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磕碰声在楼梯间回响,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那人已经滚落到了三楼与二楼之间的楼梯平台。
在忽明忽暗的白炽灯下,绿色荧光在墙边犹如死神的凝视,他趴在地上,四肢抽搐了几下,不再挣扎。
楼梯间突然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每个人的呼吸声似乎都被放大了无数倍,心跳的加速在紧绷的神经上拉扯,几乎要断裂。
尖叫声、惊慌失措的呼喊、恐惧的低语、哭泣的啜泣声在空气中交织,有人急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人则冲上前去,查探他的生命气息。
兵荒马乱的喧嚣声惊醒了沉睡了宾馆,一瞬间它像是被注入了活力。走廊天花板上惨白的灯光不再闪烁,照得楼梯间亮如白昼。
毫无疑问,他们的同伴在那么短短几秒内,或者几十秒内,就在他们眼前失去了生命。
也许“意外”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悲剧,否则为什么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意外,就能如此轻易地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呢?
甚至他们除了用“意外”这个词外,找不出任何能形容当前场景的词汇。纵然这只是半层楼高的楼梯而已,生命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无论说什么,都已苍白无力,更无从挽回。
电话打不通,大门出不去,窗前都有防盗栏,他们犹如笼中鸟,被困在这小小宾馆里。
他们挤挤凑凑,空出一间屋子,暂时把逐渐冰冷的同伴放在里面。
活着的人在等待天亮,死掉的人不明所以,永陷黑暗。
剧中剧后面的内容无疑是一场带有恐怖色彩的悲剧,摔下楼梯竟然活不过一分钟,天王老子来了都得说一句离谱。
不过,放在这种电影里,好像也不算太过分。
经过剧本改编,前面部分的内容大差不差,在已知的人影造出来的一系列动静中,加入了部分鬼怪元素。比如在开门那一段,看见人影之前,首先与门外的鬼打了个招呼。
当然,这打招呼仅是纪然的个人表达,实际上剧本里的角色可是被吓得不轻。就连那人影,也说不准是什么鬼怪的化身,就为了制造恐怖氛围。
除此之外,剧本后半截内容里还加了一段剧组人员的戏份,丰富了剧情。
导演秦文心带着两名摄影师,深夜爬起来录制。从“演员们”在走廊集合时,便已开启了摄影机,捕捉每一个细节。随后跟着他们上上下下,时不时指点几句动作和表情,以及拍摄角度。
在众人因为灯光而感到些许害怕时,甚至出言嘲讽:“你们是演员,就要拿出你们的专业性,我花钱请你们是来享受的吗?拜托,我们拍得是恐怖片,场景不恐怖还算什么恐怖片?这么天时地利的灯光,还需要什么道具组,就差你们一个人和了。行了,别磨磨蹭蹭了,早点拍完早点休息,你们不困我还困呢。”
在她的催促下,众人硬着头皮继续演。在明知道这诡异的灯光闪烁并非出自道具师之手后,他们对走廊的每个角落都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不安。
尤其是今天一天确实见了不少灵异的东西,若说这里没问题,他们还真不信。
直到在恐慌中,站在楼梯口的演员突然后退一步,身体骤然失重,往楼梯下坠落翻滚。
其实这一幕本该由道具人模来模拟的,演员只需做出后摔的动作,剩余的交给后期处理。不过秦文心为了追求更加逼真的效果,这里的摔下楼梯是要求真摔,她承诺会给予执行这一动作的演员相应的补偿,并承担所有可能的医疗费用。
毕竟就十几级台阶,真能摔死人才搞笑。虽然会受伤,但是钱给的够多,总有胆子大的愿意接。
所以面对这一幕,,两名摄影师毫不犹豫地齐齐将镜头对准了那名演员,精准地捕捉到了他摔下楼梯的整个过程。甚至拉近镜头,还能清晰地看见这名演员脸上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慌乱。
秦文心见此满意地点点头,站在后方夸赞他对角色心理的把握非常准确,演技提升得很快,身体痉挛和四肢抽搐的表现都非常生动,完美地呈现了她所追求的那种因意外而突然死亡的戏剧效果。
待楼梯平台上的人没了动静,两名摄影师如实记录眼前的一幕,等一番杂乱的吵闹剧情结束,“尸体”被距离最近的人推了推,问他有没有受伤。
这一推才发现,这人一动不动的,连点呼吸起伏都没有。本以为这只是他在开玩笑,或者是在继续表演,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还是没有动弹,大家才发觉不对劲。
查探脉搏之后,他们惊恐地发现,他这已经不是表演,而是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