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前面!”
尚清华说走就走,拉他向前。
漠北君被拉走了,期间想要挣开的想法,却愣是在掌心传来的柔软触感下,莫名的没有动弹。
他不想挣脱。
就这样,尚清华拉着魔界二把手,走到了一个小摊子前。
说是摊子,但其实很小,只有一个老人,怀中抱着一个大大的木杆。
木杆的上方,用稻草扎成一团大柴,勒上了几根竹丝捆束,大头小尾,其上扎满了几十根木签;木签上穿着颗颗圆圆的果子,不知经过了什么加工,每一颗上都裹有一层亮晶的脆壳,泛出点点晕光。
漠北君有些奇异。
“这是什么?”
他指向那一根根晶莹的果球。
魔族少来人间,尤其是漠北君这样的贵魔,不认识也正常,尚清华给他解释道:
“大王,这叫糖葫芦,是种很常见的甜食。”
边说,边将银钱递了过去。
“老伯,我们要两根。”
老伯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方才看的花,没瞧见两人;眼下闻声,忙起身接过银钱,伸手去稻垛上摘签子。
漠北君皱皱眉。
“糖……葫芦?葫芦不是不能吃吗?”
尚清华刚刚接过签子,闻言,立即‘噗’的一下破了功。
“哈哈哈,大王,这不是真的葫芦,是用木签穿了鲜果,又裹上糖浆制成的,可以吃。”
他笑得眼角都出了泪,转身将糖葫芦递到他唇边,道:
“大王,你不若亲口尝尝,很好吃的。”
漠北君还有些不明,但看到近前的圆亮小果,还是依言。
他微微低下头,就着尚清华递过来的手,轻轻在第一颗果子上咬了一口。
清香蔓延而开,原本偏酸的山楂,在糖浆的包裹下化成韵悠的酸甜;二者彼此融合,竟别有风味,咀嚼之间,又发出道道‘嘎吱’的清响。
尚清华看着他吃,开口问道:
“怎么样?”
“还不错。”
漠北君在魔界也吃过许多佳肴,这小吃食虽不是上乘,但也算可口了。
“居然真的不是葫芦,那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漠北君不理解。
尚清华将木签放入他手中,道:
“因为圆圆的山楂排在一起,就很像可爱的小葫芦啊,再用糖浆来裹,自然就叫这个名字了!”
他说着,自己也吃起了另一根,赞道:
“嗯,果然好吃,大王,我们走吧!”
漠北君点点头,拿着木签,俯头又咬了一口。
今晚似是没有宵禁,子时了,街上仍是人满为患,叫卖声与讨价声水涨船高。
嚼着山楂,尚清华轻叹了一声:
“我真是好久都没有……像今天这样逛过集市了。”
漠北君也嚼着山楂,道:
“你喜欢这样的地方?”
“是啊,喜欢以前总想着来,但总是忙。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忘记了吃饭休息,更别提来逛集会了,真真是身不由己。大王不也是日理万机吗?处理那么多事务,比我还忙呢。”
“那今日便好好逛逛,回去又要忙起来了。”
漠北君揉揉他的头。
二人闲聊着,缓缓走到了一家店铺前。
店门前也支了小摊,伙计正在跟行人吆喝宣传着:
“玉行今日新品:刻名玉环!各种款式任您选择,雕工师傅现场制作,请诸位莅临挑选!”
“刻名?”
尚清华来了点兴趣,原本要路过的心微微一停。
伙计见他停下,连忙招呼道:
“二位公子!可是要买玉?您挑挑!我们这里款式料子,都是城中最好最全的!”
尚清华问道:
“你刚刚说的刻名玉环,在哪里看?”
“在店铺之中,我为您二位带路!”
瞧这二人衣冠楚楚,定然是不差钱的
伙计立即换来他人看摊,自己则亲自带着两人进入门店。
门店之中,放着大大小小的木桌,约有几十张,每张上均有上百块未曾切割的原石璞玉,和已然雕光润色的玉佩扣环,镯链戒坠。
五色纷杂,珠光镜影。
伙计将他们带到最深处的一张桌子旁,指向上方摆着的一列玉环,笑道:
“这是本店新品,全是昨日刚从矿产中加工送来的,还未经雕琢,二位可随意挑选。”
尚清华扫视着玉群,忽然,被一抹幽蓝夺去了目光。
轻轻拿起,深邃的光雾在日光下凛凛照芒,墨古的质料中,似乎透出冽魅的凌色。
“寒珀玉。”
他轻声开口。
“哎呦,公子好眼光啊!真是识货,这确是寒珀玉,我们整个店只有这一块!”
伙计不住夸赞道。
尚清华轻轻笑笑。
“这玉料确实难得,我也未曾想到会有;大王,这个颜色很适合你,你看看?”
他边说着,边转向一旁。
漠北君一直没有作声,只默默跟着,他的手上亦握着一块青玉环,闻言递了过来。
“你也看看这个。”
尚清华接过,仔细瞧了瞧。
翠碧华影、映琼光灿、透骨沁沁,如一江平绿的湖水,幽情迷鸾。
“我觉得,这个很适合你。”
漠北君接过那枚蓝玉,但视线却一直落在他身上,眼眸中,似有心绪万千。
尚清华对上他的视线,心中一颤。
“嗯,我也觉得。大王眼光真好。”
他连忙扯开话题,拿着玉环问向伙计:
“这是阳青玉吧?”
伙计应道:
“是,这块亦是极品宝玉,本店仅此一块。二位公子确定就是这两块了吗?还用不用再挑挑?”
漠北君握住掌心玉环,道:
“不必,就这两个吧。”
说着,直接从袖中拿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
伙计一看金额,立即喜笑颜开,一个劲的行礼道:
“好,还请二位公子暂时将玉环留下,雕工师傅会即刻开工;不知……二位要在上面刻什么字啊?”
尚清华问道:
“有纸笔吗?”
“有,小的这就去拿!”
铺开宣纸,轻沾乌墨。
尚清华在寒珀玉后,写道是:
“北映黎光,君语轻肠。”
漠北君微牵唇角,接过湖笔,亦在阳青玉后,写道是:
“清辉阑古,华安定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