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样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拍做菜的过程吧!”
我连忙应是,然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始,静静等他们架完机器后,听到编导开始催促,我才敢动手备料。三杯鸡而今也算是客人常会点的菜了,所谓的三杯,一杯猪油先下锅爆香,炒香后的调味则用一杯酱油和一杯米酒。就因为它的历史典故,所以都是家里常备的调料。炒制后用砂锅代替瓦罐留香留温,吃到口中咸甜鲜香,又不腻嘴。因为用青椒红椒调色,红烧的鸡格外鲜艳,可谓色香味俱全。
“等等,先拍个特写。打光!再来些光!”
“老板,这样可以吧?”
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的人员,可是这样一看确实色彩显得更诱人了。不过,是不是又因为色彩太过鲜艳,所以又好像都有些不真实的感觉了呢?
菜端上桌后,他们也不像常见的客人那样急着吃,而是拍了好久聊了好久。
“可是老板,这香气和外面卖的好像有点不大一样。是用了什么秘方吗?”
“猪油是动物油脂,香味自然和现在常见台式做法麻油的香味不一样,另外米酒也比酒酿的甜度若一些,但酒香更浓一些。”
“现在很少人用这种老派的做法了。大家都认为三杯鸡是台湾名菜吧?”
“不是吗?现在台湾菜馆里这个菜一般都是招牌菜。”
“台湾人把这道菜进行了改良,但其实这道菜是江西菜。老板用的就是老派江西客家菜的做法。我们刚刚也聊到了这道菜的历史吧?文天祥就是江西人,那位狱卒也是江西人。把这道菜带回老家后就传承了下来。”
说着,那位美食家终于夹起了一筷鸡肉来在摄影机前摆拍了一阵后才吃进嘴里。“真的很难得吃到这种味道,只有用猪油炒香后才能有股这种味道,米酒的味道也让这道菜没那么甜腻,做得真的相当地道。”
主持人丁丁也跟着夹了一口后连连点头后说:“真的很香。”
被夸得我都有些飘飘然了,不过这怎么说都是在摄影机前,可不能失态才行。热闹了好一阵后,他们终于完成了拍摄,我也松了好大一口气。毕竟在我们这代人的心里,上电视可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要是出了什么丑可是会被很多人见笑的。
“都拍完了,老板你不用那么紧张了?”刚折回店里,忠先生就喝了口酒笑着说。
“我们老板也是出息了,刚刚那位美食家可有名了,能被他认可可不是简单的事。这是什么节目?现在电视台的探店节目不多了吧?”
“哦,刚刚那位叫丁丁的女主持人是地铁电视台节目的主持人,前些天在我们店里吃过一次三杯鸡后就说想借我这家店做期节目。”
“哇!那这样一来这家店不是要变有名的店了?老板也要变成红人了吧?”
“但是现在的电视也没人看了吧?就算是在地铁里,大家都是低头玩手机,有几个人会看电视的?”
“就因为这样才有更多的人看到。比起家里那些都已经不会打开的电视机,地铁上的电视一直都开着,让人不想看都不行。”菜泡饭小姐说到,“据我所知,那些美食探店节目大多都是收钱做的软文广告,老板不付钱都来拍了,含金量真的很高呢!”
“喂!老板!你跟那位主持人这么熟,不会是偷偷给那位塞钱了吧?”
就我这点生意,哪会有闲钱拿来做广告啊?不过三杯鸡这道菜这两天应该点的人会多一些吧?我记得丁丁说过现在的节目编排周期很紧张,后天这节目就会剪辑上线来着。
“老板!你的脸色怎么这样?”结果到了后天,菜泡饭小姐一进门就如此问到。
“我的脸色怎么了?”
“唉,老板今天在市场上买了不少的鸡,结果今天进店的客人都没几个人。哈哈哈。”忠先生喝了口酒后笑着答道。
事实——倒也确实像他说的那样,肉类的菜除非加保水剂,不然冷冻过后口感就会变得不一样,所以还是做炒菜还是买鲜鸡的比较好。只是准备了一冰箱的鲜鸡——
“我们这就来到了最近很火的一家三杯鸡店,外面写着这家店的营业时间是深夜十二点以后,这个时间点营业老板应该对自己的手艺相当自信吧?”
两个年轻人一个拿着Gopro一个拿着手机自拍着走了进来。一边顾自在店里的各处拍着一边嘴里还念着台词。
虽然我这里不是三杯鸡店也不是因为对自己的手艺自信才开的——“想要点什么菜的话,只要有食材而且我能做,就都能点哦!”
“哇!看来老板对自己非常自信,但我们是来吃特色菜的,就给我们一份三杯□□!那是你的拿手菜吧?”
客家菜怎么可能是我的拿手菜来着?但既然客人点了我就做,这是我的经营方式。
“看吧看吧!生意这不就来了。”
“两位兄弟,你们拿着这些是……”
“我们是美食探店博主。”
“忠先生你连这都不知道吗?就是在网络上发短视频的人,专门探访一些美食。现在的美食博主都有几百万的粉丝呢,看的人可比电视节目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