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没听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追问他帮自己什么忙了?自知失言的彼得捂着自己的嘴,做出了一幅可怜像看着安妮,安妮无可奈何的看着他摇摇头,转身进厨房做饭去了。在卓立仁的再三追问下,彼得只得老老实实的把事情都说出来了。
原来安妮和彼得结婚之后,前两个月就住在老戴维家里,彼得的婚假还没用完,他把租的房子也给退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十分幸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见小玛丽央求外公去买冰激凌,老戴维说自己没钱,已经九岁的小玛丽知道外公在开玩笑,也开玩笑的跟外公说:我的钱就是外公的钱,别忘了我可是百分之一点五女士啊!说完了她和外公都笑得特别开心。
彼得没听明白他们俩说的是什么意思,去问安妮,安妮笑着说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彼得一开始还以为是一个玩笑,没想到小玛丽跑进自己的房间翻腾半天,拿出来一张纸给彼得看,彼得一看居然是一份股权转让协议,赠予人卓立仁,受赠人小玛丽,转让内容是橙味剂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一点五。
这件事让他感到十分震惊。他是美国食品安全管理局检验中心的工程师,对于橙味剂还是有些了解的,按照他的估计,这个橙味剂再过几年,很有可能会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流行起来,利润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百分之一点五看上去好像不多,那也可能是几十上百万美元,落到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身上就挺吓人了。
在他完全弄明白了这里边的过程之后,彼得开始对这个中国少年认真琢磨起来,卓立仁把股份赠予小玛丽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始追求安妮,这个中国少年通过给小玛丽利润分成,来贿赂或者收买彼得自然也就没可能了,所以说这个股份赠予完全是一种单纯的感情方面的馈赠,不存在商业方面的考虑。
既然如此,彼得开始琢磨怎么能帮助一下这个中国少年,这样的关系,这样的感情,这样的产品当然值得全力支持。回到华盛顿之后,彼得回家的时候,跟他父亲说了这个事情,他父亲也觉得这个中国少年相当不错,再加上这个橙味剂也确实很受那些美国大兵的喜爱,在他的推动下,美国军方把橙味剂从原来单纯的夏季饮品改为全季饮品,从按照额度配给变成了不限量供应,采购量一下子就翻了5倍。
除了美国军方的采购,橙味剂也开始在全美国市场流行开来,设在肯顿堡的第一家橙味剂工厂已经加班加点的开工生产,因为对市场前景预估严重不足,现在连订单的一半都没办法满足。
保罗已经拿着订货合同,去跟银行谈贷款购买新设备的事了,在西海岸再建一个工厂生产橙味剂,然后尽快把产品推广到欧洲市场上去。
卓立仁非常希望用这个橙味剂生产的橙味汽水,能够替代可口可乐,成为美国大兵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喝到的家乡的味道。
他的经济危机算是彻底得到了缓解,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可口可乐公司的赔偿款到账了,一共是3笔赔款,一个是戴维教授的名誉损失费1万美元,一个是新世纪投资公司因为被迫延误了给美国军方生产橙味剂,造成的经济损失10万美元。最后一笔是,可口可乐公司恶意起诉合法专利权人,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名誉损失,进行的惩罚性赔偿——50万美元。
按照纽约地方法院的判决,赔款必须在法院判决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支付,故意拖延超过一天,需额外支付惩罚性利息百分之一。可口可乐公司在法院判决规定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把全部赔款付清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在美国农业部和商务部的联合推荐下,已经有4个州提出,以加盟的方式建立与肯顿堡完全一样的粮食畜禽加工综合体,保罗与卓立仁商量之后,决定接受这种加盟方式连锁经营,每个加盟商需向新世纪投资公司支付5万美元的加盟费。
这个加盟费在1914年的美国绝对是一个天价。卓立仁和保罗就是想通过这种高门槛,限制一些小型企业也进入这个模式,他们经过了仔细计算发现,这种模式的利润盈亏平衡点是在5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额度,规模越大越赚钱,投资规模小于50万美元利润比较低,管理上再稍微差一点,还有可能赔钱。
按说别人只要付了加盟费,人家赚不赚钱跟他们俩就没什么关系了,还有加盟费可收,管那个闲事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俩认为,必须保证每一个加盟商都能赚钱,才能让所有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相信这种模式真的能赚钱。
只要有一个加盟商赔了钱,他是老实承认自己的经营管理不善,还是会说你的这种模式不好?不用想就知道答案,结果就是对这种模式毁誉参半,听到的人就会将信将疑犹犹豫豫,对于这种模式的快速发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必须坚决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