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
即刻,她撇开头,不去看他。心中暗暗命令自己冷静下来。
其实抛去自己心中对他的那些弯弯绕绕,卫暄一直很好,家世好、品行好、容貌佳,又有才华。
但从前她未确认他的心意,她不敢心动或又说没资格心动。现下他接受了她的心意,从前那些顾忌总是可以抛下些了。
暗中她悄悄弯了弯唇角。
烟花燃尽,花灯游过了大半。
“啊!” “救救我儿!”倏然,前面桥上的人群中爆发出尖叫,周围百姓乱成一锅粥。
在他们三人的位置,恰好能看见桥下的河中有一小童在拼命挣扎。
崔雅贞见状忍不住蹙眉,但自己不会凫水无能为力,低头见一旁的阿意也是五官扭在一起,对那小童很是担心。
一侧木橦眼神示意卫暄,是否需他前去营救。
卫暄微微摇头。
下一刻,他瞥了身侧两个小娘子一眼,留下一句:“木橦护好女郎们。”便奔往那河中。
崔雅贞恸然,他这是做甚。
眼见,那河深不见底,又是夜里无人敢跳入。卫暄跳入,几下便救出了河中央的小童,周遭一片叫好声。
莲堕宁唯华。是他。
“壮士!”“恩人!”…………许多称赞传来。卫暄从河中出来,衣袍全浸湿,发丝凌乱的贴在面上,却依然不影响他的姿容如玉,威仪秀异。
有人认出来卫暄,高声道:“这是卫家九郎君!”此言一出,又是一片称赞,士族郎君不顾己身救下平头百姓,罕见罕见实在罕见!
从河中出来的卫暄内心却是一片平静,在他心中百姓与士族子弟的性命并无太大确保。其实方才他本无意前来,最多便是木橦木樾来。
可瞥见她眉间的愁色……不!……也或是并不是,或许他只想搏个贤名或是印证自己和善的名声。
他面上戴着笑,心中却无半分喜意。
许久,崔雅贞与卫宛意终于挤到围观百姓的前面。
中秋时节,天气转凉,又是夜里河水冰冷彻骨,崔雅贞方才取来了自己在马车之中,稍厚些的外衫。
她将外衫递给卫暄,心忧道:“表哥,你先披上,我们再寻地方换一衣。”
身后,那小童与其母朝着卫暄与崔雅贞连连磕头,大声道:“恩公!多谢恩公!”
崔雅贞见状,于心不忍,扶起二人取出些碎银放在那妇人的手心,温和道:“大娘,快去医馆给孩子看看。”
“大善人啊!”周围百姓称赞。
一旁,鬼使神差地披上崔雅贞的外衫,浑身萦绕着那抹化不开的桂花香。她的外衫是素色的,竟意外的与他今日的衣袍相配。
回府之后,卫暄又遣木樾送来了许多吃食与小玩意,还有一盏兔子灯,却唯独没有那个木镯。
一刻心中有些落空。人不自欺,她心中是暗暗有几分期待的,转念她又告诉自己,自己当时也没说清楚,怎能怪得了旁人。
不过她反而开始注意那个兔子灯,那盏灯模样简单,细细看来却能发现其做工十分精细。他为何会想送她兔子灯,莫非是觉得她会喜欢?她确实喜欢。
又想到晚上他亲自救下那小童,他明明是高高在上的士族郎君站在那里不动,就有千万人赶着上来称赞。
可他偏偏亲自去,他是心善,是和善,从前她总觉得他傲慢,觉得他有时言行之中偶尔透露出冷漠。可是现在她改观了,或许从前那些许都是她的臆断。或许是她太自卑了,故觉得他人总是傲慢。
意识到这一点,她的的心很空像被人划出一道长而宽的口子,里面漆黑一片。
那是夜里河畔,她欣赏众人面前圣人般的他,不想落后于他,所以即使囊中羞涩也给那妇人送上些碎银。
————————————————
中秋夜,宫中。
“姐姐,少安毋躁。”李彩娇嗔,顺手为贾皇后倒了杯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