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后考科举 > 第12章 月考

第12章 月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九月三十。

私塾如期举行月考。

窄小的屋子内坐了十二个学子,李夫子肃立于堂前,堂前是一块大木板子,木板上用浆糊粘贴有二十四张印书纸,每张纸上写有四道题,拢共九十六道题目。

每道题目皆取自《论语》和《大学》,考的形式为从《论语》和《大学》中择选出一个句子,然后挖掉其中的三个字设空,让学子们默写出空白处的字。

这种帖经形式的考试在之前的科举考试中为必出题,考察学子对经典的熟记程度,到大齐国,则不止满足于对识记方面的要求,更加强调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则以八股替代帖经。

虽说不考帖经,然而帖经却是学写八股的第一步,若把八股文比作高楼大厦,帖经则是地基,地基不稳,大厦必倒。

这一点,身为秀才的李夫子怎会不知?故而出了这些题目。

李珩没有着急答题,先是简单地将所有题目都浏览了一遍,找出一眼便能答出的题目。

那些不能一眼便答出的题目,便是他记忆不够深刻之处,李珩将这些题目记在脑子里,等考完试后,再去复习巩固,下次记忆变更深了。

考试毕竟是用来检验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的,因而李珩更注重的是他在这场考试中的所暴露的缺点在何处。

李珩这些时日每天都有花时间苦背《论语》和《大学》,且李夫子也没有过分刁难他们,出的题目中规中矩,也不刁钻。

誊抄的过程废了些时间,因着他为了省钱,买的是劣质毛笔,故而毛笔吸墨不均匀,书写时容易出现墨水深浅不一,线条粗细不匀的问题,所以李珩每每动笔都十分谨慎,然此种问题还是无法一一避免。

试后。

“珩娃娃,今日答得如何?”李大宝嘴唇干燥得起皮,眼球遍布血丝,憔悴得跟个水里蹦出来的索命鬼似的。

“尚可。”

李珩回道,“所有题目都答了,正确有所保证,唯不足之处当就在卷面书写处。”

李珩从来就如这般,性子直率,无需过分谦虚,既是事实,便也直言,却不会让人觉得他自大,许是眼底那份不染淤泥的清澈叫人平白信服。

干干净净的孩子说的话也是坦白真诚的。

“算俺自讨无趣,俺是怎么想到要问你这个小神童考得怎么样来着,一定是俺刚刚交卷时把脑子也给交上去了。”李大宝顾自悲叹道。

李潇的精神状态也不佳,尤其是眼睛底下那肿起来的眼袋。他交完卷子,发觉自个儿手都还在抖,浑身疲软无力,似乎有顽童在扯他的眼皮子叫他立马困觉。

见着李大宝顶着个黑眼圈,竟还这般生龙活虎,不禁道:“宝哥,你近些夜里不是彻夜苦读么?怎会还有这般牛劲?”

李大宝抽了抽鼻子,“你也不悄悄俺是谁,村旮旯里第一赶鸭手,牛的很!”

大宝哥的性子颇得李珩的欢喜,李珩抿唇笑道:“竟不知宝哥最近也这般勤学了。”

李大宝一时羞红了脸,“我,我……”找不出话来替自己辩解,看到李潇厚厚的眼袋,惊喜地抬了抬眉,“吼吼吼,还说我呢!你,就说你呢,潇小弟不也偷偷用功了。”

李潇本就脸皮子薄,此刻被这么一说便胀红了脸,后看向李珩,“我这,我这还不是因为珩弟的缘故。”

李珩无辜地眨了眨眼,“嗯?……我?……怎会如此?”

这一刻李珩也算是体会到,什么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私塾内的其它学子本还在抱怨考试中,甫一听到几人的谈话,便都将视线聚焦到李珩的身上。

李珩:“?!”

李大宝脑子反应慢,这才绕着九曲回肠的山湾儿回过神来,义正言辞道:“对,就是你。”

“你就说,你昨夜可有挑灯夜读。”

李珩如是点头,“是。”

李大宝再问,李潇及其它学子,“你们爹娘可有夸珩娃娃挑灯夜读?”

李潇疯狂点头,其它学子亦如此。

最后一问,“你们爹娘可有勒令你等挑灯苦读?”

全场哗然,桌子被捶得“哐当哐当”响。

李大宝宣布结案,神气十足,带着全班的怨言对李珩道:“三问定案,尔有何不服?”

李珩泰然自若,“我之读书,此乃好事一桩;今汝辈亦随我之读书,此乃好事成双;汝之父母见汝之发奋读书而喜,此乃好事成三。是以,我不邀功,汝等反而加罪于我,此实乃汝之罪过也。”

李珩说罢拿起桌上的水壶悠闲地抿了一口,与众学子毛燥的模样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大宝:“甚么文绉绉的话,能不能说人话?”

李潇自侧面扯了扯李大宝的衣摆,弱弱道:“宝哥,我怎觉得珩弟说得很有道理。”

私塾外,敞开一条缝隙的小门。

一个小男娃扒拉着门,乐津津道:“爹爹,那个哥哥好生厉害!”

挼着胡须的李夫子拿着书敲了敲小男娃的头,眼里满是他那位得意书生,笑道:“都是些油嘴滑舌的把戏罢了。”

深林鉴薄日,韧竹散清香【1】

村舍外,白云山,仗秋风,荷竹归。

经过几个月的挑水砍柴,李珩终是补交了束脩,心情也是轻松愉快得很,自山上砍了竹子归来,打算下厨做个竹筒饭,就当作是对自己的嘉奖。

李珩先将竹子切成一节一节筒状,再用清水洗净了,放在一边自然晾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