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重生东北1910 > 第190章 谈古论今

第190章 谈古论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与黄家有所不同的,是另外三家华人家族,罗家虽然也与荷兰人,或者英国人合作,却不敢在祸害华人方面做得太过分,一直窝在北婆罗三洲里最小的沙巴,代替英国人管理沙巴的香料厂、木材厂还有糖厂,罗家只剩下一个独门的椰棕生意,更多的还是依靠与黄家的姻亲关系,在自保的同时,尽可能的多捞一点油水,即便是看到卢家遭到黄家的打压也不肯出头,以免惹恼了黄家,不利于自己。

一直经营着橡胶园和甘蔗园种植的卢家,几代族长的骨子里还有一些骨气,只要还能生存,就不肯依靠出卖同胞,在洋人面前邀宠获益。就连最为弱小的林家也能做到独善其身,其实从他们的家底上看,北婆罗洲的这四个华裔家族,经过了几百年的生发积聚,任何一家的家底都能保证其家族,过上衣食无忧的体面日子,区别就是愿不愿意依靠着洋人继续获取暴利而已。

已经很晚了,老族长需要休息,他们俩往回赶,路上还要走一个多小时,就算是现在出发,到家也得半夜了。还有一个原因,卢靖姗没好意思跟卓立仁说,她在后面真的是不好过,别说是一个小时,就是一分钟都待不下去了。

吃完晚饭,老太太回去休息以后,一开始,这些女人聊的还挺正经,虽然卢靖姗觉得有点害羞,毕竟那几个没结婚的小丫头还在,卢靖姗的婶子,还有那两个嫂子,说话还不至于太过分,就算是问一些男女之间的话题,也是比较注意和隐晦。

等到过了九点,卢靖姗的婶子,就把几个没结婚的小丫头都给撵回去睡觉了,那两个嫂子这下子就算是放开了,话题一下子就从素什锦变成了溜三样,全素改全荤了,弄得卢靖姗是面红耳赤,如坐针毡又无言以对,作为一个新过门的小媳妇,这两个嫂子的大胆直白,哪里是她能够对付得了的?

前面的卓立仁还在与两位族长谈正事,她也不能过去催,走不了还躲不开,偏偏这两个嫂子,知道这个小姑子虽然嫁过去为妾,坐的轿子却是堂堂正正的走正门抬进去的,这个心里难免就有那么一点酸味。

再加上女人天生喜欢这种八卦的话题,逮着机会再不肯放过这个小姑子,故意去问那些男女之间的事,羞得卢靖姗头也抬不起来,小脸红得快赶上猴屁股了,嘴里边呐呐自语,却谁都听不见她说的是什么。

后来还是卢靖姗的婶子,见她实在是有点承受不住了,才开口帮她解了围,问了一个女人家比较关系的问题,也算是转移了话题,听说新姑爷是北方人,那边在结婚纳妾方面有没有特殊的习惯或者是规矩,比如结婚给不给聘礼什么的。

卢靖姗总算是有了一个能回答的了,晕着小脸抬起头来,对着婶子笑着回答道:“回禀婶娘,夫君确是北方人,说是叫个什么哈尔滨的地方,还不是咱们中国人建起来的,是那俄国人为了占咱们中国人的地方修铁路,才建了这么一个城市。据说那地方的外国人比咱们中国人还多呢。”

“哎呦!那还是咱们中国人的地方吗?再说了,中国就是人多,就连这婆罗洲的中国人都快比本地人多了,怎么可能那外国人比咱们的人还多?小妹啊,不会是你那个新姑爷故意胡说糊弄你的吧?”

卢靖姗的二嫂多少有那么点心直口快的意思,经常这样口无遮拦的,说话不过脑子,其实不过是通过这种做出来的爽快,让自己痛快痛快嘴罢了。卢靖姗心里有点不高兴,却不肯让这个二嫂下不来台,她可没忘记这是婶娘的家,勉强做出来一副笑脸回答道:“二嫂说的哪里话来?夫君可不是那样的人。”

卢靖姗已经是很克制自己不要失礼,这个二嫂却有点得意忘形了,就着刚才自己婆婆的问题追着卢靖姗要个说法:“好了好了,不说那些了,刚才母亲问你还没说呢,咱们家的嫁妆那么多,他们那边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有没有下聘和回礼的规矩啊?你可是咱们卢家的大小姐,老太爷的心肝宝贝,不能让人家看轻了去。”

卢靖姗真有点不高兴了,关于给卢家的聘礼,卢靖姗已经和卓立仁早就商量好了,他们俩第一次回门的时候,卢靖姗偷偷塞给老族长一张20万英镑的银行本票。弄得老族长都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只是按照卓立仁的要求,这个事情尽量不要让外人知道,就跟他们俩成亲一样,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件事卢靖姗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现在这个有点二的二嫂,非得这么刨根问底的追问,旁边的婶子也在等着她的回答,卢靖姗再想用打马虎眼的办法糊弄过去,就有点不合适了,可是她又不想让这个事,被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二嫂给传出去,没办法只好扭脸朝着婶娘说了:“婶娘容禀,夫君官宦之后,诗礼传家,这种事自然处理妥当,聘礼也好回礼也罢,20万英镑的礼金已经由老太爷赏收了,只不过老太爷有吩咐,此事不宜声张,这是为了咱们卢家的未来着想,今日之福未必不是他日之祸,还请两位嫂嫂留意!”

卢靖姗的婶子看着她的眼神多少有些复杂,思衬良久之后一声叹息:“七囡,老太爷说的是,这位卓公子还真是你的良人,非大家子弟哪有这般大气知礼?终归是给了你父母一个交代,也不枉老太爷疼你一场,你要好好侍奉夫君,切记,你的一生平安幸福都在此人身上,万不可使小性子轻忽慢待了人家!你伯父已经再三嘱咐过了,这事不可对外人有只言片语,你们俩听仔细,免得家法伺候!”后边这句是对着那妯娌两个说的,吓得两个人跟小鸡叨米似的连连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