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风来到这个朝代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了,如今史书上记载的内容经过后世修饰,已经不能当作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了。
史书上记载,魏长风出身章朝末年,在军中发迹,并迅速成为当时的太子也是后来的宏泰帝的密友。宏泰帝即位后,魏长风凭借麾下铁云骑屡获战功,累升至卫州大将军。宏泰帝即位不过十数年,死于后宫之乱,伪帝即位,当时不在宛京的魏长风只来得及救出当时还只是小孩子的旻帝。十年之后,魏长风携铁云骑拨乱反正,扶持旻帝上位后退守卫州。又过了十数年,旻帝禅位于魏长风,魏长风在卫州平京即位,同时保留宛京。虞朝立国之初便实行两京制。
斗转星移,两百多年过去了,魏天瑜的父亲登基为帝。先帝自小未受到过帝王的教导,在位期间饱受党争之苦,甚至还引发了兵灾。慕容皇后也就是当今太后果断向戎族借兵,迎先帝至宛京。陈朝中心从平京转移至宛京不过十数年。
宛京距离平京不过一日之遥。宛州起初因地形如碗而得名,四周环山,易守难攻,中部一马平川,河道交错,是一个很容易据守的地域。宛州东北处有一山口,出了山口就是千里沃野,因而得名平州,又因山口外的拱卫宛京的卫城而又称卫州,卫城长期作为宛京副城所在,因而又称平京。
如今的宛州虽然不像后世一样打通山脉四通八达,但已经不像很久以前只能经过卫城入宛,宛州周围设七大关拱卫都城,仍以平京为首。
魏天瑜一行人从南部官道穿过层层山峦,通过土亚关,一片平原豁然出现在眼前,在高山之上甚至能看到一座宏伟的城池屹立在平原之上,这便是宛京了。虽然在后世,宛州因为地理情况相对闭塞已经逐渐没落,但是在这个时代,宛京当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在山中官道上穿行了三天,终于来到了平原之上,宁玥心境似乎也变得开阔起来。虽然即将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对前路一无所知,但自己终究不是一无所有。就拿手中的九龙令来说,如今的凌侯也还是给几分面子的。三日前凌侯派出的人已经迎接到了南石关外,并说已经派人在京城置下一处宅院,购置了新的家具和训练有素的仆役,骁腾卫的护卫也已经安排好了,就等宅院的主人到来了。毕竟是宁玥是太祖临终所托,宁玥确实来历神秘又身份尊贵。
宁玥名声早已传遍京城,如今人还没有到宛京,又有瑞王府、崇德殿大学士和骁腾卫站在了身后。这宁玥到底是何来历,与这三府又有什么渊源,长相为人又是什么样的,回京之后朝廷会不会有任命,京中各路人士都已经充满了好奇。
还没到城门,就能望见旌旗飘扬。瑞王得胜归来,皇帝下令百官、诸衙、诸卫出城迎接,城内还有盛大的入城礼,瑞王及麾下诸将、随员还要一同入宫受赏。宁玥属王府客卿,又有功劳在身,在宫宴中也有一席之地。
这种入城式宁玥还是第一次经历,有些好奇,有些紧张。虽然长史早就嘱咐过今日该如何行止,宁玥仍然有些忐忑。再看魏天瑜,这种场面他已经经历过多次了,他虽然是中心人物,但毕竟位高权重,只要不过分出错,是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来挑刺的。
随着得胜归来众人的靠近,高大巍峨的城墙越发显得雄壮,那种压迫感所带来的威严只会越来越浓厚。文武官员早早地站在主路两侧,外围是被金吾卫隔开的百姓,路中间是一座高大的车架,上面站着代天子宣诏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