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生风可能是个形容词,可你见识过陈姨的脚步的话就会把这个词具象化。纵使我在厨房里做菜,冲天的锅气冲刺着我的鼻息,可要是这样一个人走来我还是能有感觉。不过陈姨的茶馆收了后,这阵风也没那么常感受了。所以这一夜我在拌着黄瓜感受到这阵风的时候,还有一丝不真实的感觉。
如她有力的脚步一样,手里那些购物袋放到桌上发出的声音也格外响亮。
“陈姨,这包可不便宜啊?”见到这架势,正在一边喝着小酒的寿寿叔忍不住抬了下眼睛。
“啷个不是?我今天可在商场里逛了一天,好不容易凑齐了这一套行头。”
听到她这么说,连我都忍不住回过头来看看她放到桌上的装备。好家伙,那一个个购物袋上的商标还真有不少是大名牌。
“陈姨你这是要……”
“我要去相亲,明天我就要谈上了一场唯美的黄昏恋了。”
她的话让不少人喷了水,就连文雅著称的寿寿叔也好一会儿才收起惊讶的眼神问:“你老头都走二十年了,还是大姑娘的时候给你介绍你不要,这岁数了怎么想到要找老伴了?”
“还不是指望不了我家那没出息的。一天到晚在屋头看到些情情爱爱的电视剧就晓得羡慕人家。给她安排相亲却又各种说东说西的。哼!老娘这就让她看看!钓个男人有啥子难的。想当年我可是靠这门手艺给她养大的。”
年轻人可能不大了解,早期的茶馆为了招揽生意当然也有用老板娘年轻小姐之类来吸引老客人多次光临的。身为茶馆的老板娘陈姨,年轻时可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垂涎陈姨的客人不少,所以茶馆生意一直火热。直到女儿大学毕业她也攒够了钱,忽然间就立马收山了。
“咋子?不相信老娘?”
刚走到他面前的我被吓得连忙定住了脚,连忙说:“不是,只是想问问今晚想吃点什么。”
“今天……老娘吃个回锅肉。”
回锅肉虽然是家常菜,但其实有不少的讲究。按规矩来说首先要选二刀肉,即肥瘦肉要二比一,猪皮先在热锅上烫一烫才会变得软糯。我这种小店就做不到这一道了,为了方便保存备菜用的都是提前煮好的白肉。白肉和蒜苗切薄片先后下锅,肥肉爆香后一股浓香就立马四散开来吊起了人的胃口,再加入姜蒜,辅以豆瓣,糖等佐料爆炒,火候自然是对厨师的考验,合适的时机出锅才能保持肉口感的软糯。扑鼻的蒜味搭配猪油的醇香,是勾起人味蕾最原始的香气。讲究的工艺做出的却是最为家常的味道,光闻味道就让人想扒口白饭。
陈姨见了后却没有丢了她的雅气,夹了片肉后慢慢咀嚼,才又吃上一小口饭。举手投足间满是胸有成竹的沉着感。
第二天她就把那些新买的衣服穿在了身上,好好化妆一番对着镜子里风韵犹存的自己格外满意。给了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的女儿一个白眼后就出了门。
虽然上了年纪,可和她同年纪的老太太可不是能比得上她的。相亲公园一众色衰的人里就她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她在公园小道上踩着轻柔的步伐,甚至有些造作地扶了扶新烫的头发。看到那些老头偷偷看着自己又不敢上前来搭讪的猥琐表情,感觉自己就像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忍不住走起T台步来。
“太太!”迎上来的这个老头穿着看着有些寒酸,不过这称呼倒是好久没听到了,听起来还挺有城府的。
陈姨拉下了墨镜后问:“怎么了?”
“太太一看就佬来塞的。来是来给女儿还是儿子相亲的啊?”
“什么儿子女儿,我自己。”
陈姨说出的话让老头有些茫然,半天后说:“你还来相亲啊?都几岁了?”
“什么几岁?问女娃儿得问芳龄,老娘芳龄六十二。”
“哦,那打搅了,我是来给儿子相亲的。”
“欸!等等!我倒是确实有个女儿也要跟我一起相亲。”
“呵呵,我儿子怕配不起你。”
不给陈姨机会他就退下了,听他向后面几个阿姨摇了摇头说:“不来山的!是外地人。”
什么年代了?!什么外地人!老娘都在这儿住了四十多年了!拆迁的房子都比你们这些老不死的多得多了!陈姨骂声了娘,然后又逛了起来。
自己这身行头出彩是出彩,就是这帮老头没一个敢上来高攀的。百无聊赖的陈姨只好看起那些相亲的告示。一个个都是什么牛鬼蛇神?六十岁的老头,说自己身体好欲望大,想找个三十岁的女孩子?怎么不去包养个大学生呢?
越逛越生气的陈姨潇洒地离开了相亲公园。
那一晚,她将一大杯啤酒一饮而尽后好像有了灵感,大叫到:“对了!找对象这种事,还得有共同兴趣,从共同兴趣开始发展的好。”
又一个第二天,她就去了别的公园,她把它叫作“养生公园”。所谓的“养生公园”里那些老头老太就比相亲公园里的轻松多了。大多是孙子辈都上了学不用整天带着的,有闲呆不住就来公园里发展下兴趣。
上班时间一过,公园里就更热闹了。有大爷在地板上写着大字,有人放风筝,有人玩着一些看不懂的小杂耍。平时不屑和同龄老头老太玩的陈姨这会儿倒是新奇,这儿逛逛那儿看看。最热闹的便是一个个戏曲摊。她对戏曲类的没什么兴趣,民乐看着也有些老套,倒是经过一个唱着流行乐的八角亭时,有一个茶馆的老主顾认出了老板娘来,他硬是邀请陈姨来给大家唱上一首。
这大庭广众的,又不像KTV一样有高级的音箱设备。她扭捏地推辞了一番,但在那老顾客捧了她一番后就变得下不了台了。
你们可能都不信,九十年代正是卡拉OK流行的时候,茶馆里也会装。老板娘的歌喉和暖场的功夫自然也是有目共睹。虽然这会儿的八角亭里只有个廉价的大喇叭,但当她的歌声响起时还是收获了好一番崇拜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