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倚天]鹤越孤山 > 第56章 第五十二章 丧乱帖中有真意

第56章 第五十二章 丧乱帖中有真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是白鹤鸣的话,灭绝师太应该恨不得她能把其他各派的精华全部学来才是。

张三丰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笔一划地写起字来。白鹤鸣屏气凝神,先是看出“顿首”、“丧乱”几字。好在她以前曾经学过几年书法,来到古代之后虽然未曾特地重温过,此刻却也能记起这是王羲之的名作《丧乱帖》。王羲之先人之墓被一毁再毁,自己却不能前往修整,因而帖中字字含情,句句显背,是从古至今伤心沉痛之罪。

白鹤鸣以前也临过这帖子。只是她当时年纪尚小,又长在现代,那些生活中的忧虑怎么比得上走入江湖之后所看到的人世冷暖,生死祸福?直到她亲眼见到大都百姓苦不堪言,身遭俞岱岩残废在床,方才懂得世事无常,懂得王羲之笔下“丧乱之极”、“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等等言语之意。只是片刻,她便想到定然是俞岱岩受了重伤之后,张三丰心情悲愤,才会临习此帖,进而顿悟。

《丧乱帖》全文不过八行六十二字,白鹤鸣见张三丰先是以指为笔,后逐渐施展开来,拳脚并用,分明将书法化为了一套高明的武功。每一字都包含数招,而每个字的笔画不论多少都兼有王羲之行书中清刚峭拔之意。白鹤鸣看得是目不转睛,自然发觉张三丰写完《丧乱帖》后开始写起了别的字。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她情不自禁地读了出来,喃喃自语道,“……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字中两个“不”,两个“天”都被张三丰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千变万化,妙不可言,让白鹤鸣忍不住想起《兰亭序》中王羲之对“之”字的处理,忍不住也用手指开始模仿起张三丰的一笔一划。

这一套拳法张三丰确实只对五徒弟张翠山演示过。那夜张翠山正为俞岱岩的伤势而忧心的睡不着觉,出门便在机缘巧合之间见着了张三丰练习这套拳法。师徒二人那时心神合一,又都通晓武功书法,张翠山不过看了一遍,就把这套精妙功夫全给记住了。只是后来张翠山为报俞岱岩之仇下山,随后便在王盘山屠龙大会上不知所踪了。

张三丰想到此,叹了口气道:“为这屠龙刀,几乎损我两名弟子。”他见着白鹤鸣放在桌上的剑,又见她腰上还挂着一把,便问道:“你怎么带着两把剑?”白鹤鸣无藏私之意,将自己如何寻得倚天剑,灭绝师太又如何将倚天剑交由她保管等事一一道出。

白鹤鸣把包裹着倚天剑的布打开。那寒光一慑,张三丰便知她所言非虚。他拿起倚天剑略微拔出,只见露出的剑刃上映照出一张垂垂老矣的眼睛和几缕白发,叹息一声,将剑重新插入到剑鞘中。

那个十六岁的少年张君宝,此刻已经老了。而那个曾经□□潇洒的少女也早已作古。

“最近十几年我一直没看到峨眉派有人用这把剑,原来是不慎丢了。你能找回这剑真是再好不过了。”张三丰感慨道,又问白鹤鸣:“倚天剑乃不世出的神兵利器,怎么你师父给你,你却不用它?”

白鹤鸣道:“此前俞三侠送过我一把佩剑,我觉得很好用。现在已经用习惯这把剑,也就不想换了。我此前和师父说过,但师父还是希望我能肩负起保管倚天剑的责任,所以我只好天天背着它,还得日日提醒自己小心。”她边说边给张三丰看自己手上的剑。

张三丰接过她的佩剑,稍微一掂,便知此剑确实不错。虽然不能和倚天剑这种神兵相比,但俞岱岩应当是有心花了不少钱在这把剑上。他正想夸夸这把剑,余光瞥见那剑上还挂着个莲花样的剑坠,赞道:“这剑确实不错,剑坠配得也别致。”

白鹤鸣想起俞莲舟来,笑道:“说来也巧,我的佩剑和剑坠,也都是从武当这儿来的。”不等张三丰追问,她便解释道:“想来此等小事,俞莲舟应该没和你们提过。大都一行我和他分别的时候,他说这剑坠重量恰好,偶尔练练长穗剑也不错。”

那铜莲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听到自己二徒弟也会送人礼物,张三丰心道了声难得,说道:“看来你确实是和武当有缘,以后若是得了空,可要常来武当,就当是陪陪我老人家吧。”他笑的和蔼,白鹤鸣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抱着自己从汉阳走到川西的老人,心下一软,道:“好,我有空了一定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