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不错,掌门之位,很快就是你的了。”
男子也大笑起来:“哈哈哈,既有你……”
画面戛然而止,符清眨眨眼,眼前恢复破烂的神庙之景。
“这支短香记录的仅有这么多。”辛岚松手,“返熟香只能重现一次场景,香体不易折断,有人用锋利的东西斩去这截,埋在香灰里。
“那具白骨乃妖物所化,返魂香可让妖物现原形,如此,录下了她的原身。”
辛岚停顿,片刻后接着道:“至于后面的内容……不重要。”
符清眯眼,嘴角不住上扬。
另一段香的内容,她知道。
书中为了渲染暧昧氛围,简单介绍了长截返魂香的内容,详细写了凌寂洵的观后感。
原著没有写凌寂洵在辛岚来之前做的事,辛岚凭追踪符跟过来的时候不想打草惊蛇,在外守到凌寂洵点燃第二根香才走进去。
所以当晚符清以为凌寂洵点的香是普通的熏香。
香的另一段,记录的是男子与化形的白骨妖行苟合之事。
这段挠人心口的画面凌寂洵是和辛岚一起看的,他心里小鹿乱撞,要把他的心撞出好几个窟窿来。可惜辛岚对他还没啥感觉,凌寂洵只能自个承受这份心动。
看辛岚的反应,应该是看过另一段香的内容了。
想当初那么爱看他们在一起,如今却要拆散他们。
符清也只能自个承受这“棒打鸳鸯”的罪名。
“你可知画面里的男子是谁?”
符清眉梢微动:“是……”
是什么!她怎么记得!当时光顾着看男女主了啊!
凌寂洵有说,那男子是他门派的长老之一,和另一位长老是双生子,两个人都是坏角色,无非是芝麻汤圆和芝麻糊的区别罢了。
符清短短纠结了一会,答案正欲脱口而出,忽听女声系统在识海内提醒。
[千剑宗长老俞荼,宿主和凌寂洵师父。]
系统来的真及时,她差点又讲出玄字开头的门派了。
符清:“我前师父,千剑宗长老俞荼。”
【辛岚对凌寂洵怀疑值-5,当前为20/100】
“?”
[?]
这系统真的是来帮她的吗?怎么说出正确答案的结果是这样?
符清瞠目,侧眼瞥到在树下“乖乖”站着的涂渊心情才莫名好些。
没事,至少他的好感值没减。
返熟香上的黄符燃尽后变为了普通的香,辛岚弃至一边,想和符清入庙中探查。
“等等。”
符清拉住辛岚的手,蓦地回眸,盯上一只枝上乌鸦。
这只乌鸦不飞也不叫,就这么在这看了她们一刻钟,放在现实跟摄像头差不多。
她总觉得有些古怪。
符清考虑着道:“我看看周围。”
凌寂洵那种人,心眼子又密又多,说不定这乌鸦就是他的手笔。
符清绕神庙走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回来时枝上的乌鸦也不见了踪影。
凌寂洵竟然什么手脚都没做。
符清面带怀疑,辛岚柔声道:“放心吧,我探查过此处没有灵力波动。”
符清微微偏过头看她:“好……”
好知性的女主!
她弯起双眼,笑嘻嘻地跟辛岚进了神庙。
辛岚扫视一圈庙中布局,同符清推断:“返熟香插在香炉中,香炉被人移位,偏离了正对大门的位置,返熟香又混在其他香中,看起来并不显眼,那白骨妖和俞荼才没有察觉。
“从香的留影来看,俞荼带了个孩童,即使布有结界,但那孩童的位置在入庙前一定能看到白骨妖幻化的面貌,我们需尽快找到孩童。”
符清点头表示了解。
辛岚的计划有两步,一是找白骨妖,二是找孩童。
本来两步计划都该告诉凌寂洵,由他和她一起完成。现在有了第三当事人符清的加入,找孩童的任务就落到了符清肩上。
这样分配于情于理,为了道义各司其职。
“妖物将天机珠分成两颗,天机珠的内容却不可被转移。”辛岚直勾勾盯着符清,向她伸手,“让我看看,你身上的天机珠。”
符清心头一跳,不动声色捂紧了腰带。
“不行。”
符清干脆利落地拒绝,二人僵持片刻,最后辛岚收回手,轻轻一叹。
“也罢。”
辛岚知人解意,看符清的动作,知晓她不愿借天机珠,也不好强人所难。
“只要没有其余人知道里面的内容便是安全的,你身怀宗门秘密,须保护好自己,在外对任何人戒备些总归不是坏事。”
符清逐渐放下防备,看着辛岚走向摆放供品的桌底蹲下,拔剑撬开一块地砖,往里瞄仅能看见三步石阶,余下的黑不见底,像是通往深渊。
“这有密室。”辛岚朝庙外的涂渊招了招手,打头阵跳进地洞口,攀着石梯跃到石阶上。
符清眼眶打颤,实在不敢相信辛岚就这么闯了下去。
她记得原书中这个片段里的密室极其恐怖,昏暗就算了,还有很多怪东西。她灵力不高,一不小心变成孤魂野鬼留在梧瞿山怎么办?
符清犹豫不前,转念想到辛岚没有和凌寂洵探查,把密室留到现在他们三人一起,必是在相差巨大的信任值中选了她。
如此想着,符清咬牙,坚定地跟进了密室,顺便叮嘱涂渊跟紧自己。
仙剑认主,涂渊直截了当地用松嵊剑横卡在密室入口处,防止误触机关关闭入口。
通向下的路并没有开始那般逼仄,辛岚走在前头,越过明暗交线,想用灵力擦出指火,发现没用,不解地又捻了几下。
“师姐师姐。”符清眼尖,踏着上头照下的微弱光线,快步跑下阶,轻点辛岚后背,递给她一根火折子,“用这个。”
符清伸出的手顿住,单手打开竹盖,对着火折子顶部一吹,气息短促而平缓,火星子复燃,瞬间照亮三人所在位置。
辛岚笑了笑:“你还知道用这个。”
符清听出辛岚这句话有夸赞她的成分在,高兴地扬了扬眉:“涂渊师兄说梧瞿山曾经战乱频繁,我想人们建一座神庙在此,即为求心安,也为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