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重生东北1910 > 第112章 宋叔叔

第112章 宋叔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完了老人的话,卓立仁觉得这些事怎么跟戏本子上面写的那么热闹精彩。他爷爷前年去世的事他已经知道了,是他父亲来信的时候说的,后面那些分家什么的他就不知道了,至于他父亲当了那个什么议长的事他就更不知道了。看起来哈尔滨已经没什么危险,他父亲敢回去就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那个什么议长他多少还知道一点,民国初年社会上有一种风气,讲究让各界名流社会贤达参政议政,各地纷纷成立这种市民议政会之类的组织,对地方政府的各种政策法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还真是蔚然成风,遍及全国,而且还具有相当多的权利,绝对不是民国后期的那种橡皮图章国会可比。

清末民初时,各地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一时间城头变幻大王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候老百姓连旗子都没看清楚就换另外一个了。问题是不管谁来,这些地方上的事情总得有人来做吧?这种市民议政会就是干这个事情的。

那些东跑西颠占地为王的军阀们也不知道怎么管理地方事物,也需要这么个人或者组织,替他们管理地方收税纳粮,最需要这个组织的还是老百姓,这个组织了解地方上的情况,可以相对合理的分摊必须上缴的钱粮物资,老百姓出一部分,有钱人再出一部分,反正不能把老百姓逼急眼就是了。

要是那些跟土匪差不多的军阀自己来干就坏了,他们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抢啊,除了抢钱抢粮他们还要抢女人,这玩意可就要了亲命了。

要是有一个民间组织帮助来做这些事情结果就不一样了,至少能把军阀头子安抚住,让他知道,想要的该要的能要的都能得到,基本上就能让他不那么纵容手下,太过于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日子多少总能好过一点。有一句话叫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乱世人命不如狗,只要那些军阀能够稍微约束一下自己的部队,老百姓还能要求什么呢?

卓立仁看着老人的眼里充满了感激,自己父子三代人都受了人家的恩情,拿什么回报人家呢?再想到那个几乎没见过面的爷爷,心里曾经有过的那些恩怨是非一时间也都烟消云散,那个老头对自己父亲再不好,现在人都没了还能怎么样呢?毕竟还留下一个这么好的朋友,不仅帮助老朋友完成了临终的愿望,还能想着关照提携老朋友的后人,所谓的至交好友不过如此吧!

老人似乎看懂了这个少年的心思,点点头又摇摇头,感慨着说道:“相交满天下,知己能几人?斯人已逝,些许小事何足挂齿?聊以□□而已!老则老已,去日无多!将来要看你们年青人的了,远大前程尽在足下,还需砥砺前行,切莫倦怠,老夫拭目以待。关山万里天涯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勉之!勉之!”说到这里,已经有些面露倦容的老人对旁边的那个人说:“庸之,我有些累了,你与小友且去吧!”

坐在老人身边这个高大健硕的人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向老人鞠躬行礼说:“是,先生,学生告退!请老师早点休息!”老人摆摆手,示意让他和卓立仁都出去,卓立仁也连忙起身告辞。

出了房间到了外边走廊里,这个被老人称为‘庸之’的人问卓立仁,是不是还想回大厅里坐坐?卓立仁忙不迭的连摇脑袋带摆手,他可是再也不想回到那个烟雾缭绕的大厅去了,前面待的那两个小时熏的他现在都觉得满身的烟味,他最烦的就是这个味了。

看见卓立仁这幅模样,这位‘庸之’先生也乐了,带着他去往另外一边的走廊,来到一个房间门口,他打开门请卓立仁进去,卓立仁哪肯先进,两个人在门口谦让再三,还是这位‘庸之’先生先进去了。

这个房间不大,里面的摆设也挺简单,一桌二椅一床一柜而已,卓立仁落座之后,这位‘庸之’先生给他倒了一杯水,自己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似乎有事情要跟卓立仁说的样子。卓立仁跟着他来到这个房间的路上就想到了,他可能是有事要跟自己说,现在他是既来之则安之,老老实实听着就是了。

让卓立仁没想到的是,这位‘庸之’先生先跟他介绍的是那位张荫堂大人的情况,这位老先生简单说就是满清最后一位驻美公使,也是民国第一位驻美公使。在中国巩固对西藏的统治,还有维护在墨西哥华侨权益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清末中国不可多得的外交家。

大概介绍过了那位张荫堂大人之后,这位‘庸之’先生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他姓宋名守业,字庸之,是张荫堂老先生的弟子,这一次张老先生受民国政府邀请,以顾问身份陪同那位新公使大人赴美上任,主要是为了利用他在美国多年培养出来的人脉,帮助新公使多结识一些美国各界人士,这位宋先生以弟子身份随侍身边,伺候先生起居。

宋先生介绍完了这些,才跟卓立仁说自己请他过来是因为老师事先有吩咐,让他来问问卓立仁,在美国的学习上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卓立仁心里说我现在就缺钱,跟你说也没用啊!嘴上肯定不敢那么说,就说自己现在一切都挺好,多谢大人惦记!宋先生又跟他聊了一些美国的风土人情这些,卓立仁就起身告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