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药道师祖的自救指南 > 第40章 弯刀

第40章 弯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说的黄铜不能算作一般的矿石,是因为西凉王室甚至我们雍朝,在计量黄铜损耗时,用的计量单位不是两和钱,而是锱和铢。”

“锱和铢?!”殷泽文音量瞬间拔高,“不可能吧,那得计量的多细致啊!”

殷老夫人肯定了如葵的说法,“确如如葵所言没错。黄铜在所有可能出现损耗的过程中的计量单位都换成了锱铢,各国都是如此。”

”所以在暴恐如此严格的前提之下,一般的世家门阀是拿不到黄铜矿材的。所以能用黄铜来铸造弯刀的主人必定是西凉王族。”

“但……”

“但你发现了不同,对吗葵娘?”殷老夫人真的对自己这个平时乖巧听话但又沉默寡言的小孙女满意极了。

如葵点点头,“是的大母,这把弯刀不似是融了黄铜炼成的。”

“融了黄铜所铸的兵器,虽然会发黄,但多数是黄中带青,这样的的色泽一融合,才能将黄铜的亮色中和掉,变成内敛中庸的姜色,这对于一个本质是杀生夺命的兵器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色泽如此明亮澄黄……”如葵看向大母,“大母,这把弯刀,铸造时怕不是融了黄金进去吧?”

“黄金?”殷泽文皱眉,“我从未听说铸造兵器里面会溶黄金的,黄金质软,在武器里面熔黄金,这不是在折损这件武器的刚硬程度吗?“

”况且葵娘刚刚说的极对,作为兵器,本质上需要的是内敛却锋利,如此张扬耀眼,在出击时,我方未动便被敌方发现了踪迹,看穿了想法,那就是不战而败了。”

“所以怎么会有人在打造兵器时往里面熔炼黄金的?或者说西凉王室为什么这么做?”

殷老夫人听殷泽文如此发问,颇有种刚刚听完编钟清脆却在结尾处突然听到一声极为不和谐呕哑嘈杂。

殷老夫人的眼神不经意间和一旁的殷母撞上了,两人发现彼此的情绪在此刻竟如出一辙。

殷老夫人没搭理殷泽文,反而问向如葵,“葵娘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如葵蹙眉沉思着,缓慢开口说道:“万事万物都有两极,事无绝对,有利则必然有弊。”

“既然融入黄金使得此把弯刀变得如此夺人视线,那我想,他的优势便也应该同样来源于此。”

“如此亮度,虽然在潜行时,会暴露自己隐藏埋伏的位置,但我也记得,刚刚在阿嫂打开包着这把西凉弯刀的绸布时,那刺眼的光芒让我一瞬间不受控制地闭上了眼睛。”

如葵抬起脸看着大母,“我虽不精通武艺,但我推测,若真是在两人对战的关键时刻,瞬间的失盲,是致命的破绽吧?”

殷老夫人点点头,“没错,”说着便转向殷泽文,但却抬起手来指向如葵,朝空中连点数下,“学学你妹妹!”

殷泽文笑得憨厚,甚至与有荣焉地和看着他的大母说道:“那是,如葵向来是聪慧过人的!”

殷老夫人见状,一时竟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摇着头无奈地笑了笑。

但殷泽文却追问着:“光泽这么说倒也是很有道理,但硬度呢?融了黄金,可是对硬度一点好处都没有啊?”

这下连一旁只是笑着喝茶,一直默不作声的大父都看不下去了,出声骂道:“你这莽夫,就知道硬碰硬,硬度是没了,但是会影响这把弯刀的锋利度吗?!”

“对哦,锋利度和硬度没关系的,只要足够锋利就好了!”殷泽文这才恍然大悟,“大父真是一语中的!”说完还向殷老爷子没心没肺的笑了笑,全然没把老爷子当着他新妇的面说他莽夫的这句话放在心上。

殷老夫人点点头,赞同的看向殷老爷子,“兵器也不是越硬越强就越好的。”

如葵大母垂眼看了看一旁捧着西凉弯刀的新妇,接着说:“软,自然也有软的好处……”

如藿更是笑了接下了殷老夫人这句话,“所以,这可不就像我刚才说的那般,这把刀怕是来历不浅吧?”然后又带上了如葵,“如葵你觉得呢?”

如葵无奈地看着阿姊,配合着点头,“确实,这么一通分析下来,这把西凉的弯刀,都能算的上是一国重宝了。”

“会熔入黄金且不损兵器的杀伤力,这等铸造工艺也不是一般的工匠所能做到的,制作如此用心但却通体找不到任何有效徽纹……大母您是如何得到这把刀的呢?”

没有纹饰是不想让人辨认出身份,黄金铸身,倒刺,凹槽,瞧着不起眼,却处处杀机,这把刀,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闲来无用的。

我的好大母啊,如此狠毒嗜血的一把刀,您又是在何处寻得的呢?

殷老夫人摇摇头,“我不知这把西凉弯刀的来历如何,若说,如何得来的这把弯刀,那就非常简单了,这把弯刀是我在出征黑水时,在敌将处缴获的,具体关于这把刀的来历出身,前尘往事,我是一概不知的。”

“当时只是惊觉,这把刀灵巧轻便,工艺特殊,竟是黄金铸身,且后来发现杀伤力巨大,是极其合适小女娘们,出门在外,携带护身的,故而这一带便带了它许多年。”

战场缴获的吗?

如葵端起一旁舀好的茶汤,边喝茶边思索着大母刚刚说的那番说辞。

战场缴获,这说法,听起来既合理又不那么合理。

合理的原因是,确实,殷老夫人的诸多珍宝财物很直接的一部分来源于战场缴获。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下,殷老夫人那一人抵得上殷氏全族财富的配置构成了。

殷老夫人的主要钱财来源主要有三块。

封地税收,田产铺子,以及刚刚说到的战场缴获。

封地税收这好理解。

殷老夫人在雍帝继位之后便以将军从定诸侯,封地位于重平,食邑四千八百户。

在这里,如葵不得不感叹一下雍帝的大方。

可真敢给啊!

如葵若是没记错,当时虽然封了一大杆子诸侯,但不管是从爵位品级还是食邑数量上来说,殷老夫人都以一骑绝尘之态远超当时的其他选手。

虽然说当时雍帝重封特封殷老夫人,其中的政治因素构成极为复杂,肯定不能说是雍帝只是单纯感恩,想要重谢殷老夫人才这么做的。

但不可置否的是,即使当时促成这件事的政治成因复杂,背后牵扯到诸多更加深层的上层利益谋划,但雍帝是真给了!

挑着土地最为肥沃,矿产最为丰富,税收最为丰厚的重平,力排众议之下,封给了殷老夫人。

这四千八百户食邑,如今看来,看似是没有多少,但那可是雍帝刚刚继位!

那时全国战事刚刚消弭,不,还没能完全消弭,之后仍有些其他皇子的残党尝试反扑。

就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全国的壮劳力都快死绝了的差不多只剩老妇病残了的情况下,雍帝给了殷老夫人四千八百户食邑。

摸着良心说,看雍帝后来对自己一母同胞的姐姐和血脉相连的子女的那股子抠搜劲,如葵觉得,雍帝可能真的将自家大母当成自己过命的亲姐姐来对待了,虽然确实殷老夫人救过雍帝的性命。

封地税收,算是最为稳定的殷老夫人的来源之一,稳定但不能说是最多的。

因为殷老夫人可能真的从这个世上最底层下面爬上来过,所以她是真的理解,或者说是感同身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个道理的。

接受重平后,刚开始的些许年,殷老夫人都是直接将封地内的赋税能做主免了的,就都统统免了的。

到后面全国发展略略好了些,重平那是已经是最为富裕的几个地区之一了,殷老夫人为重平定的赋税标准也是按照最低赋税额度定下来的。

基本上,除了交给雍帝以后,重平余下的税金也就仅仅只剩两层不到的样子。

但就是这样子,如葵的大母也是将这些税金直接用在了重平本地,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

殷老夫人在刚刚接手重平时,便着手在当地开始修建幼善堂,是专门用来收养照顾在战乱中失去了双亲的孩子。

直到全国局势平稳之时,重平已然拥有了很多幼善堂。

她的那些幼善堂不仅收养重平在战乱内失孤的孩子,甚至连周边逃过来避难时失去双亲的孩子也照收不误。

这样一年又一年地积攒下来,光是孩子们日常吃住的花销,那便就是一大笔银钱。

更况且殷老夫人的幼善堂,不单单只是看顾孩子们的吃住,殷老夫人更是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在重平的幼善堂内学到一门,可以在这世上立身的技艺。

要教授技艺,便要请有相应本事的夫子或者匠人,在雍朝,当家的要去一方就职,他的妻儿老少多数会一同前往,所以殷老夫人不仅要支付这些先生们束脩,还要负责供给先生们拖家带口而来的这一大家子人的吃住。

到后来,仅仅靠着当地剩下的那点赋税是远远不够去填幼善堂这个无底的窟窿的。

那怎么办?

这便牵扯到殷老夫人的第二大钱财来源,各种田产铺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