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你看好的建筑公司?”李落河一边翻一边问。
“只是初筛。”陈峙说,“先拿给你挑一挑。”
“周谦。”李落河把周谦理好的资料递给他,“复印两份拿进来。”
周谦接过:“好的。”
陈峙背调里的公司比李落河选的多,李落河翻完一遍,剔除了三个,说道:“这三家闹过烂尾新闻,风险评估过不了,其他的我让周谦找了资料,你看看。另外……你们还看了宁海的公司?”
李落河把唯一一份与众不同的背调资料抽出来。
和其他津市本地的公司不同,这份背调是宁海市一家名叫恒源建筑的集团。
齐诚看了眼,很快想起来,解释:“这不是我们主动找的,这是恒源建设的人亲自投到致雅来的,陈总看完说可以考虑,我就做了份背调。”
恒源建筑是宁海的公司,之前承建的项目也都是宁海本地的项目。除了企业的,也有一两项政府的,经验丰富,质量也高,可以说是宁海市的建筑龙头企业。
李落河仔细看完资料,瞥到底下时诧异抬头:“他们报价这么低?”
陈峙点头:“这是我认为可以考虑恒源的原因。”
“他们有承建政府项目的经验,质量也高,我看了津市跟它同一水平的建筑集团初步报价,市政的预算根本不够,只有恒源建筑报价符合预算的同时还不用担心过不了验收。”
李落河盯着远低于他预想的报价,皱着眉:“恒源以前报价也这么低?”
陈峙看了眼齐诚,齐诚心领神会地接道:“不是,我查了恒源近五年的项目,给我们的报价是最低的。”
“那恒源为什么给我们报这么低?”李落河觉得不对,“低得不正常了。”
陈峙认可李落河的担忧,道:“目前还不知道,所以只能先纳入考虑中。”
他提出一个办法:“你们整理的资料我看了,津市里我也比较倾向于这五家。不如我们先跟这五家谈一谈,看能不能争取把报价谈低,然后找人约一下恒源的老板,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故意隐瞒的陷阱。”
恒源建筑的价格实在令人心动,李落河在心底权衡一番,点了头:“好。”
之后李落河跟陈峙商量了两个多小时项目的其他问题,等谈完,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周谦已经按照李落河谈生意的习惯提前定好餐厅,熟练地邀请:“陈总要留下来吃午饭吗,李总已经定好了餐厅。”
陈峙显然有些意想不到,求证般看向李落河。
“……”餐厅都定好了,李落河只能说,“不吃就走。”
周谦对李落河不客气的语气感到诧异。
这是他第一次见李落河这样对合作方说话。
但当他看清陈峙眼底的笑和听见那句“我去”时,他想起来刚刚陈峙喊的那句“落落”。
“……”周谦一怔,迟来地意识到这位陈总或许真的是比尹先生他们更亲密的朋友。
餐厅离公司有些距离,周谦叫了两辆公司的商务车。
在集团楼下等司机过来时,陈峙就跟在李落河身边,时不时跟他说话。
“周助理在你身边工作很久了吗?”陈峙问。
李落河:“嗯。”
“几年了?”陈峙又问。
“快三年。”
“这么久。”
李落河:?
陈峙继续问:“我听说他宁愿放弃升职的机会也要继续在你手底下工作,真的假的?”
“……”
李落河皱眉品出一点不对味,正好这时司机到了,他拉开后座门,无语地甩出一句“少打听我员工”进去。
陈峙挑了下眉,心想他表现这么明显吗。
“齐诚。”陈峙没有去另一辆商务车上,而是拉开了李落河的后座,“你跟周助理一辆车,我和落落一起。”
齐诚很有眼色:“好的陈总。”
见李落河没反对,周谦便跟齐诚一起上了另一辆车的后座。
车上,周谦跟齐诚交换了名片和联系方式,方便之后联系。
礼貌客套完,周谦迟疑后还是问了出来:“齐助理,你在陈总手底下工作很久了吗?”
齐诚:“挺久了,陈总刚进致雅的时候我就是他助理了。”
“哦……”周谦试着问,“陈总和李总以前认识吗,我刚刚看他们好像很熟,陈总还叫了我老板小名。”
“哦,你说这个。”齐诚不清楚周谦知道多少,也不敢贸然把陈峙和李落河之前的关系说出来,只道,“陈总跟李总是发小,认识二十多年了,关系很好。”
周谦愣住,居然是二十多年的朋友?他完全没听李落河说过,也没见过。
齐诚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陈总三年前出国了,十一月才回国。”
周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谢谢齐助理。”
“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