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个传话的宫女,宁玥也就随口一问,也没想着真能问出来什么。
但是那宫女又说:“奴婢倒是听到桂姑姑提了一下,似乎是神宫来人了。”
宁玥顿了一下脚步,反问了一下:“神宫?”
倒不是她不知道什么是神宫,只是神宫从来都不入尘世,所以宁玥从来没有和神职之人打过交道。
宁玥以前都忽略了,创世神话从来不仅仅是一个神话,由创世神话衍生出来的宗教早就深入到了百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年要祭灶神,女儿节要祭丝神,雨季来临前要祭河神,地动之后要祭山神,山野各处都可见各种大小规模的神庙,供奉着不同的天神地神。
神宫,是供奉创世神、母神和十二主神和三百六十上神的地方,是所有宗教信仰在人间的代表,也是据说维持人间神力的最后地方。
宗教力量的可怕,历朝历代用无数血淋淋的事实证实过了,来自于一千年后的宁玥看得清清楚楚,那么魏青云看得更加清楚,所以早在旻帝还在位的时候,魏青云就极大地限制了神宫的势力,不许他们私置产业,不得在神庙以外的地方公开传教,不得拥有任何武装力量……一直以来神权都被皇权压制得死死的。
魏青云斩断了神宫的经济来源和军事力量,但并没有对他们斩尽杀绝,毕竟他们也存在了数千年,似乎还真的存在些什么特异的能力,所以真的逼着他们踏上绝路,神宫凭借着在民间的影响力,就算不能推翻魏氏的统治,也能让大大动摇魏氏的统治根基。
宁玥定了定神,虽然没有和神宫打过交道,但是该怎么应对也早就写在会章中了。想到这里,宁玥抬起头,往正殿走去。
若是神官们入朝需得提前报送门下省,经皇帝批示后转尚书省由礼部安排神官入朝议事的各种规仪。这也是当年魏青云设定下来的繁琐程序,就是为了避免神权干涉皇权。此次神宫临时遣来使者,应该是普通的神侍,只用经太常寺通禀即可。
宁玥落座之后,内侍传神侍觐见。五名神侍进殿之后,宁玥差点要失态地笑出声来。这衣服分明就是魏青云从千年之后照搬过来的,都没有改造就成了神宫的统一着装。神宫的服饰样式都是统一的,以颜色和配饰做等级区分,以边纹做神主的区分,知道其间的区别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人在神宫中的地位和职位。五人中为首的神侍唤作黎青,他服色深重、配饰繁杂,边纹以十二主神标做做装点,竟是大神官座下的执事官。神宫十三名神官,除代表主神的十二神官之外,只有一人能称得上大神官,那便是侍奉祖神和母神的神官第一人,也是天下所有信仰的神在人间的第一神使。
执事官见礼之后就是一段长长的祝文,大意就是贺太后寿辰,启华神宫敬赠七宝琉璃盏一座。那七宝琉璃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目,一看就是不可多得的宝物,太后近前观赏,看得出琉璃上还以浅浮雕工艺雕刻了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惟妙惟肖似活物。果然神宫一出手就是不同凡响,太后当即表示择日举行祭礼将琉璃盏迎入长庆宫礼神的隆华殿内供奉起来。
待太后回到座上,黎青又说:“下官奉大神官之命还有一件贺礼敬赠瑞王妃。”
七宝琉璃盏是神宫所赠,而后边这件则是大神官所赠,其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大神官地位比肩帝王,在亲王妃之上,可赠礼没有用“赐”而是“敬赠”,这点差别可就耐人寻味了。
按照礼节,宁玥既非天子又非天子之母,不管是神宫还是神官赠礼,宁玥都要亲手接过。宁玥走下台阶,亲手打开了长长的木匣,取出静静躺在匣中的装饰华丽的宝剑。宁玥缓缓抽出,剑身上刻着“淬心”二字,应该就是这柄剑的名字了。
“此剑名曰‘淬心’,乃是耀明大神官亲手所铸的四剑之一。今奉大神官之命赠予瑞王妃宁氏。”黎青在一旁说着。
耀明是两百年前魏青云在位之时的大神官。当年耀明亲手铸就了四柄宝剑,长剑随魏青云长眠陵寝,短剑陪耀明沉睡地宫,还有轻重两柄剑由大神官世代相传,重剑还曾率启华卫迎先帝入宛京。最后一把就是这柄轻剑“淬心”了。
宁玥轻轻抽出淬心,剑尖微颤声如凤鸣,剑锋闪光亮似闪电。宁玥轻轻敲击了一下剑身,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不是普通的铁剑,而是精钢铸成,不仅仅经过了千锤百炼,更是添加了合金,所以才能在不减剑身强度的同时减轻剑身的重量。这真是一柄好剑!耀明大神官要么事天纵英才,要么与魏青云之间有很深的联系。
宁玥挽了一个漂亮的剑花之后收入剑鞘,即便是归鞘之后的宝剑似乎还在振鸣。看着宁玥干净利落的动作,人们这才想起这个王妃可是随瑞王上过战场的,曾与敌军针锋相对,也曾在幕账出谋划策,可谓是智勇双全的绝世女子。
宁玥将宝剑交给了身后的绯乐,再次向黎青行礼谢过大神官,黎青一行人也没有多做停留就回神宫复命了。
有神宫和大神官所赠两件宝物珠玉在前,后边的贺礼都有些黯然失色,太后也渐渐没了耐心,只让内侍省将还没呈送的贺礼分别造册,然后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