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缔宙者 > 第180章 《缔宙者》2——25:跟皇后聊天后段

第180章 《缔宙者》2——25:跟皇后聊天后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却说包尔姬将“有山不长木,有水无鱼游。有户不准入,有漏不让补。”这首谜语诗猜成地图。

方欢轻笑道:“错。再来!”

接着她说出了下一个谜面:湿地拐角处,滋生水一脉。虽然不是海,却把蛟龙逮。

这首谜语诗描绘的是一种特定的自然景观,其中“湿地拐角处,滋生水一脉”即湿地的一个角落,这里水源丰富,形成了生命的源泉。“虽然不是海,却把蛟龙逮”则表达了尽管这个地方不是大海,但它却有着吸引和滋养大型水生生物的能力,尤其是蛟龙这样的神话生物。

这样的描述是在赞美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之美,并肯定湿地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样的描述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肯定。

湿地作为生命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因此,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处具体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赞美。

然而,湿地作为借体,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包尔姬想到了“砚台”。造型别致的砚台一般都有池角,内置墨水。而砚台有“墨海”之称,书法有笔走龙蛇之说,砚台虽然不是真的海,却能拘束可走龙蛇之笔。

“是砚台。”包尔姬回答的声音小了一点,自信心显然打了折扣。

“错。再来!”方欢得意道:“一只嘴巴好稀奇,未长舌头牙也没。偏又天生倔脾气,不吃软食啃硬的。”

这首谜语诗描述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行为的主体。

一只嘴巴好稀奇:是指主体拥有一个嘴巴,但这个嘴巴与众不同,显得稀奇。

未长舌头牙也没:描述了嘴巴的特征,即它没有舌头和牙齿。

偏又天生倔脾气:这句话揭示了主体的性格特点,即它天生具有倔强的脾气。

不吃软食啃硬的:进一步说明主体的行为偏好,即它不喜欢吃软的食物,偏爱啃硬的东西。

是什么物体具有上述特征呢?包尔姬想到了臼舂。因为这种工具用于研磨或破碎硬物。它没有舌头和牙齿,但非常坚硬,适合啃(碾磨)硬物,同时也暗示了其“倔强”的特性。

包尔姬试着答道:“是臼舂。”

“错。继续!”方欢大笑道:“光头独眼模样怪,伸伸缩缩脾气坏。平时恶劳贪自在,一提掘井劲就来。”

光头独眼模样怪:指的是头上的毛发被刮光或者自动掉光,也许是天生的不长头发。而且这个头可能是脑袋,也可能指前端或顶部,即头子。同时这个“光头”上只有一只眼,但眼可以是眼睛,也可以是口和洞穴之类,比如说枪眼或针眼。并且这东西长得很奇怪。

伸伸缩缩脾气怀:是说这东西的移动方式或者说活动形式,而且这种伸缩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还可能是杂乱无章的,给人一种性格暴躁,易冲动的印象。

平时恶劳贪自在:指其怕风怕雨怕冷怕晒怕苦怕累,只爱呆在宽松舒适的环境里自在地享受安逸。

一提掘井劲就来:表明此物虽丑怪懒散,却有着特殊的生活习性,像老鼠一样喜欢打洞,即掘井。而且是特别有劲,貌似不知疲倦的那种情况。

包尔姬想来想去,只有蚯蚓的头是光的,而且没有耳朵,眼睛和鼻子,单有口腔。并且它是伸缩着前进的,一旦受到刺激,伸缩活动会变得激烈而无序。而懒是它的习性,打洞则是它的本能。

“应该是蚯蚓。”包尔姬不加肯定道。

“错。继续!”方欢开心道:“一条小径下毛山,未经森林不过江。连通洞口接深港,从头至尾无阻拦。”

这条“小径”连接着山脚和深港,途中未经森林,也没有跨越江河,全程畅通无阻。此话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理路径。

“小径”:指的是一条狭窄的道路,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地点。

“毛山”:是指山脚或者山边,表明这条小径是从山边开始。

“未经森林”:说明这条小径没有穿越茂密的森林,避免了复杂的自然障碍。

“不过江”:强调了这条小径没有跨越任何河流,简化了旅行难度。

“连通洞口接深港”:则表明这条小径的终点连接着一个洞口,可能是山洞或者地下通道,并进一步延伸到深港(深海港口或深水港区)。

“从头至尾无阻拦”:强调了这条小径的便利性,从起点到终点全程畅通无阻,没有遇到任何自然或人为的障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