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故意咳嗽了一声之后才说:“小子,你就跟长辈这么说话?一点规矩都没有,不像话!看你岁数小,不跟你一般见识了,沙愣地,赶紧有话说有屁放,别老扯那些没用的,老子忙着呢。”
卓立仁一看,这家伙明摆着拿着不是当理说,就差直接说自己不讲理了,你还不好直接怼他,因为他的话里占住了一条——长辈。
心里暗骂张作霖是个老狐狸,又霸道又不讲理,没办法只好照葫芦画瓢,也摆出来一幅‘我小我也不讲理’的模样,梗着脖子歪着脑袋,瞪着张作霖不吭声。
旁边的张有德看着这一老一小,面对面对着瞪眼睛,好像在比谁的眼睛大似的,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叫苦,一个是他的新雇主,一个虽然是大侄子,可是更惹不起。
再让他们俩这么闹下去,自己的新差事非丢了不可,你想吧,他们俩要是真吵起来,卓立仁前边说的,让张作霖把自己带走,十有八九可能是气话,不一定当真的。
可是他们俩要是真的闹掰了,假的就成真的了,到了那个时候,张作霖也未必还愿意让自己在这个开发署继续干下去,那么一来,自己刚找着的饭辙就没了。
张有德现在除了在他们两个之间和稀泥也没别的办法了,赶紧过去站在两个人中间,先劝卓立仁:“我的署长小大人,您不是还有那么些个正经事呢吗?还得赶紧回家陪你父母过年呢,哪有这个闲功夫搁这置气磨牙啊?再说了,张师长剿匪安民也是为了绥靖地方吗?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呢?您有什么道道,赶紧的说出来不就完了吗?”
说完了卓立仁,回头还得劝张作霖:“我说雨亭啊,不是老叔说你,你也几十岁的人了,都是中将师长了,怎么还跟一个孩子置气呢?好话不会好好说,传出去说你欺负孩子,好听啊?”
张有德在张作霖面前这样自称老叔,这还是头一回,之前他可没敢这么说过,现在这么倚老卖老,也是为了给他们俩劝和,张作霖还真没法跟他计较。
张作霖暗地里喵了卓立仁一眼,却看见卓立仁也在偷偷看他,两个人的脸上都是尴尬的一笑,刚才那股子针锋相对的气氛瞬间消失了。卓立仁对着张作霖抱拳拱手就是一礼:“恕罪!”
张作霖也回了一礼:“见笑了!”
之前两个人都是在装模作样,本来就不是真的发脾气,有了张有德在中间这么一劝,台阶有了自然也就下来了。
卓立仁的目的也达到了,也就不再推三拖四的,不肯痛快把话说明白,开始给张作霖认真讲起来:“张师长是老行伍了,粮食对军队的重要性自然清楚,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问题是土地就那么多,种地的人也有数,能打多少粮食就有数,粮食不够就养不了那么多兵。中国的兵就喜欢从老百姓手里抢粮食,或者用所谓的‘低价’强买强卖,其实跟抢也差不多。
美国人不是这样,美国带兵的人几乎都是军校出来的,这些人有文化有知识,自然明白只有粮食打多了,才能同时满足军队和老百姓的需要。
再加上美国政府有钱,给军队的钱也多,美国的军人有一个习惯,他们会从军队的经费里拿出来一部分,交给那些搞农业技术的大学,让这些大学通过研究,把粮食的产量提高。
这样的结果就是土地面积没变,种地的人数还是那么多,打下来的粮食却多了,老百姓和军队的粮食都够用了,军队不从老百姓嘴里抢粮食,老百姓自然拥护爱护军队。
关键是农民打下来的粮食吃不完,也知道军队给农业技术的研究出钱了,老百姓就自觉自愿的,把粮食便宜卖给国家,其实就是卖给军队。
军队得到了足够的粮食,在粮食采购上少花了钱,当然愿意拿出来更多的钱,去支持研究农业技术,这就是所谓的‘良性循环’,就是说,按照这种发展模式就会越来越好。
反过来看看咱们中国,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几个带兵的人能听明白?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文化听不懂吗,明明有这么好的办法,可以同时解决军队和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几百年了,就是没人按这个办法去做,您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张作霖就跟听天书一样,听了个云山雾罩,以他的聪明,当然能听明白卓立仁的意思,可他也是农村出来的,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他很清楚。
他就在心里琢磨卓立仁这些话里边的漏洞,结果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个毛病,就是卓立仁所说的那个什么农业技术,到底能让粮食的产量增加多少。
按照中国农民的做法,无非是精耕细作,天天蹲在地里伺候庄稼,可是就算是这样,粮食的产量能增加的也实在有限,怎么可能会达到像卓立仁说的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