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漂亮男孩,麻吉森,科幻灵异,漂亮男孩在线阅读">

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漂亮男孩 > 第120章 后记[番外]

第120章 后记[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记来拆析一下:三位主角的感情价值观形成、伊恩的两段情感关系与成长、伊恩和俞景坤的关系乌龙以及出轨误会、伊恩和Luke必然走向分手的最终极原因。

理个目录大家可以自行跳过不感兴趣的部分。

一、【后记前言】

二、【中西方约会文化的宏观差异】

三、【俞景坤的情感价值观形成】

四、【俞景坤与伊恩的出轨误会】

五、【伊恩的成长经历以及情感价值观形成】

六、【Luke的情感价值观形成】

七、【Luke和伊恩必然分手的真正原因】

一、【前言】

本文的行业定位在时尚领域,地图则是涉猎亚欧美三个大洲。

三个角色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分别是:海外华人(伊恩)、留学生及成年后长期驻美(俞景坤)、一路就读国际院校且长期中英两头飞的混血(Luke)。

俞景坤在关系方面几乎是完全的西方模式;Luke是混血,但毕竟长期生活在国内,他的思维模式就稍微带一些东方色彩;而伊恩虽然在伦敦生活多年,可是他更受母亲的教育影响,以及,欧洲的华人多数选择聚集在一起生活,而非散落融入当地社会,所以伊恩妈妈也还是保持中式思维没有受到当地文化影响。

对于Luke和俞景坤的过往关系经历,我看到一部分读者似乎感觉受到冲击,看得很难受,甚至觉得他们俩‘不正常’。其实这只是文化思维导致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社会、时代和教育的产物,并不存在谁正常,谁不正常。

二、【中西方约会文化的宏观差异】

这里我还会提及一些女性群体的生存现状,因为伊恩是一个具备丰富女性思维的男生,源自于他妈妈的教育影响。

以下就从宏观角度讲述中西择偶、约会文化差异,因为这刚好也是本文的世界观,所以可以作为前提来讲讲。

在我们国家的大多数择偶情况里,男人会认为处女更具备‘价值’。而女性因为长期遭受贞洁审判,最后,一部分女性就演变成同样去用贞洁来审判男性。

只可惜反向审判无法推动平权,在权力失衡的环境下,反而诞生了很多喜欢装单纯、装处男、装无辜的男人。因为没有过硬的外貌、才华和经济条件,于是一些底层男性选择低成本的自我包装方式,通过伪装单纯深情和伪装处子来吸引女性,用‘童真’‘单纯不懂事’‘男人至死是少年’来掩盖自己在感情中的恶劣行径,以此达到榨取女性劳动力以及性和生育价值的最终目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性喜欢用’老实人‘来包装自己,因为这是0成本站到道德制高点、博取同情、女性怜爱的方式。

实际上,从男频小说的后宫文化盛行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男性社会的真实价值观缩影:他们根本不以单纯和贞洁为荣。因为他们不需要遵守贞洁规则,这只是他们用来哄骗女性的面具,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通过这种面具来加强驯化女性对于遵守贞洁规则的服从性。

此外,大多数伴侣会对恋人的过往经历产生占有欲,因为无法介入对方的过去而感到痛苦,甚至还会在恋爱期间提前幻想一个未来的假想敌,也就是下一任。所以这个时候,处子之身、初恋也会因此成为择偶关系中极具价值的标准。

在西方的情况里,恰恰相反,16-17岁还没有过关系经验的孩子就会被划分到缺乏魅力的群体里。而相对受欢迎的漂亮的孩子,大概率在大学没毕业期间就已经换过十来个约会伴侣或者床伴了。

也是这样的约会文化,导致到了20岁之后,‘必须先爱再性’‘必须要有结果’的想法很容易在西方社会遭到轻视,甚至是被嘲讽为’有浪漫幻想的初中少女‘。

当然,尽管缺失贞洁规则,可是在西方社会,白女们仍然面临着诸多不平等,只不过那更多的是针对社会资源和权力分配的问题。至于□□羞辱会遭到鄙视和反击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所以有一些白男哪怕心里不认同,也会因此赔上笑脸、收起偏见和谩骂,因为他们知道向白女输出偏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发达地区的白女不需要遵守贞洁规则,所以男性的贞洁在择偶时也不存在优势,那么老实人骗局因此无法生存。

由于贞洁规则的缺失,白女的主流价值观是把焦点放在争取社会权力和财富分配上,至于择偶,高大帅气、财富地位、性能力才是首要的男伴价值优势。虽然也不乏雌竞白女,但毕竟西方女性仍然是相对失权的社会群体,从小分配到的资源和教育均劣于同阶级的白男,因此任何思维局限都是有迹可循的。

在我们东亚国家也有很多将焦点放在权利战场的女性,不过女性内讧的现象仍然远超前者。当然,女性内讧是多数男性乐于看见的,因为一旦将所有目光聚焦在权力与资源分配的战场,女性就会意识到每个女人都是利益共同体,于是就会像男性一样停止内讧、展现团结。

最后总结一下约会文化的差异。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不记得出处了,只记得出自一位Vlog视频博主口中,非常中肯精辟。

她大概讲的是:“东亚人的悲剧源于绝对的秩序,而西方人的悲剧源于秩序的缺失。”

我认为这个论点也非常适用于东西方的感情文化差异。

(提前注意:瓢客、x病传播者和qj犯不在讨论范围内,下文提到的‘性‘经验’只针对健康且你情我愿的前提)

东方社会的绝对秩序导致人们习惯用性去审判一个人,神化性,又魔化性。

当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经验时,人们甚至会忽略TA的其他为人处事与品性,就盖棺定论其为品德败坏。经历丰富的女人可以羞辱其万人骑公交车、男人则是烂黄瓜。

当然,这些攻击力度主要还是瞄准女性。任何社会弊端,一定是由弱势群体来承担主要火力的。

比如女性风流会导致社会性死亡,而男性风流的代价最多是被少部分女性踢出择偶选择。再比如烂黄瓜主要用于审判女性作家和漫画家笔下的虚构角色,攻击和约束最后还是回到女性内部,大部分男性对此甚至毫不知情。

此外,一段感情如果在多年之后没有得到婚姻结果,哪怕不存在背叛行为,也总有一方会遭到渣男渣女的审判,或被定义为‘耽误他人’。这些都是绝对秩序导致的结果,因为规则和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就需要遭受审判。

那么在西方的秩序缺失下,有自控力的人可以在这种开放环境中不带羞耻心地享受性、享受爱、自我取悦……只可惜,缺乏自控力的才是常态,于是自由演变成泛滥,像酗酒一样沉迷性,迅速分分合合,嘲笑认真对待关系和向往爱情的人。甚至是反向用性来定义一个人的魅力,缺乏经验的人就会被定义为缺乏魅力,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审判呢?不同的只是,它诞生于秩序的缺失。

在这样的‘自由’社会下,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利用这一点牟利,从而制造更多的乱象。

那么说完宏观角度,接下来我一一拆解三个主角的情感价值观。

三、【俞景坤的情感价值观形成】

俞景坤的第一次发生在19岁,纽约,对象是一个美籍华裔,除了拥有中国血统之外就几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国人。

很显然,在情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俞景坤一直生活在美国,再加上第一位亲密伴侣就是彻底的西方思维,所以俞景坤处理关系的方式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出国之前,俞景坤在父亲的约束、繁重的学业、未成年就提前着手的事业,这一切的干扰下,他没有搞明白自己的性取向。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俞景坤在成年之前需要学习的课程繁多,十几岁就开始接触金融行业,一个成年人都很难做到半工半读还要把两件事全部都做到完美,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除此之外他还要保持社交习惯,训练社交技能,为了将来拥有更多的资源渠道。所以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和脑力去思考自己的情感生活。

另一方面,俞景坤明白喜欢男人对于他的人生发展是不利好的,他会失去很多直男可以轻易走的捷径,甚至在做生意初期他还得伪装直男融入群体,这些都需要他牺牲自己的精神健康。

所以,最早在接受自己的性取向这方面,对俞景坤来说需要做一些心理建设。

俞景坤的姐姐也是同性恋,可姐姐的取向觉醒源自于从小就接触时尚行业的前卫思想,加上女性对情感的思考本身就会更多,所以她很早就弄明白了自己的取向。

可是,她是瞒着俞景坤的,因为她很早就制定了离家出走的计划,不能有任何闪失。

早期的章节里提到,俞景坤一直以为姐姐的多年女友只是她的闺蜜,从这里就能看出他对情感的思考非常少,甚至可以说有一点迟钝。

接下来就是纽约留学时期。

俞景坤并非一下子融入到另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去的,他17岁来到纽约,直到19岁才有了第一次,那么这一到两年的时间是为什么呢?正是角色性格的间接说明。

首先俞景坤的条件是不缺乏追求者的,大环境也鼓励这种Casual关系(似乎没有中文名词?大概是指会一起聊天吃饭的炮友,且可以同时发展多个炮友,无需为彼此负责的关系)。

在这期间,俞景坤一边观察新的国家文化,一边将这种模式结合自身需求重新进行思考。

比如俞景坤不想同时发展多个关系,但他知道他不能要求别人也为他守身如玉,否则就会发展成需要对彼此负责的正式恋爱关系。

所以权衡之下,俞景坤要求看对方的体检报告,至少以此保证自己的健康。

这也是为什么在该社会环境下,俞景坤直到27岁只有4个炮友的原因之一,首先要求看体检报告就是一件非常冒犯人的事,哪怕俞景坤主动先拿出自己的报告单。

俞景坤的这份需求会筛选掉很多原本对他感兴趣的人,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这样虽然100%保障了健康问题,但是会有一个弊端——就是在这样的筛选机制下,留下来的人里极有可能存在低自尊的爱慕者。这会是一个麻烦,比如孙墨。

然而除了俞景坤的筛选机制,他经验不多的另一个更大的原因是他的要求非常高。

俞景坤的个人独白里提到,他不会为美人豪掷千金(打脸很响),也不会浪费时间追求一具漂亮的皮囊(打脸*2),他的床伴清一色都是自身实力非常优秀的男人。

比如孙墨,第一次见面俞景坤就能看出这个人野心勃勃。事实上也是如此,不是所有人遇到贵人、拿到创业基金都能像孙墨一样成功跨越阶级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拼搏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孙墨发达之后立即给妈妈和妹妹买房,置办500w的嫁妆,也无怪乎俞景坤会发自内心地欣赏他。

从和孙墨的关系中,也能看出俞景坤没有什么阶级偏见,他平等地看待每一个阶级、种族的人,所以他才能忍受自己在西方商界的种族弱势,否则他大可以回国做他的人上人,反正他爸爸早就给他铺好路了。

歧视是把双刃剑。能够平等看待他人的人,会在自己遭受歧视之后依然挺直腰杆。(防误解:被歧视之后导致的失落难过不代表腰杆不直哈,这是人类面对恶意的正常情绪。)

然而热衷于歧视的人,在遇到比自己‘更高阶’的人时,就会表现出恐惧、自卑、甚至衍生出仇恨。本质上是在仇恨自己没能成为那个把别人踩在脚下的人。

我们再谈谈俞景坤的第一个床伴,代称abc先生。

abc一开始是打算骗炮的,因为担心俞景坤接受不了casual关系,但是又馋,所以就耐着性子先和他约会,看看有没有机会尝一下。

后来俞景坤坦言自己是处男,abc除了不信,也有点担心俞景坤是在借此理由纠缠自己,所以为难他去体检给自己看报告。没想到俞景坤居然水灵灵地学习上了,还觉得abc先给出自己的体检报告是很有诚意和礼貌的行为,压根没看出他在’体面‘地为难自己。

到这一步,这种轴轴的笨蛋肌肉帅哥形象就有点让abc先生上头了。

正文提到,俞景坤在房事上的服务意识很强。那么作为第一个亲密伴侣,abc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成功调教了俞景坤,所以才依依不舍地享受了半年之久。

可是半年之后,abc就开始慌了,于是迅速做出切割。

切割的原因除了不够喜欢之外,abc先生最大的顾虑还是害怕被俞景坤缠上,因为一时的好色把一辈子赔进去可得不偿失。

一上床,他就发现俞景坤没骗他,真是处男,那么俞景坤第一次亲密关系就能维持半年,比人家正经的relationship还坚固,abc先生就合理怀疑俞景坤是个死脑筋。万一再这样下去,俞景坤来问他要名分要未来就完蛋了,遂断崖式切割。

后来酒局重逢,abc多少有点尴尬和愧疚,才安慰俞景坤说:哎呀不是你不好,就是你太好了我才怕我自己放不下。(abc哥,说话的艺术也是被你拿捏了)

不过abc先生的预判还挺准的,俞景坤的确是个死脑筋……后来不就缠上伊恩了?

接下来就说伊恩和俞景坤的关系。

四、【俞景坤与伊恩的出轨误会】

27岁,俞景坤的情感观以及关系模式的舒适区已经完全塑形成功了,他非常习惯casual关系模式,人生的重心完全倾向事业和社交,这是前提背景。

他一开始发现伊恩年纪太小,再考虑到两人相遇的场所特殊,出于对陌生人的警戒,他怕被缠上所以果断放弃。

不过俞景坤大概也猜到伊恩不是自愿来的,虽然他不了解行情,但是他知道长这么好看的人是不可能来这种场所陪酒的,并且伊恩也表现出明显的不情愿。

这是俞景坤在最初会安心释放好感的原因,否则离开了club他就不会对伊恩感兴趣了,因为自愿下海的男生并不在俞景坤的选择范围。

谁知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顶级美貌的冲击,俞景坤发现自己竟然有点念念不忘,于是他去翻伊恩的照片望梅止渴,结果越看越渴,一个冲动,就去ace那儿问了一嘴。

了解到伊恩在英国长大,加上优越的外形条件,俞景坤自然而然就把伊恩和曾经的abc先生联系到一起。

这个时候,伊恩给出的反应彻底制造了这场惊天乌龙。

伊恩认为自己18岁还没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得知俞景坤过往的潇洒casual关系模式之后,更加害怕被看轻。

所以他就装出一副自己是大情圣的样子,小男孩的虚荣心嘛。

观察期间,俞景坤虽然经常觉得伊恩的装逼发言有点神经,但是伊恩经验丰富这件事他是相信的。于是一上床,看到伊恩那么紧张还问他会不会很痛,俞景坤就直接傻眼了。

只是俞景坤反悔已经来不及,这时候他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并且走人也只会伤透伊恩的自尊心。

所以俞景坤报着怜爱心理和罪恶感完成了和伊恩的第一次。事后也是出于怜爱才抱伊恩去浴室帮他清洗,没想到一抱就抱了一辈子。

那么这里就要说到俞景坤早期不屑于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追求美人,结果在伊恩这里狠狠打脸的情况。

俞景坤的第一任床伴帮他牵线了后来LinkD的合伙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前任炮友大多是一些行业精英大佬,再不济也是孙墨这样八面玲珑的生意人。

有了前者的对比,所以和伊恩对话时,俞景坤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他意识到伊恩是一个无法与自己平等沟通的对象,所以非常犹豫要不要继续推动关系。

这就是那‘聊了半个月毫无进展’的来源。

只可惜这半个月时间在伊恩的视角下,误会成:对方是想要认真了解自己再恋爱,不是林白妍口中的着急开房的大多数男人。

事实上俞景坤的确是在了解的过程,但了解的目的并不是恋爱。

真实的情况是俞景坤对伊恩的好感一直在逐次递减,所以他非常犹豫要不要走出床伴关系的这一步。

这是第一个信息误差。

那半个月的节点是俞景坤出于安慰心理和孙墨发生了关系,这一晚之后俞景坤彻底明白孙墨对自己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因此他决定从此以后只和孙墨做朋友。

伊恩在那半个月时间已经试探性叫哥哥,俞景坤没拒绝,所以他之后想来,认为伊恩在这个阶段已经默认他们在一起了。

但事实上伊恩认为确认关系的阶段,是他很害羞地对俞景坤说我喜欢你,他觉得这个告白算是一个确认关系的仪式。

这是第二个信息误差。

注意,俞景坤和伊恩发生关系的节点,并非俞景坤和孙墨回归朋友关系的节点。

对俞景坤来说,这两段关系,这两个人是毫不相干的。

所以俞景坤在后来的解释里向伊恩坦言:我和孙墨结束不完全是因为你。

那么俞景坤决定和伊恩进入床伴关系的节点究竟是什么呢?

是俞景坤发现伊恩也是擅长思考且有自己想法的人。

只是伊恩看到的世界非常窄小,他的思考角度很有限,很多时候也找不到答案,所以总是很迷茫,看起来神神叨叨。这时俞景坤意识到两人的差距源自于两个不同阶级的孩子被分配到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

于是俞景坤终于尝试输出自己的思想,他才发现其实伊恩非常聪明,伊恩的接纳性包容性很强,心态也很乐观,不卑不亢。只是成长的路上伊恩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可以为他的人生指点迷津的导师和学习资源。

到这一步,俞景坤已经确认了伊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可以发展的床伴。

发生关系之后俞景坤默认这是床伴关系,因为伊恩从来就没有正式提出过恋爱诉求,至于男人在床上说的喜欢,俞景坤也不会放在心上。殊不知那句喜欢是伊恩怀揣着极其害羞的心思、给自己反复做了很久的思想功课才说出的告白。

落实亲密行为后,伊恩总是消息轰炸俞景坤、疯狂向他索取情绪价值、不打视频就生气、见面了就掉眼泪……

这证实了俞景坤最初的顾虑,所以他也不奇怪,只是心里很厌烦,不过他认为这也是自己被欲望冲昏头脑需要承担的后果。

俞景坤无数次想过终止关系,这时候,伊恩的美貌价值就发挥了缓冲作用。

俞景坤在哄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极大的情绪价值和视觉满足,所以他一次一次打消结束关系的念头。

而俞景坤安慰哄人的行为,更加坚定了伊恩认为他们是情侣关系的想法。

这里就是第三个信息误差。

到误会的第三阶段,俞景坤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像情侣,伊恩的行为举止完全越界,面对如此陌生的情况,俞景坤开始重新思考他们的关系。

而在这个阶段,伊恩已经在无形中开始了对俞景坤的‘驯化’,俞景坤却毫不知情。

伊恩在成长过程中最为熟悉的就是他的美貌特权,这就导致他非常习惯性要求俞景坤服务自己,比如让俞景坤挑西瓜籽。

俞景坤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就顺着他算了,每次俞景坤完成服务,伊恩也会及时给到‘奖励’,比如谢谢哥哥或者亲一下脸,俞景坤最初的莫名其妙就会转为“还不错啊好像只是情趣”,于是底线一次一次被突破。

可伊恩的视角非常单纯,他从小到大身边不缺乏上赶着来服务他的男男女女,陌生的店老板送他吃的或者给他免单,同龄人也赶着献殷勤。

在伊恩的成长过程中,他最头疼的是如何拒绝这些总想献殷勤的人。所以伊恩认为,给俞景坤服务自己的机会是在向俞景坤示好。

驯化成功之后,伊恩已经完全击破了俞景坤的防线和分寸,俞景坤习惯性地照顾他哄着他,于是到了伊恩19岁生日那天,俞景坤彻底想通决定开始好好恋爱。

可是这个过程里为什么俞景坤没有丝毫质疑呢?

首先伊恩的要求看起来都不过分,可却是入侵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种植习惯的做法,习惯是非常致命的。

其次伊恩并不是有心驯化,他的发心是想拉近距离想要亲近,俞景坤也能感受到伊恩的喜欢和信任,所以他在发现自己的改变之后,重新思考伊恩的行为,觉得伊恩只是在表达喜欢和撒娇,只是把他看作了男朋友而已。

那么决定恋爱之后,本着不给自己找架吵的心理,俞景坤一直没有解释他们最初的信息误差。他认为既然结果是好的,就不必再节外生枝了,毕竟伊恩发火也挺难哄的。

恋爱三年,伊恩长期处于人生易如反掌的状态,事业上走惯了绿色通道,受惯了马屁和追捧,感情上俞景坤对他百依百顺,大事小事都夸上天。这些都导致了伊恩在分手节点什么都听不进去,丧失了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

孙墨的事出现之后,伊恩想的并不是好好沟通解决问题。

哪怕是决定不原谅且分手这也是一个解决办法不是吗?可是伊恩希望问题消失,他每一次遇到无法承受的打击就会希望问题不存在,认为上天对他不公平。所以每一次他都逃避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伊恩自己最终意识到并改正了。棒哦。

后来彻底分手,伊恩也会想到俞景坤对他的好,比如长高了俞景坤买switch和单反给他庆祝,只是好好听俞景坤把话说完就夸他真棒成熟了,一个人做了晚饭也夸,觉得难所以拖着不考驾照俞景坤就提出买宾利鼓励他……

最后宁宁一通分析下来:上位者的施舍!看似甜蜜其实根本不尊重你!好了,结案。

破镜前的伊恩呢,其实有点被这种人生易如反掌和过度溺爱的情况惯坏了。所以他习惯性在气头上离家出走、拒绝沟通,因为这样就能看俞景坤着急、找不到他焦头烂额、又一遍遍道歉认错的狼狈模样。

长期被充分满足情绪,可是伊恩无法自给自足安全感,造就了他在情绪方面的过度索取和无理取闹。

因为俞景坤的宠爱和温柔是每一天的日常,伊恩习惯了,所以这种安慰在生气的时候自然就会失效。伊恩需要索取更刺激的情绪价值,那就只能是看俞景坤痛苦的样子了。

遗憾的是,这种不健康的关系迟早会走向灭亡。

分手那阵子因为刚发现程家的不对劲,LinkD也没有回春,俞景坤心力憔悴,给不出情绪价值。

伊恩跑去他公司楼下劈头盖脸就先是一顿骂,解释也没用,于是俞景坤说出那句:那怎么办?

三年里俞景坤第一次给出这样冷漠的回应,伊恩彻底崩溃。

为什么这一次俞景坤独自缓了两天才去上海找伊恩?

当时他的人生正在度过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俞景坤感到孤立无援。伊恩给不了他实质帮助,这下连精神支持也没了。

面对情感危机和外界挑拨,伊恩没有给出信任和愿意倾听的态度,俞景坤对此感到非常心灰意冷。

独自冷静的两天时间,俞景坤一方面要继续处理自己的事业危机,一方面还要思考他和伊恩这样经不住一点风雪的感情究竟该何去何从。

而伊恩认为俞景坤这次没有来即时哄他是因为心虚。

因此就诞生了出轨信息误差。

矛盾和误会则是在时间拖延中愈演愈烈,伊恩那边还有个军师在捣乱,最后俞景坤彻底出事了,紧急回加州……于是三年时间,伊恩为了忘记俞景坤,只能按照宁宁的推测把自己洗脑成功。

回国后,俞景坤解释说自己没出轨,伊恩已经认定他就是出轨,所以认为俞景坤还在骗人。俞景坤再解释说那个时候咱俩不是也不明朗吗,伊恩这时想到宁宁和孙墨说的俞景坤只是玩玩,于是迅速把俞景坤这句话解读成:我那时候就和你玩玩的。

在俞景坤解释的过程中,伊恩一直用已经认定的‘罪行‘去推测俞景坤的每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所以哪怕分手三年,伊恩在生活的搓磨下已经情绪稳定了很多,可他的内核还是没有变,自然听不进去一句话。

最后,再拆析一下出轨误会的第三个角色。

孙墨为什么要造谣?

当年,孙墨出于和伊恩的攀比心理,添油加醋了俞景坤曾经给过他的帮助,还把自己定义为曾经的‘正宫’。

其实在孙墨视角,他除了夸大虚构俞景坤对他的好之外,正宫这个概念是孙墨一直以来坚信的。事实上孙墨并不认为自己是在造谣,充其量不过是说得夸张了点。

孙墨不了解俞景坤的私生活,只知道兜兜转转,俞景坤还是一直联系他。

孙墨和其他炮友之间压根不认识,俞景坤也不可能透露这么私密的事,于是孙墨就基于自己对富人的刻板印象推理出了俞景坤的花花公子行为以及自己的正宫地位。

俞景坤后来问孙墨为什么造谣,造了什么谣的时候。孙墨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孙墨觉得自己不过是出于虚荣心说得夸张了点,但也没有凭空捏造啊,他认为俞景坤不至于因为这样就大发雷霆,也没想到伊恩直接就跟俞景坤分手了,要是早知道会这样,他根本不敢去伊恩面前这么说。

这里,俞景坤和孙墨也产生了信息差误会。

俞景坤认为自己被孙墨背刺了。

再怎么说我也投资了你,才让你有了现在的富裕生活,曾经在关系中也一直很照顾你的感受,结果你跑去和我男朋友造谣我包养情人还天天出轨?!别太离谱老铁。(以上是麻吉森用自己的语气转述的JKyu心理,咳咳…)

这整个误会无非就是一件事。每一个人都理所当然地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揣测他人。

但这就是人性,因此差异越大的人类越难以长期和平共处。俞景坤和宋伊恩想要克服差异在一起,不免需要经历重重风雨,才能完成最终的灵魂共鸣。

五、【伊恩的成长经历以及情感价值观形成】

受到宋母的影响,伊恩其实是一个具备大量女性思维和道德标准的男人。

宋母在伊恩18岁以前的价值观形成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伊恩非常依赖他的妈妈,对于母亲给他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绝对服从。

比如他哪怕很想兼职赚零用钱,也不认为星探在欺骗自己,可他还是不敢去做模特和艺人。这一点就能看出伊恩对妈妈的服从性。

伊恩原本给自己制定的未来计划是找个稳定工作拿永居,这哪里是一个小孩给自己制定的梦想啊?很显然是在服从妈妈的要求。

尤其伊恩在成长过程中不止一次被人夸赞可以做大明星,大部分孩子在青春期都会向往成为闪耀的明星,更何况伊恩还总是被人多次提醒,甚至星探都递了好几次名片。

也正因如此,伊恩不习惯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形成了内耗和纠结的性格。

在长大之后,当沈一宁对伊恩展现出类似妈妈的关心、并且替他规划和决定情感生活的时候,伊恩本能地选择听从和信任。

俞景坤还在的时候,伊恩更信任伴侣,自然而然不会完全听从沈一宁的话。可俞景坤一旦离开,伊恩的生活中只剩下沈一宁,于是宁宁就承担了那个代替伊恩做决定的角色。

这就是宋母总是阻止伊恩独立思考造成的恶果。孩子会失去自己的主见,听风就是雨,最后摇摆不定养成优柔寡断的性格。

在伊恩的许多价值观中,我们都能看见中式女性思维的痕迹,这就导致伊恩在男性社会生存时举步维艰,因为伊恩要求自己遵守的道德标准太多了,而大部分男性对自己其实是没啥道德要求的。

权力和金钱才是最重要的,该抢就抢该争就争,否则现在哪能是男权社会呢?自古以来都是掠夺者掌权,习惯服从规则的群体一定会被踩在脚底下任人宰割。

举个例子,孙墨就是毫无心理负担地借俞景坤之力向上爬的。

同样在物质层面接受俞景坤的帮扶和馈赠,伊恩就显得十分内耗,他会审判自己是否拜金、不劳而获、不够独立。这些全是当代女性会对自己的审判,也就是宋母的教育成果。

女人靠男人上位会被审判不独立不道德,可男人却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为荣。目前社会就有很多深受敬仰的首富男性是靠迎娶千金小姐发家的。

所以这里,孙墨和伊恩的思维模式就完美展现了传统男女之间的思维差异。

尽管伊恩也是男人,但他的价值观是完全由宋妈捏成形的,所以充满了女性的思考视角。也是因此,伊恩的好朋友几乎都是女孩。

伊恩对野心是有恐惧的。这作为一个男人来讲并不正常,因为大多数男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事业有成的人,事业成功要什么女人没有?所以多数男人都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便娶妻生子也要尽可能找利益价值最大的女人。

只有女孩才会被从小教育要安分,要遵守规则,要道德完美。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就找人结婚吧,不然会抢走男人的风头男人就不会爱你,然后尽可能别和你的男朋友发生关系,不然未来的老公可能会介意。

那么在伊恩的情况里,很显然,宋母希望把伊恩教育成一个在失权社会下,女性幻想中的完美男性。比如男人要让着女人,男人也要遵守贞洁规则,男人要对女人温柔负责等等。

当然,宋母只是把自己认知中最正确和最好的东西教给伊恩,因为她也根本不了解男性社会的生存法则。

伊恩因为宋母的教育而面临的种种困境都并非宋母的本意。

至于伊恩的男性视角,在母亲离世之前来自于学校里的男同学,也就是说非常少。在和俞景坤恋爱之后,俞景坤给伊恩输入了很多男性思考视角,教他正视野心教他向上爬、不要害怕犯错、不要苛求完美、甚至不必遵守规则,至此,伊恩才开始真正地开始融入男性社会群体。

直到这一步,伊恩接受了来自两种社会群体的不同的生存规则,他开始重新思考宋母以前给他定的规矩。

伊恩摈弃了很多会阻碍他事业发展的想法,但他保留了要谦让女性的想法,只是这一次,他并不是无脑地服从妈妈的规则,而是因为他发现了女性失权的秘密之后,作为一个得利者,他产生了怜悯和愧疚。

接下来细说宋母给伊恩立的贞洁规则。

伊恩一方面受白人观念影响,以及男性同胞的影响,比如高中男同学之间已经开始炫耀自己睡了女朋友换了女朋友,处男一般就会被嘲讽书呆子,跑到人家面前大惊小怪说:wtf你还是处?天呐不会吧为什么呀?

进入男性世界中,伊恩会觉得自己抬不起头,更何况他还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是帅哥,他的自尊心要比普通孩子还要高,这种落后于所有人的感觉会让伊恩心里非常难受。

可是伊恩的内心深处早就接受了妈妈的观念,他不能接受草率的亲密关系,但因此就不是一个酷小孩,所以他非常矛盾。

伊恩对爱情的幻想太多了,所以他爱看BL漫画,而大部分男性比如Luke就只看激烈真人片,女画家笔下的那么细腻的纸片人爱情在Luke看来就跟喝白水似的,食之无味。

那为什么伊恩总是和女性共鸣呢?正是因为宋母的影响。

伊恩的野心总是被打压,再加上贞洁教育使伊恩把性看得无比隆重,所以他自然而然不敢轻易展开关系。

只是这会让他在‘把性当成炫耀战利品’的男性社会中难以生存,除了关系之外,总是压抑野心畏手畏脚的态度也容易成为伊恩在事业路上的绊脚石。

伊恩分手之后,哪怕在最难过的阶段,都没有停止过对谈情说爱的兴趣。只是他的择偶标准被俞景坤拔得太高了,一个也没看上,直到Luke出现才谈了第二个。

Luke的风流往事曝光之后,伊恩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出于贞洁规则的根深蒂固,他还是很难接受。

这时候Luke就展现出了极度疑惑的态度,他一开始不说419的经历只是因为伊恩对casual关系有阴影,Luke为了追到伊恩所以隐瞒一部分过去。但本质上Luke不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