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日是传统的孝亲日,各家各户都用刚收的稻米祭祀先祖、庆贺丰收、酬谢大地。上午,范夫人带着子女回了公府祭祖之后,没有留下吃饭就匆匆回了伯府,不一会儿,伯府就有客登门。
诚安伯府开门迎客,宾客接踵而至。外人不知府里何事宴客,直到宫里送来了一封诏书。
当年太祖为鼓励女子晚嫁,曾定下一个规矩,凡三品以上官员之女十八岁以后嫁人,均赐御笔一幅,有的是在出嫁之时赐下,比如前段时间五姑娘就是在新郎亲迎之时获赐“宜家宜室”墨宝;有的则是在姑娘十八岁生辰之时赐下的。
范府接皇命也是常有的事,虽然没有事先准备,但是香案朝服也都是常备的。顾尚宫也说没有实先告知所以一切从简。待天使回宫复命之后,众人围着墨宝,都想知道皇帝赐了什么字。打开之后全场寂然,知道有人小声道出了人们心中所想:“这是宫人拿错了吧。”
可拿错是不可能的。字是皇帝的字,题首也写明是给宁玥的。但为什么不是旁的贵女收到的诸如“慧质兰心”、“贤良淑德”之类的字。
刚举行过授簪礼的的宁玥也皱着眉头看着那玉轴装帧的“举世无双”四个字,心下思忖着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倒是一个留着山羊胡字的老头点了点头,郎声说道:“陛下慧眼如炬。小师妹文能妙笔生花,武能上阵杀敌,既然能拜入我师门,自然是当得起‘举世无双’这四个字啊!既然当得起,那这玉轴也算不得逾制。”
原来,今日上门的客人都是范正合在京的弟子们。范正合在传统士族眼中是一个狷狂不羁之人,门下弟子也是各有特色。开门收女弟子之事实属第一遭,但对诸多弟子来说,一则是师父做过的离经叛道之事太多了,二则是能让师父发信回京交代操办生辰宴的师妹一定不是普通女子。
果然今日还没完,跟着皇帝赐书之后是皇后赐凤冠一顶。凤冠是皇后专属之物,民间也只有新娘出嫁那日可戴,但若是中宫赐下的就另当别论了,可是中宫下赐的凤冠一般人家都供奉起来,没有谁会轻易戴出门去。
“陛下和娘娘都赐了如此贵重的生辰礼,你说下一个是太后还是瑞王?”两个师兄在廊下悄悄议论着。
“我猜是太后。小师妹不是普通女子,身怀绝技,陛下这是急于招揽,太后又怎会放任?”
“不好说。太后——”
对话戛然而止,门口迎客高声喊:“瑞王殿下到——”
两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瑞王居然亲自到了,小师妹还真的是炙手可热啊!
堂上,瑞王亲自把生辰礼递给了宁玥,宁玥掀开红布偷看了一眼又立马合上,递给了何秋,心里偷偷骂了魏天瑜一句,面上却只能还礼道谢。
“哎?怎么直接送下去了,瑞王送的是什么礼啊?”廊下师兄好奇之余,偷偷跑到了临时堆放礼物的厢房,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看守之人,终于看到了礼物。看到之后惊呆了,又有些了然。
魏天瑜送的是一个妆奁。妆奁是女子闺阁之物,只有父兄和丈夫送得,旁的男子送不得。可如今瑞王不仅送了,小师妹竟也收下了,难道小师妹终究还是要投身后宅吗?如果真是如此,是不是太惋惜了。
席间,有师兄趁敬酒偷偷跑去问宁玥:“师妹,瑞王送你这礼物何意,难道是要把你关进王府去?这可不成啊,他王妃随便挑,我们师妹可只有这一个啊。”
宁玥眉毛一挑,笑着回答:“区区王府,怎么可能困得住我啊!”
见她如此回答,师兄们也放心了:“师妹放心,有师兄们在,哪里都困不住你。”
生辰宴一直延续到晚上才逐渐散去,范正合的弟子们都是不拘小节,范夫人也已经习以为常。宁玥也陪师兄们聊了许久,见过的新鲜风物,提出的独到见解,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很快就受到了师兄们的喜欢。
今天宁玥算是忙了一整天,也开心了一整天,好像回到了那年和好友夜间篝火谈话时的惬意。特别是在被拘束了近两个月之后,第一次这么放纵自己,还真是轻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