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死呢?”
一般人问出这个问题一定会吓到人吧?从阿晋婶嘴里出来因为听了太多遍了反倒是觉得她终于说出了这句话才松了口气。
“闻到这味道就知道是你来了。”从门外进来的寿寿叔伸出手来做了个散烟气的摆手说到。
诶?我都已经打开后门在门口熏鱼了,你在外面是老远就能闻到烟味,但我这店里烟味应该不浓吧?我收起竹筷把熏好的鱼装盘,那边寿寿叔却已经分起了香烟。这下店里就真的烟雾缭绕了。
我把熏好的青占鱼盛到阿晋嫂的面前,这就是她经常点的一道菜。
“这鱼味太香了,搞得我忍不住都想吃了?”寿寿叔看着那焦黑一片的鱼说到。
如果你早点来,我就能一起熏了,无奈的我又拣起一撮米糠,拿起锅来走到了后门口。还好我总不能一次只买一两条鱼,每次买了青占鱼后就会马上腌制,这会儿正好有腌好的鱼。
阿晋嫂点的熏青占鱼,在我们这里被叫作油桐鲞,在以前是常吃的一种海鱼。不过这种鱼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腐败,腐烂后会产生毒素。在地大物博的国家,容易中毒的食物当然也不少,不过和名贵的河豚又或者是有独特鲜味的菌菇之类相比,油桐鲞传统上都是穷人才会吃的鱼。除了特别厚实的油脂外也说不上什么特别的价值特别的口感,所以正规的餐馆食堂里而今已经不再用这种食材。
之所以有油桐鲞这个名,也是因为这种鱼的油脂特别丰富。烤制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不过我们传统菜肴中也有熏制的做法。点燃谷糠后用产生的烟熏制,油脂会从肉里渗出来,食材本身的鲜味会跟着油脂外溢越来越香,在古时也是保鲜常用的做法。无论肥肉丰富的鱼,鸭,还是五花肉,利用熏制的方法都很有味。不过这种熏制的方法也很容易产生二氧化硫,这又是一种可能会让人中毒的物质,在保鲜技术发达和越来越重视健康的现在,几乎没有人会再用这种做法了。熏鸭熏鱼也只有在少数的卤味店里买到,年轻人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这菜。
阿晋嫂独中意这一味,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因为听说这菜不健康。总之在丈夫去世之后那阵子找到我这里吃这个后,都会在一些固定的日子来我店里。
比如这种清明后的第一个雨天。多亏了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先进到可以按照小时来推测天气,不然我也没法这么早准备。
不过听起来阿晋好像是没看今天天气预报的样子。当寿寿叔问她今天生意怎么样的时候,她吐了口痰后说:“别说了,这算个什么世道啊,正大春天的连个春都没人买。”
她说话时拉长的嗓音再搭配这五大三粗的动作,因为是在一个女人的身上所以更显得让人害怕。不了解她的年轻客人,总是会被这架势吓到。好在这会儿也没多少客人。
“寿寿娘,我听说城北那新开了条酒吧街。你人头熟,你晓得那边生意怎么样嘛?”
“唉,都差不到哪儿去。有钱的老板都退休的退休,出国的出国。生意都不做了,谁还会经常出来喝酒找小姐啊?都是故意传得生意好好招租客罢了,听说就是免租都还没把店开满呢。”
“唉,大晚上的转了半天,就做了一单生意。对了,你晓得经常把老赵家那个颖小姐接回家睡的柳老板吗?昨天没有了,今天正办白事呢。”
“那个先后娶了三个老婆的柳老板?吼~这下家里该乱套了吧?虽然用钱摆平,让姐妹三个表面上和和气气一起侍奉那老头,但老头没了问题不少吧?大老婆法律上已经离婚了,二老婆又没办过手续,小老婆倒是法律上的妻子但没给他生下个孩子。这柳老板年轻时就勾结那些领导,低价买了不少公家的厂子,有花不完的钱吧?”
“可不是,那老头死前立了遗嘱分配遗产,但没人肯认这份遗嘱,都觉得自己分得少了,说是脑袋糊涂时候定的不作数。所以在守灵的晚上还打进派出所了呢。更好笑的是,那老头的遗嘱上还写着希望死后颖小姐能来给他守一晚灵。
“什么啊?他最后几年这么喜欢这个小姐,不会是也给她留钱了吧?”
“一分钱都没留。不过颖小姐念着老客人的旧情还是坐我的车去了。”阿晋嫂一边用筷子把鱼肚子一下捅烂后一边说,“车才刚停到院子门口,本来在派出所依然打得不可开交的一家人,一下子就同意和解赶回来了。因为颖小姐说只是到了吊唁下马上要回去,我就找了个地方停车等她。可好不容易找到了停车位还没走回去呢,那一家子就已经赶到门前堵颖小姐了。”