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玥是饿醒的。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大帐之中。
虽然大军一直在往南移动,但这大帐中的摆设并没有什么变动。宁玥也算这里间的常客 ,虽然每次都不是自愿进来的。
没等宁玥清醒过来,魏天瑜就端着盘子进来了。午饭很简单,不过是一碗米粥、一张饼子和一叠咸菜。“吃好了就休息下,一会儿他们还要过来,我们继续讨论。”
几位大将再次进来的时候,看向宁玥的眼神已经没有了起初的轻视。虽然宁玥对军事并不甚了解,但毕竟和罗信一样曾经读过的历史比此时多了上千年之久。游击战术在后世的应用实践比现在多了不知多少战例,而且在这交通不便的时代和环境,游击战对正规军的影响之会比后世更大不小,这一点处于劣势的罗信更是清楚不少。
虽然是宁玥最先提出游击战术将对后续作战有重要影响,但是她并不了解如何排兵布阵,所以也在适时的时候减少发言,把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来做。
下午升帐议事,帐内光线好了许多,中军三位大将、左右翼主将、前锋大将和后军主将以及三位高级幕僚都参与了下午的讨论。为了更加清楚地部署下一步行动,南方5州的舆图悉数搬出,宁玥还同谢鹏等人亲自动手花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做出了战区沙盘。
帐外,王忠亲自调整了营防。自大军出动以来,这么大规模的高级将领集中议事屈指可数,虽然各个都是身经百战以一当百的勇士,但安防之事仍然不能疏忽。更何况要防止机密外泄,更是在中军帐外部署了重兵,禁止任何人未经传召接近大帐20步。
议事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在这期间,宁玥见识到了很多以前不曾见识过的古代行军作战中的很多细枝末节,比如如何让军令更加通畅地一级一级往下传递的同时防止有人假传军令,比如人员调度和粮草调度如何在这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地区实现万无一失,再比如如何发挥战术、排兵布阵……
破解游击战从来不仅仅靠军事行动就能实现的,还要依靠地方政务才能实现。顺州的州牧已经举旗反叛,尽管澜城和顺州大部分地区已经收复,但毕竟兰氏几代经营顺州,再设州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自前章朝以来,朝中官员已经明显分为文官和武官,已经不再具备曾经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能力。
所以,尽管议事已经结束了,很多事情也已经部署下去了,魏天瑜却还要拟上厚厚的奏疏去上禀顺州的情况。
虽然是南方,入冬以后还是有许多寒意。众人散去后帐内顿时冷了下来,魏、宁二人却因为手头上的事未曾忙完还要继续挑灯夜战。长安适时地拿来了毯子和火盆,长宁也端来了热腾腾的鸡丝红枣粥,这粥绵软柔糯入口即化,想来是煮了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