥向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示好。

元颐出身皇室,血脉高贵,若能共推为主,或许能借他的名号号召旧部,复辟鲜卑旧制。

皇帝在洛阳,遥遥看着平城的密谋渐次深入,然而穆泰等人却并未察觉。

元颐收到穆泰的密信,不免觉得好笑。

他是皇室宗亲,却从未敢对皇位存有觊觎之心。

他认识皇帝太久,久到深知凭自己的心智绝对斗不过皇帝。

皇帝心思深沉如海,既然决定迁都改制,先前便及时借着废后北逃和冯熙丧事敲打过平城旧人一次,怎会对穆泰等人的反意毫无察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