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亦重视学生的体育发展,鼓励他们在课后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校内设有许多运动社团。
人家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汤曼珍就是如此。
她身体素质很好,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运动神经发达,什么球类一学就会;跑步速度很快,成绩最好的科目就是体育。
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升学,只要肯好好培养一个运动项目当体育特长生,也不至于被这家学校嫌、被那家学校嫌,千金小姐却又吃不了练体育的苦。
转入新学校,还是一所运动强校,学校里的运动氛围正好契合她的口味和擅长的方面。
听说学校最厉害的社团是击剑社团,好几个香港著名击剑运动员都待过这个社团,便兴冲冲拉着段嘉玲去报名参加击剑社团。
段嘉玲运动天赋一般般,别说击剑,对什么运动项目都兴趣缺缺。
在圣玛利亚时,她一直是校辩论社的正式选手,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外的辩论赛,许多辩论赛需要全英文进行,所以她英文口语才会那么好。
做运动流一身臭汗,远不如辩论场上的逻辑对决对她有吸引力。
转入道格书院后,她想继续待在校辩论社发光发热。
汤曼珍又拉着她参加击剑社,她只好两个社团一起参加,课余时间全在这两个社团之间疲于奔波。
结果时间花了,直到中六毕业,她击剑都没怎么学会,倒是把一颗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丢在了击剑社团——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不感兴趣的运动领域,如此迷恋一个运动员。
没错,沙谨衍以前是香港击剑佩剑项目的职业运动员。②
5岁开始接触击剑,18岁便早早退役。
在十几年的职业运动生涯中,代表香港参加过许多国内外的大型击剑比赛,拿过击剑佩剑项目的香港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国际冠军,16岁获得全运会击剑佩剑项目金牌,最高世界排名排到第八(佩剑项目),是香港备受瞩目的击剑运动员。
之所以会那么早退役,主要是因为他17岁进入牛津大学读书,课业繁忙,无法兼顾职业运动员长期的训练和比赛。
再者几年后,他读完研究生就要回港进入家族集团工作,没办法一直当职业运动员,权衡再三后决定提前退役。
职业运动生涯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参加过一次奥运会。③
不然凭他的击剑天赋,只要再晚十年退役,拿块奥运金牌问题不大。
不当奥运冠军就要回家继承千亿珠宝帝国,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沙谨衍在道格书院读书的六年期间,一直是学校击剑社团的明星成员。
那六年是他击剑运动生涯的辉煌六年,一路拿下多个击剑佩剑项目的大型赛事冠军,加上是千亿珠宝帝国继承人,又帅得像吴彦祖强.暴了金城武后生下的孩子,buff直接叠满了。
中学六年都是整个学校的骄傲,在校内被当成学习榜样,推崇备至,即便是在他中学毕业之后。
前文的段嘉玲才会对他说“你的人虽然退出江湖,但江湖一直有你的传说”。
沙、段年龄相差四岁。
段嘉玲晚读书,8岁读小一,17岁读中四,20岁才上大学。
沙谨衍又早读书,5岁读小一,14岁读中四,17岁读大学,21岁读研,23岁就硕士毕业进入家族集团工作。
人生仿佛被按下快进键,一路快进快进快进。
段嘉玲17岁转到道格书院读中四,进入学校击剑社团,得知他这个人的存在,彼时22岁的他已经在麻省理工读研。
击剑社团内部有太多太多沙谨衍的照片和影像记录,他还专门为社团录制了一套《击剑初学者基础训练教程》,通用于花剑、佩剑、重剑3个剑种,作为社团的内部训练教材沿用至今。
段嘉玲中学三年不知道把这套击剑初学者教材反复看了多少遍,耳濡目染+慕强心理+外貌协会终生会员,逐渐被视频中的男人吸引,成为他的万千迷妹之一。
在她读中五那年,沙谨衍作为杰出校友,被学校请回来做演讲。
演讲结束后,他回击剑社团短暂停留,和社团里的师弟师妹们切磋剑术。
那是段嘉玲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沙谨衍本尊。
她剑术那么烂,当然轮不到她上去和男神师兄切磋剑术,只是坐在低下的众多社员中当气氛组NPC。
这个NPC精神暗恋他好多年,大四这年中了七星彩,居然能在北极圈和他连上wifi。
眼睛失明的男神师兄,此时正处在最脆弱的人生低谷期。
段嘉玲能不能趁他病,一举攻下他的心,脱掉无名NPC的马甲上位,那就要看她能不能从这一跤中醒过来了。
阿门。
哈利路亚。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