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药道师祖的自救指南 > 第41章 行当

第41章 行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并不会为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出钱去免掉戍赋。

一般一个家庭之中会留有一到两个青壮年,在家务农或务工。其余成年男子则会按照律法进行各项服役。

这样既能保证国家有人驻守也能保证每户家庭的正常运转。

除了上述三种赋税外,雍朝民众还有两大类赋税,其中一类赋即为户赋。

户赋是指一户人家除了交田产,人口税和人头赋之外,还要再以家庭为单位,每户每年再交二百钱。

另外的税,则算是特殊商品税,特殊商品消费税,比如买盐所产生的盐税。

说完了赋和税,接下来产生的一部分需要交纳官府的钱财则为捐费,又称献费。

献费是指孝敬雍帝的钱。

因为雍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每日披星戴月,宵衣旰食,太过辛苦,所以每年从雍朝众人的人头上,每人需捐纳六十钱给雍帝作为献费。

除了向雍帝捐纳的献费之外,各地民众还需向当地统管的诸侯缴纳献费,每人每年约为四十钱。

当然这一部分钱是由各地方诸侯自己所定。

除了交钱,若是当地产出或者提供稀奇珍贵的宝物,也可以用物来抵纳献费,乃至其他的各类赋税。

殷老夫人不喜猎奇,也不善享受,故而从未向她的封地征收过这些东西。

但殷老夫人自己不喜欢,并不代表她不知晓这些贵族们喜欢的奇珍异宝,她不仅知道,因着家学缘故,对此类行当,她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为减轻重平的赋税,让重平可以在战乱后得到更好地发展,殷老夫人就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了稀奇珍宝可抵各类赋税这条律法上。

说来确实是巧,如葵若不是幼时喜欢泡在书房里,怕也是不知道殷老夫人的本家竟是以此行当立身,从而发展成为当地闻名的地方豪强的。

将各地稀奇的珍宝可抵各类赋税的这条律法,在雍朝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任土作贡。

天下诸郡,每年常贡*

即每郡每年都会有特定的物品对雍朝中央进行上供。

对于供物的选择,之前诸朝也分别做了明确的规定,总体来说,共有两条标准。

其一,则为各郡县所供的物品,都必须是当地所出产的品类。

其二,贡物不是无偿。

所有的贡品都是由地方诸侯或者在任的地方官员出资收购。

其价值以绢布的价格作为标准,各地官员与诸侯出资所纳的贡物,价值不能超过五十绢。

如果超过了五十绢的价格,多余部分则可以折算在税赋之中。

这样地方的负担也就不至于太重,甚至若是操纵得当,在某些方面和角度来说还能适当减轻当地的赋税。

若想做到此类地步,这个操纵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便与殷老夫人的本家原先的行当扯上了关系。

既然有贡品的上贡,那就会产生贡品的择选。

对于中央来说,地方诸侯将各类贡品择选出来由京畿内少府统一管理并登记造册。

故京畿少府,在任土作贡这一处的主要作用则是保管和定价。

雍朝各地所有的贡物都由少府寺统一管理。

少府寺寺丞掌判寺事,每当冬至或年末的大朝贺时,少府就将各地所贡方物陈列于庭上,由少府寺丞统一接收,再分入左右,藏进物馆之内。

在少府寺丞统一接受各地贡物,并分别入类之后,则会有少府处特定的官员,对上供的物品进行核对定价,并于贡物的种类和贡物的价值高低,统一造册登记。

此时,贡物的价值高低,不仅仅包括贡赋等级,贡物的种类,这些贡物还需按照各州土质贫瘠肥沃而制定出的相应系数编号进行等比换算。

之后还要加上贡物在各地准备运往京畿的包装物和运输路线所花费的费用。

这些加起来才能算作贡物的所有价值。

此为中央在任土作贡的方面所需要的人员。

那作为地方,不管是地方诸侯,还是地方官员,则都需要有能够鉴宝裁定的特定人才。

这类人员若是对当地的特产物件进行鉴别筛选,则需要对疆界地域,山川治理,土质肥瘠,各地物产资源概况等此类所有事物的极为渊博的认知。*

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确定最为合适的上贡贡物种类。

以陇道为例。

极北陇地,为雍朝边缘地区,农耕因气候和人口等因素,极不发达。

其贡品就主要多以动物皮毛,或本地特有的珍奇异兽为主。

而作为经济极为发达的川陵地区。

其供应物品则多以绢彩布帛,金银珠宝为大宗货物,诸如越州的异文吴林花鼓丝织,或是吴绫朱纱等艳丽之物。*

各地贡物,其种类之繁多,内容之广阔,对于筛选和鉴定他们的官员各类素质的要求,只高不低。

而殷老夫人的本家羊氏一族便颇善此道。

如葵在书房翻阅各类竹简时便被告知,殷府内除却律法人文刑律等类的竹简,其余大部分竹简,便出自于殷老夫人的本家羊氏一族。

之后,如葵在这堆山码海类竹简中,曾翻找出记载羊氏一族部分族史的残卷。

卷中记载,殷老夫人的本家羊氏一族,多出少府官员,最高官位则曾做过雍帝先祖的少府寺寺丞。

其余子弟更是遍布雍朝各地,为各地官员或诸侯所用,但也多是出任相关鉴别筛选各地贡物的职位。

羊氏族人分为两大支,一支为巽支,一支为博支。

巽,取易经八卦之单卦,巽卦。

遇物改道,有隙则入,其行疾走,至微亦之远。*

卷中羊氏一族族规规定,凡是成年的巽支之羊家子女,需出家游历近五年,足迹至少遍至五处郡县。

且巽支羊氏族人的最后考核,即为,羊氏一族所到之处,探幽寻秘,观察人文,描绘物貌,并记有游记,记录详实,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方为合格。

而羊氏一族的博支,博,取博物之意。

若出身羊氏一族博支,则从小便需辨识百物。

上至奇珍异宝,下至谷物蜀黎,从物件的来源经历,到核心的材料工艺,所有的用途用法,都需无有不识,无有不知。

此支族人的最后考核,即为发现一物,为羊氏博支族人,全族不曾所见或不曾所知之物。

羊氏博支一族的特性,决定了此支族人,会多为地方诸侯及地方官员所青睐,他们也是出任各地方择选贡物的官员的主力。

而殷老夫人便出身此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