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报是卓立仁在船上刚想起来的,他还不知道,包括美国总部在内的那些分公司,是不是已经与其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这一点对于极其依赖于原材料的军用食品生产企业太重要。
一旦战争爆发,所有这些东西的价格都会打着滚的往上涨,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在这种原材料价格飙升的时候,成品价格绝对跟不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速度,在时间上多少都会有一些滞后。
各国军方的采购价格一般都是一年一定,如果战争突然爆发,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调整采购价格的话,产品的销售价格固定不变,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天天都在涨,除非是军方的采购价格随行就市也跟着调整,不然你就等着哭吧。
卓立仁以前就听保罗说过,美国的军方采购只有在美国总统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才能进入那种按月调整、甚至是一单一议的战时采购模式,现在虽然一战的导火索已经有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欧洲还没有开战呢。
卓立仁非常清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赚的盆满钵满的美国,每次都是让欧洲先打得头破血流,自己躲一边叫好助威,连带着往交战双方卖东西,趁火打劫赚大钱,千万别说美国是站在正义的一边,美国人只站在利益一边。
这么一来的结果就是,一战爆发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都不会直接参战,等到欧洲各国都打得精疲力尽损失惨重之后,美国再用之前从欧洲各国赚的钱,把自己的军队武装到牙齿,成为左右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的主要原因。
电报的后面那个5A的意思是,这封电报的重要性是最高级别的,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这种级别的电报,要求各分公司经理必须无条件服从,这之前卓立仁连3A的电报都没有发过。
在一战后期,新世纪投资公司欧洲分公司的三个主要管理者,查尔斯、皮埃尔和斯蒂芬有一次聚会时,曾经谈论起这封电报,他们的一致意见是,这封电报的价值最少也在几千万美元。
1914年7月10日,船到了孟买,卓立仁一下船就看见码头上,鹤立鸡群一般的麦克唐纳?琼斯,就是爱丽丝的那个表兄,两年前,卓立仁派他来东南亚这边,趁着上海橡胶股灾事件,造成全世界范围的橡胶园被砍掉毁弃之机,进行抄底收购。
现在是夏季,印度又特别热,麦克唐纳穿着以前在英国陆军服役时,穿的那种热带夏季军便服,其实就是衬衫加上一条大裤衩子,感觉好像他还是一个现役军人似的,这身衣服穿他身上还真挺好看,起码看着凉快,他本来就是高个子大长腿,再穿上这么一身轻便舒服的军便服,在周围都是矮个子的人群中,显得长身玉立极为出众。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下船的人又多,互相之间挤挤挨挨,黏糊糊的就是一个不得劲,卓立仁在伦敦上船之前,特地到一个服装店里买的,专门为热带准备的白色亚麻便服,比较轻薄凉爽,就这样还是把他热得直发懵。
出了码头就是孟买市区,目光所及到处都是各种垃圾,甚至还有人类和牲畜的粪便,赫然就堆在路边,所有这些肮脏的东西,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之下,升腾起一股股令人作呕的气味,让人感到眩晕恶心。
热浪蒸腾下的孟买,远处的建筑,以及所有的景物,有如大海中的小船一般起伏变幻,卓立仁觉得,自己现在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贫民窟加垃圾场。
在拥挤的人群中,卓立仁和麦克唐纳来到外面马路边上,坐上一个包着大头巾,又高又壮的印度人赶的马车,离开了码头。卓立仁原来以为麦克唐纳在市区里面给自己预订酒店,没想到马车拉着他跑着跑着就出城了,卓立仁看看麦克唐纳,意思是这是去哪啊?这家伙耸耸肩膀不回答,显然在故意卖关子,卓立仁也就不问了,随他去吧。
马车出城以后跑起来飞快,大概过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了一个庄园门口,两个和马车夫一样,包着巨大的头巾,还有大胡子的印度卫兵站在大门两边,看见马车回来了。连忙把大门打开,卓立仁后来才知道,这是印度锡克教徒的典型服饰。
马车没有停顿,直接进入了庄园里边。从大门口进来是一条笔直的林荫小路,路的两边种满了高大漂亮的法国梧桐,马车行走在充满了树荫的小路上,卓立仁觉得没有刚才那么酷热难耐了。
马车来到小路的尽头,各种翠绿色的热带植物掩映之间,一座洁白的二层石头小楼随着马车的驶近逐渐显露出来,在远处看好像不大,到了跟前却发现这个小楼其实并不小,准确的说是一座巨大的别墅。
门口十几个仆人列队恭候客人,卓立仁快步进入到小楼里边,终于摆脱了外面烤人的阳光,总算稍微凉快了一点,卓立仁都没来得及脱掉外面的衣服,先从一个穿着仆人服装,皮肤黝黑的印度女孩手里,接过来一瓶已经打开瓶盖的冰镇汽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喝到了底,打了个饱嗝,感觉舒服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